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博客 論壇 播客 社區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手機MP4
主持人頻道首頁
楊銳首頁
個人簡歷
相關文章
  發乎情止乎禮儀——訪中央電視臺《今日話題》主持人楊銳
  我是誰? WHO AM I?
  謙虛VS狂傲——楊銳印象漫談
  中國需要更強大的聲音
  楊銳隨筆(一)為了快樂和失去的……
  楊銳隨筆(二)王朔先生
  綠色語言與文明
  我的博客
照片集
互動區
主持欄目
  對話
網友評論

相關文章

發乎情止乎禮儀——訪中央電視臺<<今日話題>>主持人楊銳  

  作為中央電視臺英語頻道訪談節目DIALOGUE《今日話題》主持人兼製片人的楊銳,以獨特的主持風格,深厚的文化底蘊,贏得了中外觀眾的稱讚。

  孩提時在東北白山黑水間度過的楊銳,少兒時就能倒背如流《水滸》一百單八將;因母親是圖書管理員,而近水樓臺——嗜書如命。1984年宣誓入黨,苦讀了《共産黨宣言》、恩格斯的《路德維希費爾巴哈與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列寧的《哲學筆記》等;曾購買黑格爾的《小邏輯》、《大邏輯》、《精神現象學》,卻看不懂,賣給了舊書點;1980年江蘇南通市高考外語類狀元被上海外國語學院錄取,但就讀成績一般,90%時間用於讀課外書刊;1993年在英國求學時與選修課女老師意見不合,罷課,幾乎被勒令退學,但有驚無險,畢竟成績優異,獲碩士,擬留校攻讀博士;1998年調入中央電視臺;1999年接手英語訪談節目《今日話題》兼主持人兼製片人,它率領精兵強將把處於中西文化的文明進程,讓對中國現代化的程度抱有懷疑和不屑部分西方觀眾開始面露驚訝,更讓全世界的人們對今日中國刮目相看。

  自畫像:“性喜寒,愛丹青,好結交,近潔癖。發乎情止乎禮儀……相信戰勝自己永遠強于超越他人”的楊銳,日前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問:你如何評價英語節目主持人的素質?

  答:要使我們的對外傳播多一些外少一些宣。英語頻道的新聞工作者包括我自己就是帶著這樣的深刻反省創辦和實踐著中國的英語節目。西強東弱的國際傳播的現實,具備這樣的使命感是英語主持人必備的素質境界。從目前國內外良好的反饋來看,我們正逐步接近國際新聞業者的標準。

  問:媒體傳播的國際化是否意味著西化?

  答:為了加強觀眾的針對性,英語節目主持人必須要駕馭英語語言,語言上必須徹底西化,徹底拿來,洋腔,洋調,洋畫連篇。但這是形式和手段的問題。

  問:形式可以影響和干擾內容,英語頻道記者大多接受過西方式的教育,是否觀念上易受西方影響?

  答:就我個人而言,處於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前沿,我個人的進步更多地可以被理解為境界的提高。清末遺老王國維先生提出了中國美學中最有價值的概念:境界説。我特別陶醉於境界的追尋。在充分理解國情的現實時,我追求人類的共同理想。

  問:新聞訪談節目的選題和口徑很難把握,尤其是嘉賓很多都是外國人,你面臨的挑戰一定很大?

  答:採訪外方嘉賓時常是在鬥智。有些外國前政要有豐富的對付媒體的經驗。有時就是要針針見血。但3年前在成都採訪澳大利亞前總理霍克時,被“反咬一口”,角色互換使我們猝不及防。我要學會“誘導”。不過往往徒勞。出其不意時,對方疲於招架,一不留神説出我們愛聽卻對人家逆耳的話來時,外方嘉賓往往要求我們把“出格”的話剪掉。不過在一些非敏感的話題上,在我的“煽風點火”之下,中外方嘉賓暢所欲言,甚至爭得面紅耳赤,我很開心。事實證明,境內外的外國嘉賓都很喜歡我的這種收放自如,步步緊逼,不依不饒的訪談風格。很多外國嘉賓抹著額頭的冷汗搖著頭説,“Absolutely amazing, and incredible that there is such a show in China.”(實在難以置信,中國竟然也有如此的節目。)這時我會輕輕地拍著對方的肩笑著説,“No easy job here.”(來這兒練活不容易。)

  問:這話怎麼聽起來像是説給自己聽的。

  答:沒錯。1999年接手主持該節目時,每週才只有一期,現在一週有我本人主持3期,同時作為製片人我還要為整個欄目一週5期的播出策劃,實屬不易。組裏只有10個人,可見效率很高。我們組裏同事的平均學歷是最高的,2個博士,3個碩士,還有1個雙學士,其他皆為本科。我們的節目不僅是訪談,中間還穿插背景報道和“公眾反應”的採訪。有時我在想,我幸運的不僅是能主持這樣一檔全國唯一的英語新聞時事類訪談節目,而是有幸能與這樣的優秀集體合作共事。

  問:新聞類訪談節目主持人必須有思想,機敏智慧,伶牙俐齒,社會閱歷和知識結構比較出眾,換句話説應當非常出眾。你認為自己都符合這些標準嗎?

  答:這不好表白,我的觀眾最有資格評價。既然我們的欄目成為去年英語頻道收視率最高的欄目之一,又被評為去年全臺優秀欄目,主持人的作用當然十分重要。

  問:電視媒體的特殊性往往在於形式大於內容。你怎麼看主持人的做秀?

  答:忘記自己在主持的時候是主持人的狀態最佳。但演播室畢竟不是客廳茶座胡侃瞎聊,精心準備和臨場發揮有時難免把觀眾和我看得過重。主持人需要造化,要戒掉別戀和自戀。總的講,我不看好目前大多數節目的主持風格。不是所有觀眾靠哄和逗,煽情和玩深沉同樣視愚弄人。中國人一向喜歡秀外慧中型的,討厭顧盼多情類的。主持人需要內功。

  問:在中國,英語電視節目顯然不如中文有社會影響力,作為主持人你的心態如何?

  答:在中國的外國人當中,中文節目的影響力一定不如我們。況且英語已經成為中國第二語言,只要衛星落地工作抓得好,我們的潛在觀眾將達到一億。至於在北京和全國各大開放城市的外籍觀眾中,《今日話題》更是影響日盛。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和申奧成功再度掀起英語熱浪。我們是在為中國的對外開放提供仲介服務。

  問:你是如何學好和用好英語的?

  答:無數觀眾問過我這類問題。的確,英文訪談節目主持人的語言能力必須非常強。這方面我很羨慕中文節目的同行,因為英語畢竟不是我的母語。當然他們也一定會更羨慕我們的。有人説,多一門外語就多了一個世界。這話不誇張。能用英語與國內外知識界和政界精英要人在思想層面上自如地交流,是我今生的幸事,所以我很愛自己的工作。如何學英語,過來人都有自己的路子。我的體會是:用是最好的學。(梅婷)

  來源: 中國電視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