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和中規 誠信守道——讀《趙立凡書法藝術》
央視國際 2003年12月12日 09:27
書法藝術乃是我中華民族之獨有的藝術。當今盛世,學書者眾多,在書學領域內取得卓有成就者亦不少。然書而能詩者,詩而能書者,在追求高科技、互聯網時尚化的今天,卻鮮見其人,而趙立凡先生就是詩人與書家兼而有之,確屬難能可貴。
中國的書法藝術,就其個人所追求的程度和功用來看,歷來就可分為兩類,一是研究型,二是文人型。研究型,窮其造型、結體、筆勢、情致之精妙,察微探奧,點畫撇捺,無不求其美侖美奐,奇正詭斜,無不求其變化,或古樸典雅,或雄健恣肆,或奇而不詭,或秀而不媚。而詩情迸發,筆隨意走,不刻意追求書藝之奇險、結體、佈局、筆勢、情致,皆由意象所生,于淋漓之中見章法,從遊走之間覓變通,是為文人型。我觀立凡先生的書法,當屬後者。
書法藝術是一種點線組合起來的美感。要讓點線的組合産生一種節奏、一種美,書家心中就必須有美的感受,美從人心中、指間流淌到紙上,正所謂“行雲流水”。梁武帝讚鐘繇書法如“雲鵠遊天,群鴻戲海”,劉熙載讚李靖書如“飄風忽舉,縶係乍飛”,都道出了其書法流動的美的特性。立凡先生是先有詩意,後才有其美的書藝。“西域曾為簃海花,古城軒昂走駿馬。玄奘小住有讚語,鸛鳥飛後落碧涯。殘墻破垣散地立,巍峨宮殿隨傾塌。拜樓誦經漸息停,多方寶貨埋黃沙。,’(趙立凡詩《七律 咏懷》)。詩如流水,書亦隨詩意自然流出,不示一分雕琢之痕跡。也正是一種看似不經意的流淌,才給人以輕鬆愉悅的美的享受。
若以風格論,立凡先生的書藝則以流暢舒緩的節奏感見長。立凡先生長于行草書,而在中國的書藝中,行草最富有節奏感。但這種節奏在不同書家的筆下,則形成不同的書風,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的酣暢淋漓,亦有“飄風驟雨驚颯颯”的風馳電掣,有縱橫馳騁、風雲閉闔的交響樂,亦有揮灑自如、舒緩從容的抒情詩。觀立凡先生書藝,如陽春三月,漫步山澗,涓涓細流,潺潺小溪,春鳥和鳴,泉水叮咚,雜乎其間,一任自然,毫無做作之態,雖不刻意,而能使人賞心悅目。趙立凡先生行草書,剛柔相濟,;中和端麗,秀而不媚,揮灑自如,誠可謂得行草書之神髓矣。
立凡先生生於文人之鄉江蘇,一生與筆墨為伍,是老新聞工作者,身為中央電視臺副總編輯,又有眾多的社會兼職,真可謂公務繁忙。然幾十年來,于書法卻從未間斷,正如先生自敘:“初學柳、歐、顏,又習王、趙、蘇,長期學而不輟,遍臨諸家碑帖。”且又能學不泥古,取古人之法為我,乃至於日久天長領悟到“藝術如人生,艱苦卓絕,不進則退,滴水穿石,成之不易。”因而所書亦如其人,謙和中規,誠信守道。借筆墨寫自我,任性靈騁藝苑,融天機于自得,會眾妙于一心。
古人言:“書如其人”,誠不謬哉!
作者:陳池瑜(清華美術學院教授、著名美學評論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