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博客 論壇 播客 社區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手機MP4
主持人頻道首頁
馬東首頁
個人簡歷
相關文章
照片集
互動區
主持欄目
  挑戰主持人
  文化訪談錄
網友評論

相關文章

馬東:我要做我自己  

  很長一段時間,馬東在媒體面前都不願意提到父親馬季的名字。但在近期播出的《文化訪談錄》中,剛剛接手“掌門”的馬東“隆重”請出了自己的父親。

  為什麼?馬東淡淡回答:我已走出了這種情結。

  曾經,馬東籠罩在父親的“光環”下。一提起他,人們總在他的名字前面冠之以一個修飾語——“馬季的兒子”。

  馬季的兒子怎麼了?馬東對此好像並不在意,他依舊工作,依舊努力,2001年從一家地方檯進入央視做主持人,最近從央視欄目製片人的競聘中勝出,成為《文化訪談錄》的製片人兼主持人,同時還擔任著《挑戰主持人》的製片人和主持人工作,開始了他人生的另一個階段。

  去年下半年,央視新欄目《文化訪談錄》公開招聘製片人。已是《挑戰主持人》製片人的馬東,在眾多競聘者中再次“挑戰”《文化訪談錄》。資格把關,層層篩選,直到塵埃落定,馬東最終以“百姓視角,文化情懷”這樣的欄目定位和訴求,贏得了一個機會。

  “在大眾傳媒時代,我知道做文化欄目吃力不討好,但作為國家電視臺,央視不能缺少文化欄目,做這個欄目,我就是想證明一下自己。”就這樣,馬東開始同時操刀央視兩檔節目。雖説很忙,手下也只有“二十幾桿槍”,但出人意料的是,《文化訪談錄》開播後,收視率一路飆升,現已升至1.67%;同樣讓他感到欣慰的是,改版後的《挑戰主持人》平均收視率也從原來的0.4%提升至0.8%,甚至還創造過1.56%的不俗成績。

  馬東初戰告捷。

  做主持人?你在罵我

  什麼是選擇?什麼又是機緣?對馬東來説,也許進入電視主持這個行當,既是一種選擇,又充滿了機緣。

  上世紀80年代,像所有的年輕人一樣,馬東懷揣著夢想漂洋過海,開始打量外面的世界。那時,馬東剛滿18歲,去往澳大利亞留學,而且鬼使神差學起了計算機專業。可是,那是別人的世界,不是自己所要尋找的彼岸,孤獨、無助和夢幻像是飄浮的陰翳,糾纏著他,使他過早地體味到了什麼是漂泊,什麼是艱難。

  十年後,像是從頭再來,他從海外回國,一頭扎進了北京電影學院學習。在校期間,馬東開始了新的選擇,一邊學著做節目策劃,一邊客串做主持人。身邊的朋友看到他的“表演”後,竟抓住馬東的手臂,一口咬定他能做主持人。“簡直是胡説!”當時,馬東以為這位朋友在嘲諷他,立刻反唇相譏,“你在罵我吧,你才能做主持人呢!”

  回憶起當時的情形,馬東笑著説:“在我的感覺中,主持人應該是俊男美女,光彩照人。那時我比現在還胖30斤,那副模樣也能上鏡,簡直是開玩笑!”

  也許這就是機緣,一次偶然的機會,時任湖南電視臺臺長的曾凡安來京,無意間説起他們正在策劃一檔談話欄目,馬東突然興致大發,自動請纓到湖南電視臺,從節目籌劃一直到節目製作和主持,馬東自始至終參與其中。

  在湖南電視臺一幹就是兩年,節目有了一些影響,馬東開始有了名氣。2001年,馬東結束了在湖南的工作,回到北京。“為什麼要回到北京,想想,一方面父母年歲大了,身邊該有人照顧;另一方面,北京是文化中心,有中央電視臺這樣的國家臺,比地方檯舞臺更大。”

  可是一切並非那樣順利,中央電視臺畢竟人才濟濟,星光燦爛。馬東剛剛在《挑戰主持人》露面,外界就有一種猜測,似乎馬東進入中央電視臺,是沾了父親的光。聽到這些議論,馬東雖然不很在意,但內心裏總有一塊陰影。“你別無選擇,要讓別人尊重你,必須靠實力説話,越解釋越説明你無能。”馬東説。

  就這樣,憑著多年的生活閱歷,以及策劃、主持經驗,馬東擔綱《挑戰主持人》欄目主持人後,沒過多久便漸露鋒芒。

  文化就像“下飯的東西”

  在信息過度飽和的傳媒社會,如何使文化節目既不失其品位、品格,又不疏離觀眾?多年來,雖然各家電視臺都在積極探索,但結果並不理想。央視也不例外。如央視《讀書時間》欄目一改再改,收視率仍然很低,以至最終被淘汰,讓人很是惋惜。又如《文化訪談錄》開播之前,央視曾開設過《倪萍訪談錄》,隨後又改為《文化視點》,由於多種原因,開辦多年後還是被撤了,現在又重起爐灶,改為《文化訪談錄》,這充分説明了文化欄目的尷尬處境。難怪有人説,文化欄目是一塊燙手山芋,誰做誰死。

  馬東認為,“文化是一個大詞,但文化要説的應是一些小事”,文化就像空氣,雖然你看不見摸不著,但每天都在你身邊,就在你的日常行為中。你不能自以為是,以為文化僅僅是書齋裏的高談闊論,或者是淩虛蹈空的東西。馬東説,央視節目大餐很多,做得也很好,在激烈的競爭中誰也不能另辟蹊徑。定位上讓《文化訪談錄》能盡可能做成老百姓“下飯的東西”,但同時又像手中一杯碧綠的“綠茶”,飄逸著清香。《文化訪談錄》要力避文化人那種自命清高的姿態。作為央視綜藝頻道一檔文化節目,既要融入整體的頻道氛圍,不能高高在上,曲高和寡,同時又要保持文化節目固有的品格和力量,“這種挑戰就是樂趣所在。”

  馬東不回避《文化訪談錄》目前所面臨的一個困境。他説,從去年10月8日開播至今,該欄目仍處在培育期,無論是欄目的外在形式還是內涵,都需要精心打磨。這個欄目的播出時間是週四晚上8:35,馬東説,“這個時段反映了各級領導對這個節目的重視,但另一方面,這個時段恰巧又是各臺播放電視劇的黃金時間,這就意味著《文化訪談錄》要在電視劇的圍攻下搶到自己的觀眾,優勢和劣勢並存。”

  央視三套綜藝頻道共有30多個欄目,已採取末位淘汰制。當記者問到《文化訪談錄》的排名時,馬東淡淡一笑,“排名沒有優勢,目前不會被淘汰,但是如履薄冰。”

  主持人不能當“肉喇叭”

  在常人看來,主持人既是一個光鮮的職業,又是一個“出盡風頭”的職業。“其實並非如此,”馬東説,“作為電視主持人,要有耐力和定力,更要有挨罵的思想準備和良好心態。”這一點,馬東在他所主持的《挑戰主持人》中有很深的感受。

  “首先我們要消除一個誤區,並非學播音主持專業的學生,就能當好主持人;並非不學這個專業的學生,就不能當主持人。説實話,主持人無‘學’,最重要的是,一個好的主持人必須具備綜合素質。主持人不能當‘肉喇叭’!”馬東所説的“肉喇叭”,是那種徒有其表、缺乏內涵的主持人。

  在《挑戰主持人》節目中,馬東把主持人分為兩類:新聞類和非新聞類主持人。新聞類主持人要求外表端莊大方,內心冷靜,分析能力強,“李咏是個出色的娛樂主持人,如果讓他當新聞類主持人,一本正經地去播《新聞聯播》,看看他那模樣,你能信嗎?”有意思的是,在談到非新聞類主持人時,馬東把相聲中的“學説逗唱”作為衡量標準。所謂“説”,就是主持人要會説話,要有描述能力;“學”,模倣能力要強;“逗”,會調節氣氛,具備幽默感,讓觀眾感到愉悅;“唱”,主持人嗓子好,五音要全。説到“唱”時,馬東調侃道,自己就是五音不全的人,不會唱。

  馬東特意拿《挑戰主持人》舉例,它所挑選的主持人屬於非新聞類,也就是娛樂型主持人。除了節目形態本身外,其實《挑戰主持人》還隱藏著另一層含義,那就是想讓所有的參賽選手明白,一個好的主持人必須要經歷一段“煉獄”過程。談到《挑戰主持人》那些參賽選手,馬東透露道,那些選手剛來的時候,幾乎個個意氣風發,以為自己學了主持專業理論後,就能當好主持人,“根本不是那麼回事!” 選手們經過欄目組一番魔鬼訓練後,沒過兩天就像霜打的茄子,身上的傲氣蕩然無存,臉上的神氣也煙消雲散,原來,主持人如此難當。那些選手做完節目後,不管被淘汰還是挑戰成功,跑到後臺,常常哭聲一片。一個星期的“挑戰”,這些“新手”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壓力。馬東説,看著一張張稚嫩的臉,有時他也於心不忍。

  儘管如此,這種不近人情的方式還是鍛鍊出一批有潛質的選手。拿風頭正健的參賽選手尉遲琳嘉來説,他在第5次守擂成功時,竟有10家衛視臺負責人打電話來要人。記者在採訪中,華娛衛視的節目總監馮琪恰好打來電話來向馬東“要人”。《挑戰主持人》已變成了一個優秀主持人的訓練營和“搖籃”。談到這裡,馬東一臉的驕傲,他説,“每晚你們只要拿起遙控器,隨便換臺,在各家電視臺的主持人中總能看到從《挑戰主持人》走出去的選手。”

  馬東還透露説,欄目組有一個不對外公開的“‘挑戰’播音主持人才數據庫”,所有參賽選手以及122所高校播音主持專業推薦人的資料都記錄在案。

  據了解,全國廣電系統共有數萬名主持人。這是個承受著巨大心理壓力的群體,因為觀眾對欄目的喜好全都會反射到主持人身上。馬東感慨道,他剛當主持人的時候,曾被罵得體無完膚。 “一個優秀的主持人最好從基層做助理編輯開始,長期積澱後再推上主持人崗位,這樣更能鍛鍊人。”

  對事不對人

  馬東既是兩檔節目的製片人,又是主持人,工作節奏很快。為了拿出像樣的節目,馬東在《文化訪談錄》選題策劃上花了很多工夫。

  “我不懂的,絕對不會去批判。同樣,只有我感興趣的選題,我才會去做。”主持人要有個性,只有主持人有個性,節目才會有個性。好在,製片人和主持人的雙重角色,可以使馬東按照自己的意願來做節目,按照他的話來説,自己與節目完全融合是他追求的目標,“個性化的風格、開闊的視野和專業精神三者的融合才能使節目有發展空間,否則,就會走向反面。”他舉例説,前不久他做電影《孔雀》文化訪談這期節目,首先是因為自己喜歡這部電影,在今天這種浮躁的環境下,《孔雀》是一部最接近電影本質的作品,應該大力推薦。做這期節目,就是為了鼓動更多的人去電影院,享受一部好電影能夠帶給人們的愉悅。

  跟《挑戰主持人》不同,《文化訪談錄》更多時候會呈現出一種批評姿態,記者擔心這會使節目得罪一些人。“這樣做怕不怕得罪‘圈裏人’?” “我不是‘圈裏人’!”對此,馬東一再強調,工作中要有專業精神,不要為了批評而批評,但是也不回避尖銳的話題。他們所討論的文化命題都是“對事不對人”,所以沒什麼可懼怕的。馬東坦言自己的朋友不多,他認為朋友太多也很累。他最大的希望就是把《文化訪談錄》做成一種建設性的文化批評節目。“説實話,這檔節目我是做給老百姓看的,如果能聽到坐地鐵、擠公交車上班的老百姓議論《文化訪談錄》哪個話題挺有意思,那才是對我的最大獎賞,也是我最大的滿足。”

  採訪中,無法回避的話題是其父親馬季。“他是專家型的人物,也就是説,他是相聲領域的專家。專家就是對知道的事情發表意見,而對不知道的事情,很少發表評論。父親就是這樣的人。”至於父親是否對他進行過指點,馬東説,父親也關注他的節目,不過不是期期都看,趕上了就打開電視瞅一眼,看完了也不作過多評論。“也許,他覺得自己的孩子已成人了,應該走自己的路。”看得出,馬東對父親的敬佩之情還是溢於言表。

  “生活的樂趣就是盡力而為。”採訪結束時,馬東再次露出自信的笑容。 (《中國廣播影視》趙靜 江耀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