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第6期(總第61期)
央視國際 2003年06月25日 12:20
目 錄
●會務活動
本會擬組織編輯出版“主持人風采”系列叢書……………… (1)
●信息之頁
央視網站推出點擊主持人頻道(小石)……………………… (2)
●評委點評
參評節目與節目參評(陸澄)…………………………………… (2)
●閒聊主持人
從錯報李瑞英職稱説開去(白謙誠)………………………… (7)
●報刊文選
從文化視角反觀電視談話節目發展(張冠文)……………… (10)
透視明星的朱軍(瑞向)……………………………………… (14)
王志的“挑釁”(鮑河揚)…………………………………… (15)
主持人最需要的四大修養(凜凜)…………………………… (16)
●會務活動●
本會擬組織編輯出版“主持人風采”系列叢書
為總結、推廣卓有成績的節目主持人的豐富實踐經驗和理論成果,全方位地展示各臺主持人的風采,應一些主持人的要求,本會擬組織編輯出版“主持人風采”系列叢書。該叢書擬由白謙誠、胡妙德主編。
該叢書的每一專輯均以主持人個人命名(最多不超過兩人),可匯集該主持人的自傳、特寫、通訊、專訪、業務論文、受眾反饋以及工作照、生活照、藝術照等,也可以向讀者附送光盤。出版費用自理(採取由本人包銷等形式)。本會統一聯絡出版事宜,並協助該書的徵訂。
有意將自己的專輯納入該叢書的主持人,請向本會報名。聯絡人:武穎,電話:(010)63105742 、13701139048。
本會希望此套叢書能得到各臺及主持人的大力支持。
●信息之頁●
央視網站推出點擊主持人頻道
央視網站點擊主持人頻道日前正式推出,該頻道是由原來“主持人”欄目發展而來,經過全新的改版,內容更豐富,資料更全面,將電視媒體中的亮點──主持人的風采充分展現給廣大觀眾和網友。點擊主持人頻道以推介央視主持人為主,同時展示各省市臺的優秀主持人,成為一個介紹主持人物,發佈主持動態和業界信息,講述主持人臺前幕後的故事和話筒人生,記錄主持人精彩畫面的專業頻道。
CCTV.com點擊主持人頻道與中國廣播電視學會節目主持人委員會建立了緊密的聯絡,不但將在CCTV.com推出節目主持人委員會的官方主頁,還將進行強強聯手,利用網絡的平臺先進性和節目主持人委員會的權威性,將“金話筒”獎評選和央視十佳主持人的評選提高到一個新的臺階。 (小 石)(原載《中華新聞報》5月21日)
●評委點評●
參評節目與節目參評
陸 澄
兩年一度的全國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金話筒”獎評選,是對我國節目主持人專業隊伍的一次檢閱,也是對廣大節目主持人的一次有力的鞭策。筆者曾參加了第五屆“金話筒”獎廣播城市臺復評工作,聽評之餘産生了一些關於廣播主持人節目和節目主持人參評方面的體會以及相關的思考,現稍加整理,趁新一屆評比伊始,拋陳于各位參評同仁之前,以期引玉。
一、常規節目與參評節目
參評節目的選定是節目參評的第一步,也是整個“金話筒”主持人評選的重要依據。毫無疑問,參評節目應當是參評主持人的代表作,它能集中凸顯主持人的思想素質、文化涵養、節目理念、創意能力、編輯技巧、主持水平、製作經驗等綜合情況,從一定程度上説,參評作品具有主持人思想與業務方面的“全息”性。因此,參評節目準備的完備與否,對評選結果會産生直接的影響。
既為評比,作品的高下長短、得失利弊就必然存在,其中的緣由多可剖析,但透過個案看一般,有一個問題不容忽略,那就是主持人應當加強“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的意識,在日常工作中注重自我磨練和好作品的積累。
一個成功的主持人節目,離不開好的選題、好的素材,這樣的選題和素材總是或隱或顯地活躍在日常節目周圍;而有時候又突如其來,稍縱即逝,讓人可遇而不可求,這更需要日常節目及時地給予“生存空間”,讓瞬間成為永恒。這種機遇的獲得對掌有節目權的主持人來説較有主動性,就看是否善於把握。第五屆“金話筒”獲獎作品中有相當一部分得益於日常節目的“賜予”。《真情颱風日》便是典型的一例。它取自廈門一場特大颱風降臨時的日常直播節目。主持人運籌帷幄、機智大度、遊刃有餘的主持風采自然是作品成功的關鍵所在,但不得不承認,如果沒有這樣一場突發的風災,主持人至少失去了這麼一次大展才華的良機。可見機遇對成功的重要性。
然而,誰也無法“呼風喚雨”,坐等“百年不遇”的大風來惠顧。應當看到,《真情颱風日》一類的節目,主題發現的偶然性裏蘊含著主持人成功的必然性,因為主持人始終保持著一個清醒而“有準備的頭腦”,隨時可以應接一切創作的機緣而決不錯失。
一名優秀節目主持人的成熟性應當體現在這裡:“平時想著戰時”,善待日常節目,並且勤於觀察,精於思索,在尋常中創新,于平淡處出奇。《生命無限》就是這樣一件好作品。它本是娛樂類的節目,完全是常態的面貌,但在它的許多細微之處隨時可見主持人獨到的匠心。比如智力問答,你能領會到題來題往之間,主持人給出的是大於題目的一種積極的思想意念、文化啟迪,這就有了內涵的張力和回味的濃度。這種勤謹精進的努力,實際上是一種最好的自我磨礪,持之以恒必有成效。善待日常節目,最終善待自己;反之,如果平時輕輕鬆鬆,用時便兩手空空,即使“颱風”來了,你也無力“真情”相對。
這一屆參評節目中,有一部分作品的問題就集中反映了日常準備的不足。更有一些從整體特徵上分析可能是應參評而特意製作的作品,顯露出一定的不成熟性。這裡無意絕對否定參評節目的“即興創作”,即興不一定和倉促、粗糙、輕淺之類的概念劃等號,關鍵是不能“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急就”的參評作品也有獲得好成績的,那又説明什麼?它説明的恰是這麼個道理:千日“養軍”,“時刻準備著”;一朝“用兵”,功到自然成。
二、精品節目和精品意識
精品節目的客觀存在和需要應該説是毋庸置疑的。然而,精品節目的追求和完成,不少主持人可能會持茫然、懷疑或否定的態度:都直播化了,還怎麼講究精品?
其實,這裡存在著精品節目的界定及對精品節目實踐的一個認識問題。精品節目應當是一個相對的抽象性概念。説它“相對”,是指“精品”與非“精品”之間並沒有一個精確的界線。“精”的解釋有“經過提煉或挑選”、“提煉出來的精華”、“完美、最好”等基本義項,從這些解釋中不難理解:“精”是相比較而顯示的。據此我們可以這樣認定:“精品節目”即指節目中各種構成元素的運用及其總體效果的體現非同一般以至最好。説它具有“抽象性”,是因為精品節目的概念並非是對節目內容或形式的具體框定,它關涉的只是節目的質量範疇。換言之,各類節目都可以出精品,包括“錄播”、“直播”之類。當然,直播節目有它自己的精品標準,事實上,“精品”的確認並非建立在跨類相比的基礎上,因為不同類的節目往往審美判斷的原則不盡一致。
應當承認,直播節目相對來説要做出精品有相當難度,主要因為直播節目“一次成像”,功在即興,而節目運行過程中客觀存在不可預測的臨時因素會給主持人的節目掌控增加難度,甚至可能帶出某種損傷。但從積極的方面看,直播的這一難點,恰好也是對主持人真才實學的“測試”,並且可能成為一種制勝的“機遇”。大量成功的作品,正是主持人在直播形態下面對各種高難的因素淋漓盡致地顯示出卓爾不凡的主持風采的。這樣的直播,因其精彩而成精品,這種“幸運”,錄播難得。
無論直播還是錄播,都有“精品”與非“精品”之分,關鍵在於主持人要樹立起“精品意識”,即在節目的完成過程中始終保持一種精益求精的理想追求,這是一種主觀狀態,客觀上能否致成精品另當別論。我們沒有理由要求主持人節目都出精品,但我們有必要呼喚精品意識,尤其是眼下廣播節目在商品經濟的驅動下有日趨“快餐化”的態勢,更應正視對文化精品和精品文化的保護,而“精品意識”無疑是一道很好的屏障。回到“金話筒”話題來説,有了精品意識,我們的節目會做得更主動、更出色,在強手如林、佳作如潮的激烈競爭中就不會“囊中羞澀”,捉襟見肘了。
三、參評節目的剪輯
有些參評節目時間超長,參評時可以剪輯。這種剪輯涉及兩個層面:一是內容的層面,一是技術的層面。
按理説,剪輯不難做,然而實際情況並非那麼簡單。舉例來説,根據內容表現的需要和對參評節目時間長度的規定,一些作品從一次或一組節目中節選段落另行組合,這種“移植”稍一不慎就可能出現拼痕,産生“排異”性。比如,在內容上,由於做了濃縮,時空上的跳躍和事理邏輯之間産生錯位,導致理解上的不可信;在技術上,由於跨檔期的選段重組,造成語言、音響等方面特徵的差異,使聽覺不暢。這些“硬傷”在剪輯時應注意消除。
四、主持人語言的專和能
主持人口語質量的問題,似乎還未在一定的高度上予以普遍的重視。曾經有過的對於主持人語言規範持否定態度的聲音現在基本上聽不到了,但是提高主持人語言應用能力和修養的問題還是有必要一提的。
目前我國主持人隊伍從播音業務的角度來分,由“學過”和“沒學過”(這裡所説的“學”包括在校深造和業餘自修)兩類人員構成。在參評節目中不難聽到,有的主持人字正腔圓,音色優美,在播音語言方面訓練有素,然而在主持人節目中卻顯出了不善於“説”的弱點,即便有對象的交流,依然難以脫離“播音腔”,語態拘謹,節目氣氛不活躍。估計,這大多是為參評而臨時從播音崗位上過來客串的,或者平時所“主持”的並非真正意義上的“主持人節目”,因此沒有從根本上轉變播音面貌。由“播音腔”到“談話式”並沒有一條鴻溝,尤其對有著良好語言訓練基礎的主持人來説,只需真正進入“主持”的角色和“交流”的情境,“播音腔”的問題會很快迎刃而解的。
問題的另一方面是:現在又有一種“主持腔”在一些主持人節目中蔓延,它集中表現為語速快如連珠,語氣急如勁風,吐字無輕重,句讀不分明,語調平而直,表達不由衷;聽似口若懸河,實則“水過無痕”;有的甚至旁若無人,哪怕是主持搭檔。有人喻之為“自説自話”。這種現象在音樂、娛樂和熱線服務類節目中相對比較突出。誠然,這類節目本身具有快節奏的特點,需要語言的節奏也相輔相成,這是沒有異議的。但快節奏不等於簡單的高速度。所謂的節奏就是“交替出現的有規律的強弱、長短的現象”。語言的節奏簡單説來應該表現為一種交叉關係,不能混為一談。語速無論快慢,都可以體現節奏。節奏是語流中體現音樂感的最鮮明的特徵,也是漢民族語言形式美的重要標誌,它能賦予主持語言生動性和感染力,值得我們節目主持人認真揣摩和善加運用。
主持人僅僅克服“播音腔”和“主持腔”還不夠。一個優秀的廣播節目主持人應當在有聲語言的技能上有更高的追求和全面的發展。參評節目中有一些文學性作品,在一首詩、一段散文或一個幽默小故事面前,有的主持人表達上缺少基本功,使節目有所遜色。作為聽覺傳媒,説到底,要靠語言的藝術和藝術的語言來支撐。主持人應當學一學前輩播音員,練一練廣播語言的“十八般武藝”,不僅一專多能,更應多專多能;即便是“説”,也説得有聲有色,多姿多彩。這樣,不僅于節目品位的提升有益,更對自身的“可持續發展”有利。
五、節目亮點的呈現和表現
如同一齣戲要有幾個高潮來博彩,一檔好的節目也應有幾處亮點,讓人入耳,催人動心,令人難忘。亮點的“亮度”越足,越能嬴得青睞,這是不言而喻的。亮點閃爍如同人體的脈動,能點亮節目的生命活力。
主持人節目中的亮點是多樣的、靈活的。它可以蘊含在整體的創意構思中,也可以體現在材料的細節裏;可以閃爍在機智超凡的言語交流間,也可以耀動在不同凡響的情感效應上……大凡成功的作品,亮點兼容並蓄,不一而足。
有經驗的主持人總是在節目運籌之初就設計亮點,即便直播節目,也不免有所用心,而在即興中激發出的亮點更會為節目增添異彩。
亮點之所以亮,就在於獨特或精彩: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優。亮點的真正價值是在群體中的比較之後才體現的,因此,從一定意義上講,節目的評選是一種亮點的比照。要想在如此強強競爭的“金話筒”獎評選中脫穎而出,必須精心打造節目的亮點。有的作品,從構思立意、選材編排到主持人的語言運用上,都相當完整,也有可聽性,似乎挑不出毛病,卻總覺得缺點什麼,因此就難以超群鶴立。這裡所缺的實際上就是堪與人相媲美的亮點。
優秀節目的亮點,無論是錄播中的苦心打造,還是直播中的妙取偶成,都應作為節目的一個有機部分,應是融入其中的自然顯現,而不是標貼其表的矯飾表現。有的參評作品煞費苦心,卻過猶不及。比如,有的在形式上過分標新立異,而淡漠了內涵的精雕細琢;有的著意在語言上塑造“風格”,卻損害了節目的主題;有的主持人借機唱上幾句“露一手”,卻顯得多此一舉,等等。這些刻意製造的“亮點”,往往因舍本逐末、顧此失彼或畫蛇添足、華而不實而失利。
主持人節目中的亮點,歸根結底是靠主持人的功力和魅力點燃的。同樣的主題或材料,在不同主持人的手中,做出的節目會有不同的“成色”,如同一塊礦石,有人給它裹上金箔,但它仍是石頭;有人經過打鑿去粗取精,使其晶玉畢現,光彩奪目。主持人貴在善於尋找和激發節目中的亮點。對於直播節目來説,亮點往往在節目的焦點、難點、高潮點上閃現,這也正是對主持人最具考驗性的時候。從這個意義上説,亮點無“點”,它依存在主持人高度的智慧和主持才能中,《真情颱風日》、《誰都沒有錯》、《生命無限》等一批佳作都印證了這一點。
六、廣播節目有限的時間和無限的空間
有人把廣播節目歸入“時間的藝術”,因為它缺少視覺的空間感。然而這缺少空間感的“時間藝術”,恰好給了我們一個最大的空間,任我們的想象縱橫馳騁。
我們高興地看到,許多主持人在廣播節目的“空間資源”開發方面有著各種可貴的嘗試。廣播節目對空間的“佔有”簡便易行,只需張口之勞,就可以完成一個“空間”的架構,像“金話筒”獎作品《<模擬法庭>之丟失梅花鹿案》,以“模擬法庭”作為節目框架來展開內容,而所謂“法庭”,只是借助一個語言符號和與之相配的角色及程序構成的虛擬空間,聽者全憑著聯想和想象的經驗,便可以與節目産生感知上的互動,一個“索賠案”的題材就這樣別開生面、恰到好處地得到演繹。
廣播的優勢就在這裡,它可以發揮極強的“象徵”功能,幾句話,加上若干音效,就可以“為所欲為”地勾勒出一個特定的情景空間。如果再加上現代的通訊手段,給廣播“插上翅膀”,構成雙重空間,節目創作就更具活力和張力了。第五屆城市臺參評節目中多件作品在這方面做得有聲有色。如《與我同遊》,兩位主持人分別在播音間和旅遊景地“裏應外合”同步主持,實地移步換景的同期聲及主持人的現場“導遊”,足以給人如臨其境、如見其景的生動真切感,而播音間的總體主持穿插,以及音樂的烘托,更增添聽覺美感。又如《974旅遊快車》、《夢裏江南,夢裏水鄉》等作品,也都力圖借助空間的拓展豐富節目的表現力,增加作品的立體感和動態性。當然,這種空間突破的製作手法並不是任何節目都適宜的,同時還要把握一個根本的原則:作為主持人節目,必須給主持人留有充分施展的空間,而別讓節目走樣。
廣播節目空間發展的另一個概念是媒體與媒體間的連動。唐山人民臺和昆明人民臺的一檔音樂直播節目就在這方面作了成功的嘗試,參評節目《説唱三千里》便是代表作,他們的合作帶了一個好頭。面對日趨國際化的媒體激烈競爭,廣播必須以自家的優勢去開拓更大的發展空間,進行媒體間資源整合性開發具有很大的潛力。這種整合可以是同類媒體之間的,也可以是異類媒體之間的;可以是同地的,也可以是異地的,從而構成一個大廣播的格局。在這樣一個開放性的廣播空間裏,廣播主持人可以大顯身手,關鍵是從現在起我們要有準備。(作者係本會學術委員)
●閒聊主持人●
從錯報李瑞英職稱説開去
白謙誠
5月22日《北京青年報》用整版篇幅刊登“全國青聯委員 寄語吐露心聲”,大標題為:“抗擊非典 你我同心 報效祖國 奮勇當先”。此版刊載了幾十位青聯委員的寄語,其中有不少大家熟悉的影視明星。閱報時發現,李瑞英的職稱報錯了。請看原文:
每一份職業都包含著榮譽、承諾、責任和危險。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我們與你們並肩作戰。讓我們手挽手、心連心,前方與後方相互鼓勵,相互傳遞力量,相互分享關愛和責任。
---全國青聯常委、中央電視臺國家一級播音員 李瑞英
據我所知,李瑞英是正高級職稱---播音指導,而該報卻誤作“國家一級播音員”。顯然,這不是李瑞英寫錯的,而是報社編輯想當然給加上的。報社編輯為何會出這樣的差錯呢?表面看來,原因很簡單:他工作馬虎,未向李瑞英核實。但還有沒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呢?這就是我今天要聊的話題。
我認為,深層次的原因是有的,那就是我國現行的播音員職稱系列存在著某些先天缺陷,請容我一一道來。
首先,我國各行業的職稱系列一般分為四級,以實行職稱制度最早的高校教師為例,分為教授、副教授、講師、助教四級。上個世紀80年代新聞界實行職稱制時,編輯系列和記者系列均參照高校教師的職稱系列,分為高級編輯(高級記者)、主任編輯(主任記者)、編輯(記者)、助理編輯(助理記者)四級,惟有播音員系列分為五級,即播音指導、主任播音員、一級播音員、二級播音員、三級播音員。播音員系列為何多出一級?當時我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工作,聽到的傳達大意是:為制定播音員職稱系列,人事部來廣電部開過老播音員座談會,廣電部也專門成立了有夏青等老播音員參加的一個小組。考慮到培養和選拔播音員的特殊情況,即年齡越輕越容易正音,播音員的學歷可以放寬到高中畢業。在其他職稱系列,高中學歷是不具備評職稱資格的,國家對播音員給予特殊照顧,這樣,播音員的職稱系列就多出了一級。
我認為,當時的考慮是符合實際情況的,也體現了政府對播音員的關懷。然而現在,20年過去了,情況有了很大的變化。如今,各級廣播電視臺招聘播音員都要求大專以上學歷,高中學歷已基本上不可能當播音員了。也就是説,播音員職稱系列多出一級的前提條件已經不復存在。
其次,播音員職稱的稱謂也有值得商榷之處。譬如,在演藝界,“一級導演”、“一級演員”都是正高職稱,而在播音員系列裏,“一級播音員”卻是中級職稱。圈兒外的人不了解情況,按常識理解,“一級”當然是最好的,由此引出不少誤會。《北京青年報》為什麼給李瑞英按上“國家一級播音員”的頭銜,原因就出在這裡。同一版報紙上發表“寄語”的青聯委員,有好幾位“國家一級演員”,編輯對李瑞英“想當然”也就不奇怪了。由此看來,職稱稱謂也要顧及左鄰右舍,也要與旁邊的系列“接軌”,尤其不要犯常識性的錯誤,以免貽笑大方。又如,“播音指導”這一稱謂不像專業職稱,更像是行政職務。專業職稱是對專業人員專業水準的界定,不應含有行政職責,而“播音指導”從字面上理解,顯然含有“指導”他人之意。體育界的教練們,大家習慣於稱為“指導”,人家那是貨真價實的指導,咱們的“播音指導”顯然沒有那樣的權限。按説,“播音指導”如果作為業務部門的行政職務或榮譽職務還是挺好的,但作為職稱的稱謂,則有點兒不倫不類。我這樣説未免有咬文嚼字之嫌,但是作為國家正式設置的正高級職稱,如果在字面上都經不起推敲,不是太不嚴肅了嗎?
綜上所述,播音員職稱系列從級別設置到具體稱謂,均存在一些先天的缺陷,這在全國幾十個職稱系列裏可能是絕無僅有的。
不僅如此,更大的問題還在後面呢。自從節目主持人在神州大地誕生以來,播音員職稱系列就遇到了更大的麻煩。當初設置播音員系列時,主持人尚在襁褓之中,全國不超過幾十人,而且基本上是由播音員轉行過來的或由播音員兼任的。那時,誰也沒有想到主持人隊伍會發展成今天這樣的局面,誰也沒有想到主持人是個新興的工種,應該為它單設一個或預留一個職稱系列。説實話,當時即使有人想到了,限于隊伍規模和認識水平,也不可能為主持人單設一個職稱系列。
上個世紀90年代,主持人隊伍迅速發展壯大起來。廣播電視系統內部,除播音員外,還有一批編輯、記者轉行當了主持人;社會各界的菁英人士,特別是演藝界和教育界人士,也通過招聘等各種途徑加盟主持人行列。可是,主持人沒有單獨的職稱系列,除播音員轉行當主持人的而外,別人大都不願意走播音員系列。於是,我國主持人隊伍在職稱上呈現出了五花八門的狀況:有走播音員系列的,有走編輯、記者系列的,有走演員系列的,有走教師系列的,可能還有走其他系列的。主持人委員會從成立那天起,就聽到各地主持人對此的抱怨和強烈的呼聲,要求我會向上反映這個問題。全國政協委員、上海電視臺節目主持人葉惠賢還為此專門給政協寫過提案,可是至今未能解決。
這件事已經拖了多年,越拖越被動。為什麼呢?因為主持人越來越多了。以中央電視臺為例,2002年年底,播音員和主持人加在一起,共有400多人。據我估算,播報新聞的播音員不會超過40人,播音員與主持人的比例大約為1:10。其他臺的比例可能沒有這樣大,但至少為1:5(縣級臺除外)。我前面説過,節目主持人是個新興工種,與播音員既有聯絡,又有明顯區別。因為主持人沒有自己的職稱系列,只好走播音員的職稱系列。而播音員的職稱系列是20年前為播音員制定的,根本沒有考慮主持人的職業特點。現在,讓這樣一支擁有幾萬人的龐大的主持人隊伍,去適應當年為播音員制定的職稱系列標準,你説這合理嗎?能沒有矛盾嗎?
今年兩會期間,《中國廣播影視報》的記者採訪了葉惠賢、趙忠祥、倪萍等幾位政協委員,請他們談主持人的職稱評定和人才交流問題,《金話筒月報》全文轉載了這篇訪談(見《金話筒月報》第59期)。這幾位同志談話的角度不同,都有道理。葉惠賢歷來主張應為主持人單設職稱系列,這次進一步提出應“與時俱進”,加強主持人的管理工作。趙忠祥是廣電總局人事司聘請的播音員職稱系列“高評委”委員,參與歷年的高級職稱評審工作。他談話的主要精神是:高評委是公正的,對播音員和主持人各有各的要求,主持人參加播音員系列不會受到不公正對待。他們兩位的觀點我都贊成。
那麼,主持人職稱的事兒到底應該怎麼辦?我提出上、中、下三策,供政府主管部門和廣大主持人參考。
上策當然是爭取為主持人單設一個職稱系列,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按照主持人的職業要求和特點制定評審標準,才能真正發揮評定職稱的引導和激勵作用。為此,我們要向政府有關主管部門做好溝通與説服工作,使其了解主持人工作的特點,特別是它與播音工作的區別何在,為什麼它是一個獨立的工種,等等。同時,我們還應加強理論研究,儘快出版節目主持學和節目主持史,努力建構具有中國特色的廣播電視節目主持理論體系。總之,我們要拿出理論研究成果,爭取業內的認可和領導的支持。
實現上策難度最大,但它是我們努力追求的最終目標。
中策是個折中方案。如果政府確有難處,近年無法為主持人單設職稱系列,我建議對原有的播音員職稱系列加以修訂和擴充,改為“播音員、主持人職稱系列”。這個方案的優點是國家不必增加一個職稱系列,符合總量控制的原則,比較容易通過;缺點是把播音和主持這兩個工種合在一個職稱系列裏,會使人混淆不清。但利弊相較,還是利大於弊。
“播音員、主持人職稱系列”如何設置呢?我初步設想了一個框架,提出供研究:
1.該系列下設兩個分支,即播音員分支和主持人分支。
2.兩個分支均分為四級,稱謂暫擬為:高級播音員(高級主持人)、副高級播
音員(副高級主持人)、中級播音員(中級主持人)、初級播音員(初級主持人)。(注:節目中打字幕或報名,一律用“播音員”或“主持人”,以個人身份參加社會話動時,可報職稱)。
3.兩個分支按各自的職業特點和要求,分別制定職級標準,並分別設立評委會。
4.播音員的職級標準可在原來的基礎上加以修改,將第五級合併到第四級。
5.主持人的職級標準應體現編、採、播的綜合能力。對漢語普通話發音的要求,主持人可以略低於同等級的播音員;對編採業務的要求,可以略低於同等級的編輯、記者。此標準可用下列公式錶示:高級主持人=副高級播音員+副高級編輯。
我想,在上策暫難實現的情況下,爭取實現中策還是有希望的。現行的播音員職稱系列是在20年前制定的,早就該修訂了。本著與時俱進的精神,黨章和憲法都修改了,為什麼職稱系列不能修改?恐怕誰也説不出不改的道理。
下策就是維持現狀,即主持人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在現有的職稱系列中選擇,等時機成熟時再爭取上策或中策的實現。
由“錯報李瑞英職稱”引出職稱評定這樣一個複雜的話題,我相信有人讚許,有人反感,也有人會認為小題大做。是的,評職稱這個事兒,説大不大,説小不小。它無關國計民生,但是,它卻關係到好幾萬節目主持人的切身利益。咱們不是天天都在説“三個代表”嗎?“最廣大的人民群眾”是由各行業、各階層的群眾組成的,如果我們把每一行業或每一工種的群眾關心的事兒均視為小事兒,那豈不把“三個代表”架空了嗎?
話説得太多了,到此打住。所聊均為個人的一孔之見,歡迎指教。
(5月28日)
●報刊文選●
從文化視角反觀電視談話節目發展
張冠文
電視談話節目又稱“脫口秀”(tаlk show),電視史學家一般都把美國NBC1954年推出的《今夜》看作開電視談話節目先河的欄目。中國的電視談話節目起步較晚,從最早的《東方直播室》(上海東方電視臺,1993年)算起不過10年的時間。1996年中央電視臺《實話實説》欄目一舉成功,隨後談話節目在我國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出來。目前,我國內地的電視談話節目已有170多個,並且還在不斷地增加。然而,數量並不能代表質量,繁榮的背後依然存在著許多問題。
電視談話節目融大眾傳播與人際傳播的優勢于一體,真正體現了“傳者本位”向“受者本位”轉變的傳播理念,受眾的個性化需求得到充分的尊重,思想和情感的交流與碰撞吸引著受眾的參與,強烈的現場感和互動性受到了大眾的普遍歡迎。
但是,電視談話節目能否對觀眾産生持久的吸引力,還要受節目定位、選題的角度、節目形式等因素的制約。
針對性的文化定位
節目的文化定位,實際上就是要滿足受眾的一種潛在的文化期待。
研究表明,大眾傳播一般只加強人們已有的觀點,而不會改變其信念。受眾對大眾傳播的各種內容總是會加以選擇、判斷的,他們一般只接受那些與自己信念相符的信息。這是由於人們在接受任何事物時總是以自己已經先有、先見、先把握的東西為基礎,這种先有、先見、先把握的東西,我們把它定義為意識的“先結構”。文化意識同樣也存在這種“先結構”。
一定的文化信息要求受眾具備與之相適應的文化感覺能力。一個群體由於文化藝術修養、生活經驗、思想感情等方面大致相同,他們文化意識的“先結構”也大致相同,他們的文化期待大致相同,他們對某方面的文化信息會産生大致相同的接受反應。因而,談話節目要有明確的文化定位,才能吸引某一相對穩定群體的關注。當然,隨著人生閱歷的增加,知識修養的提高,時代的變遷等,人們文化意識的“先結構”也在不斷變化發展。一個談話節目只有在大量社會調查的基礎上,確定節目的受眾群體,掌握受眾的文化期待,並能隨著時代的發展,及時了解受眾文化期待的細微變化,然後有的放矢,確定本欄目的文化品位,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平民化”是《實話實説》的價值追求和文化追求,也是《實話實説》取得成功的關鍵,它的最大特點就在於關注世俗人生和平常人的生活,以樸實的、平易近人的風格表現出來,並以其貼近生活的零距離感深受觀眾喜愛。中央電視臺的《對話》、《藝術人生》,湖南衛視的《新青年》等欄目也由於文化定位準確、風格鮮明,從而贏得受眾的喜愛。
穩定而獨具特色的文化視角
如何以新穎獨到的視角關注司空見慣的社會生活和人類社會的發展,給觀眾以某種啟迪、慰籍或思考,是談話節目成功的重要因素。
一個節目不能承擔全部的文化功能,如果每個節目都面面俱到,節目就沒有特色。有記者問楊瀾:談話節目得以立足的關鍵是什麼?楊瀾説:觀點。採訪不是即性發揮。沒有觀點,很快就會發現面對每個人的問題都是一樣的;沒有觀點,就會造成信息混亂。
“觀點”就是文化的視角。雖然文化品位是一個優秀談話節目的必要因素,但對表現內容進行切入的文化視角也是談話節目成功的重要組成部分。受眾的分眾化要求電視欄目選題的文化視角要相對穩定,要對選題的文化深度和表現方式等進行某種約定。
文化視角過於狹窄會造成談話選題的“匱乏”,過於寬泛又會造成選題的龐雜。許多談話節目話題的切入角度往往是跟著“社會熱點”走、跟著宣傳的“指揮棒”走。談話節目大量存在,社會的熱點和焦點卻十分有限,話題供不應求也就不足為怪了。
一個話題的設定,一定要切入淺顯而內涵比較豐富,還要有一定的代表性,有一定的發揮空間。話題要給人留有想象和發揮的餘地,話題的提示不要做得太滿,不能把結論過早地提示出來。我們較好地有針對性地把握“俗”的基點,然後通過節目的進程,隨著主持人不斷深化主題,逐漸地揭示主題,從而達到雅的境界。俗與雅從根本上是統一的,是一種和諧的境界,其中的文化含量,能長久地對人們的心靈給予震撼和衝擊,而愈加錘煉出理性的思想火花。
湖北電視臺《往事》的選題定位是:小人物,大命運。它從歷史文化的視覺選題,常常從一個普通人的命運變遷中折射出厚重的人文精神。
多元化的嘉賓及勇於言的觀眾
從文化的角度來説,談話節目追求的是對選題進行各個文化層面的展示、融合與碰撞,在這種交流、融會和強力的碰撞中,展現選題的文化內涵與人文關懷。要真正實現這種文化內涵與人文關懷的表達,嘉賓的文化構成及其參與程度是個重要因素。
專家學者能夠站在一定的理論高度審視選題,能夠保證談話內容的專業性,保證節目具有相當的深度。但是,談話節目並非專家論壇,嘉賓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層次可以讓他們從不同的文化角度審視選題,增強不同價值觀之間的交流和碰撞,節目越易“出彩”。
倪萍在《聊天》節目中曾請了一位靠賣血來支持孩子上大學,而兒子卻因為沉溺于遊戲被迫退學的老農民,雖然這位農民不太善於表達,但是他望子成龍的強烈渴望卻溢於言表,讓人感動,該話題的內在文化濃度其實非常高。
由於受傳統文化思想觀念諸如“中庸之道”、“知之不言”、“訥于言”等的影響,嘉賓常常顧忌到自己在公眾前的形象,極少願意在電視鏡頭前袒露心扉,很少會因為意見相左爭得面紅耳赤。現場觀眾也是如此,絕大多數的觀眾仍然恪守著傳統的君子風範,常常只是以旁觀者的身份觀看討論,參與意識不強。
在中國這種謹于開口的文化氛圍中,尋找敢説真話、心裏話的嘉賓和勇於言的觀眾,已經成了談話節目成敗的重要因素。
主持人的文化導引力
電視談話節目是以與現實生活完全相似的人際交往的情景來進行的,主持人、嘉賓、觀眾在同一現場中可以面對面地暢所欲言,整個談話過程是開放的、靈活的、多向流動的,信息的傳播和反饋保持了最為直接自然的狀態和原始的即時性。
主持人面對真實的交流對象,置身瞬息萬變的交流現場中,他要靈活應變,察言觀色,控制調度。這就對電視談話節目的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也就是主持人應具有豐富的學識和較高的文化品位、獨特的人格魅力、鮮明的主持風格、敏銳的反應能力、犀利的言語,能把平常的話題引向深入,使電視節目的文化內涵大大增加;其次,要有文化引導能力。主持人置身於流動的交流現場,要從宏觀上把握節目的進程和深度。他必須能做到拋磚引玉,把話題問到點子上,同時對於對方的回答還要能夠做出合理的反饋和即興點評,讓整個節目保持統一的風格和前後的連貫性。一些嘉賓在談話過程中可能會突然閃現出智慧的火花,如何讓這些火花漸成燎原之火,是主持人的高明之處。這種文化引導能力是主持人綜合素質的一種體現。
《實話實説》一炮打響,應該説和崔永元深厚的文化積累有很大關係,因為他的機智,看似平常的話題成了熱點;因為他的幽默,很多生硬的話題有了生機。楊瀾曾説,每主持完一檔節目,就有一種被掏空的感覺。這種被“掏空”的感覺,其實也可以看作是一種文化引導能力力不從心的感覺。
“淺入”“深出”的表現形式
談話節目要做到既要在內容上取勝,具備一定的文化品位,又要避免乾巴巴的對談,就要追求節目從形式到內容都體現出一種文化內涵。
一些人以為所謂的談話節目就是幾把椅子加幾個嘉賓,這其實是一種誤解。最近,不同的製作人創造出了一些新的形式,如《誰在説》的首席觀察人點評、網絡記者、網上直播;河南電視臺還引進了綜藝形式,如按鍵選擇、題板註釋、紙條交流、外景報道和互聯網調查等。多種表現形式可以從不同的側面揭示話題的內涵,從而促進談話的深入進行。
外在的形式也體現在談話現場的背景格調、空間的設置、音樂的配合、主持人衣著的選擇等各個方面。其中選擇原則是要與話題的內容契合,首先爭取以一種外在的形式深刻表達話題的內在意義。
“氣韻生動”是六朝時的謝赫在《古畫品錄》序中提出的繪畫“六法”中的一法。用在電視談話節目中,則要求主創人員在把握談話對象精神實質的基礎上,首先還原節目現場的談話原生狀態,通過話題的巧妙設置,運用主持人同嘉賓和在場觀眾的交流,有目的、有節奏地釋放有效信息,以便在不經意間培育出一種流動的、和諧自如的談話空間,這個空間會因為在形式上的無拘束和隨意而流露出的真實打動受眾。
談話節目和其它的節目不同。它入題的角度一定要淺顯易懂,要讓人感到有交流的興趣和必要。同時要追求口語表達的風趣和生動,實現語言的韻律美。我們要求談話節目的淺入與深出,其實,“淺”是一種表達的方法,是按照電視的表達方式所體現出的容易走進對方的心靈和能夠被受眾接受的一種節目定位思想,它更多的是屬於表達的方式和處理的技巧。它的入題角度越是淺顯,也就越是讓人感到興趣,嘉賓才易於參與,受眾接受的程度越是深入。所以説優秀的談話節目,應有能夠被人接受的表達方式,有被受眾所喜歡的形式。
我國的電視談話節目起步較晚,還處於發展階段,在節目的文化定位、選題的把握、嘉賓的選取、節目形式的創造等方面還有著大量的工作要做。我們只有不斷地提高電視節目的文化品位,挖掘談話節目的文化深度,探索談話節目的發展規律,把握受眾潛在的文化需求,才能適應社會需求和受眾不斷增長的文化需要。(原載《中國廣播影視報》2003年4月22日)
透視明星的朱軍
瑞 向
如今的《藝術人生》,早已是中國的名牌電視欄目了;而主持人朱軍也早已是央視名嘴了。可回想起《藝術人生》剛剛開播的那段時間,有誰能想到朱軍能獲得今天這樣的成績呢?當時,本人就曾直接向《藝術人生》製片人王崢提出過疑問:“作為一個面對娛樂圈、面對明星的電視欄目,朱軍是不是不夠洋氣,年齡是不是比較大呢?”
用誠摯和厚重透視明星
王崢當時非常直率地回答了我的問題:“正因為他的年齡比較大,正因為他經歷的事情比較多,他才會比較厚重,被訪問者和觀眾才會更容易被他不同別人的真誠感動,節目才會做得獨具特色。”
事實證明,王崢是對的,《藝術人生》成功了,朱軍也獲得了以往不曾擁有的婦孺皆知的影響力。一個個被訪者在朱軍的誠摯和厚重面前被“透視”。
這份“透視”能力是如何養成的呢?朱軍説:“無論是初識還是熟悉的明星,無論他們年紀比我長或小,我都把他們視為普通人,用一顆善良的心去和他們聊人生,聊人生感悟。在《藝術人生》之前,有人認為這種明星訪談節目只要能熱熱鬧鬧的就萬事大吉了。對此,我有不同的想法。讓幾千萬觀眾呼吸到真實的空氣,讓浮躁的電視安靜下來。對人的重視,對人的挖掘,對人的自律,這一切多麼美好。”
單簧管帶來的榮耀
1964年,朱軍出生在甘肅蘭州。他的父親是蘭州軍區戰鬥歌舞團首席單簧管演奏員。從11歲開始,朱軍就開始學習單簧管演奏。憑著這一技之長,入伍後,朱軍成了部隊業餘宣傳隊的一名演員。在宣傳隊,單簧管、跳舞、唱歌、相聲、小品、快板,他無所不能。為此,他被戲稱為“全活”。又憑著這個一技之長,他在1984年進入了解放軍聯合軍樂團,參加了35週年國慶大典,受到了鄧小平等領導人的檢閱。
也曾拿過國際大獎
在主持《藝術人生》之前,朱軍已經是業內公認的能人了。
從1991年起,甘肅省所有的大型文藝演出活動幾乎都由他擔任節目主持。1993年,朱軍進入中央電視臺,在主持《東西南北中》這個欄目時,他的足跡踏遍了全國各地,一年在家的時間加起來還不到四個月。在他和欄目組全體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東西南北中》這個欄目連續5年獲優秀欄目獎。
從1995年開始,除繼續主持《東西南北中》這個欄目外,中央電視臺的所有大型晚會和演出活動,都由他擔綱主持。他連續四年主持了中央電視臺舉辦的春節聯歡晚會。“心連心”藝術團慰問演出活動搞了21次,其中由他主持的就有15次。
1997年,朱軍主持、編輯的音樂電視專輯《鄉風鄉韻》,在保加利亞舉行的國際金天線電視節目大賽中,獲音樂類節目第一名。這是中央電視臺音樂類節目首次在國際上獲大獎。1999年,他又在“金話筒”全國節目主持人評選中獲銀獎。(原載《中國廣播影視報》2003年6月6日)
王志的《挑釁》
鮑河揚
過去我看電視時,如果出現的是央視記者採訪部以上的幹部,我便換頻道。因為記者問的大都是客套話,像流水線的語言工人,沒有我想的那些提問,總給我一種“名託兒”的感覺。他們有時對部以上幹部的採訪有新意,語言也逼人,但那些人大都因犯了法,正蹲在牢裏。記者逼人的提問若早些,牢裏的那些幹部也許正在崗位上。
前幾天,我看到央視記者王志採訪北京市代市長王岐山,給了我新奇的震動。王志鏡片後面的眼睛很冷峻,直刺的目光和語言,充滿了懷疑、挑釁和不信任。但句句都是我想問的話和我的懷疑。而不像過去,用信任的目光去問對方的自信。
王志説:“我非常同意你的説法,但現在看來你這個説法幾乎是不可能的。”
王志説:“我們現在看到一個很鎮定很堅定的市長,但另一個方面,我們看到北京被感染的人數在不斷攀升。”
王志説:“制定這些措施,你的依據是什麼?”
王志説:“你所説的這些我們其實也看到了,但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市民的恐懼並沒有降低反而在增加。”
王志説:“你有什麼承諾,可以有什麼承諾?”
王志的語言和神情,使我看見了一位真的記者,字字逼人,句句問到要害。
正是王志的“挑釁”,使我很快地喜歡上王岐山。我對他的信賴,對他能力的感覺,是在他直面“挑釁”和“透明”中産生的。若一個市長不敢或沒有能力面對記者的“挑釁”,怎能面對整個北京市眾多問題的挑戰,還談得上什麼勝任。
非典是當前惟此惟大的事情,等我們戰勝非典以後,我希望依舊能看到王志的“挑釁”,而不是“名託兒”。因為我們的社會和生活中隱藏著許多的“非典”:注水豬肉,被瘦肉精催起的豬,連蟲都不吃的菜,假酒,意識的保守,腐敗,使孩子們中毒的遊戲廳……這些“非典”若成了氣候,都會將我們的生命和民族拖向災難。
應居安思危,王志不要已到災難時再去“挑釁”,要在災難之前。戰勝非典的最重要舉措之一,就是切斷病源。戰勝社會中的那些“非典”也是如此。
戰勝非典之後,我希望常能看見王志的“挑釁”,看見了,我的心就會踏實,若看不見,我就會憂心起來。(原載于5月14日《北京娛樂信報》)
主持人最需要的四大修養
凜凜
現如今的電視頻道是越來越多,電視欄目和主持人就更是數不勝數,但是觀眾真正接受和認可的節目主持人還是屈指可數的。什麼樣的主持人才是一個優秀的主持人,作為一個普通觀眾,我認為一名優秀的主持人最需要具備四個方面的修養:
一、平和的心態 一次看《挑戰主持人》,評委給選手出了個題,説如果你在主持現場摔了一個跟頭,你將如何去做。選手説他會對觀眾説:“觀眾朋友,我被你們的熱情所傾倒”。應該説,這個回答是巧妙的,而且好像也有別的主持人曾經這樣説過,但是,這種方法也反映出主持人的心態不夠平和。摔倒是人人都可能遇到的事,除了演戲,沒有人會故意摔上一跤,所以這種尷尬根本沒必要去化解。一句“哎喲!疼死我了。”會一下子消除與觀眾的距離感,顯得特別親切。
二、深刻的思想 這主要是針對談話類、新聞類、社教類節目而言。思想深度要表現在節目的內容裏,比如鏡頭語言、主持人語言的內涵等,不要把這種深度理解為主持人語言的表面深刻。有的主持人,張嘴就是富有哲理的“名言”,這些看似深刻的話,你仔細一琢磨,根本就是廢話。就主持人而言,思想深度表現為採訪時的提問質量、表現為評論時一針見血、表現為對話時的深入挖掘。主持人要小處著眼,真思考,不盲目拔高主題,細微之處才見深刻。
三、得體的幽默 幽默具有一種力量,這種力量很像中國功夫中的太極拳,以柔克剛、四兩撥千斤;又像是消化酶,能將節目傳播的信息消化成為水溶解物質,有利於“吸收”。印象很深的是劉儀偉主持的一期《天天飲食》,他教大家做完了一道菜後,剩了一些邊角料,他指著這些邊角料説:“這還有一些邊角料,可千萬別扔,這可是花錢買的,可是又不能裝上盤上桌,怎麼辦呢?只能是我們這些好男人在廚房裏把他偷偷吃掉了。”説完就用手拿起那些邊角料放在嘴裏大嚼起來。觀眾看了,收穫的絕不僅僅是學會一道菜,更有節儉的美德,讓人感到一種體貼、一種親切。
四、廣博的學識 現在我們的電視屏幕上滿眼的俊男靚女,他們流利地背誦著編導準備的稿子,用著相似的手勢,面帶相同的笑容,讓我們感覺不到此節目與彼節目有什麼區別。如果編導也對所製作的節目不甚了解,稿子質量沒了保證,節目就成了“露怯秀”,真是慘不忍睹。所以,具備廣博的學識,是主持人具有良好修養並能充分挖掘節目深度的前提。當然,我們並不要求主持人是某個領域的博士或者專家,博士做了主持人也不一定就能成功。主持人最起碼應當吃透所做節目涉及的知識點,並且要理解消化。不懂沒關係,要去學、要去問,不要因為自己是“名嘴”就“恥于下問”。反過來想想,是問問題丟面子,還是在電視節目中露怯丟面子?(原載《北京青年報》 2001年10月1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