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ctv.com/')">
>> 首頁

白石的書法與篆刻

央視國際 2003年12月18日 14:29

  書法方面


  最早寫清末官場所流行的「館閣體」,其後拜胡沁園、陳少蕃二師,後又跟隨二師寫湖南一帶流行的道州何子貞體(寫顏真卿)。四十歲出遊後,認識曾熙、李瑞清,學寫魏(爨龍顏碑)方筆,後又寫六朝。五十歲開始寫鄭文公碑,寫金冬心,行草書寫湖南嶽麓山名碑、唐代李北海(邕)的「麓峙碑」(行書),兼寫金冬心、鄭板橋、吳昌碩等。後為治印,又寫楷書、篆書;也學三國時吳國的「天發神讖碑(篆)」之雄偉渾厚。六十歲左右字已成熟,將其臨摹各碑帖融合貫通,自成一家,為齊白石字體風格,但還不夠穩定。七十歲前,書法雖自成一格,但字結構上還不夠緊湊。七十五歲後書法已完全成熟,用筆絲毫不懈,運筆穩健爽快,表現出氣勢雄健,渾厚有神韻。

  六十歲後行書多,也有篆字;七十歲後,很重視篆書、行書,得意之作經常用篆書題字。

  篆刻冶印

  三十二歲成立「龍山詩社」,齊白石為社長,和當地一些文人、紳士等研究詩書、畫印象,開始研究篆刻。

  刻印最早是印友黎松安送給齊白石一部丁敬、黃易的印譜照片,齊白石看後,每天臨摹鑽研丁、黃兩家的精密刀法,受其影響很大,單刀鋒(寄園印存)常刻陰文,有筆單。四十二歲出遊後,刻印有變化,見到趙之謙(二金蝶堂印譜),學趙之謙治印,把漢印格局融合到趙之謙一體之內,古樸耐人尋味。吸取三國時「天發神讖碑」縱橫奇偉的筆法,改變刻印刀法;又從三公山碑(漢碑、隸書)著的意境,改變了刻印筆法。最後學「秦權」,縱橫平直,一任自然,刀法又一大變。經過幾次變化,,六十歲後真正離開倣摹古人傳統技法,擺脫一般刻印框框。


  齊白石治印,與他在年輕時雕花木工打下的基礎分不開,所以,他治印腕力過人,刀法熟練。治印上,齊白石主張跳出古人窠臼,反對擬摹古人,主張推陳出新,常説:「世間事貴在痛快」,痛快就是剛直縱橫,鋒芒尖銳。篆刻儘量發揮自己的意趣,抒發出蒼老渾厚古樸的精神,雄偉剛直的獨特風格,自成一家。

  其刻印上一些特點同寫字一樣,寫字下筆不重描,縱橫各一刀,只有兩個方向;不同一般人刻印是四個方向,去一刀,回一刀,縱橫來回各一刀。


  齊白石刻印,,隨字的筆勢順刻下去,並不先在石頭上描好字形才下刀。其刻印要求不僅形似,而要神韻,不能貌合神離。只有形似,那是蝕削,看不出刀法。削與刻不同,齊白石注意刀法,看刀法。齊白石共刻過三千多方印。

  詩文

  他的詩都是白話詩,通俗記事,抒發感想。一九二四年印有《白石詩草八卷》、《老萍詩草》,死後又出版《白石詩集》。學詩老師較多,胡沁園老師也是詩人。三十二歲成立龍山詩社, 龍山七子為:齊白石、王仲言、羅真吾、羅醒吾、陳茯根、譚子荃、胡立三。

  三十七歲和王鄉琦學詩文,四十歲時認識樊曾祥(詩人文學家、湖北人),受其影響。又向陳少蕃學孟子、「唐詩三百首」與唐宋八家古文。

(編輯:孫驥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