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博客 論壇 播客 社區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手機MP4
主持人頻道首頁
冀玉華首頁
個人簡歷
相關文章
照片集
互動區
主持欄目
  健康之路
網友評論

  主持人信箱
相關文章

天空  

  /冀玉華

  有一次,一位好朋友到我家做客,沒什麼特別的事情可做,我就給她看我的影集來打發漫長的下午。不知過了多久,她疑惑的抬起頭問到:“你的照片中怎麼有那麼多天空和雲的照片啊?”我先是愣了一下,然後就笑了出來,可不是,我好像從來都沒有跟身邊的朋友們説起過,我有拍攝天空的喜好。已經忘記了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喜歡帶著照相機隨處記錄一些讓我心動的景象。而天空和雲朵好像佔據了我大部分的記憶空間,因為在我快樂或者困惑的時候,我總喜歡抬起頭向天空尋找答案。那些變化萬千的雲,你留意過嗎?

  就在這不斷的問詢和解惑中,我走進了中央電視臺,從一個對很多事情都有疑惑的學生成長為一個在節目中與觀眾一起去尋求答案的主持人。

  正式到臺裏工作後,我主持的第一個節目就是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十套)的《家園》。《家園》節目是一檔介紹中國自然文化遺産、民俗、文物的大型文化類談話節目。節目是以“文物”作為節目的總體定位,但小文物背後訴説的是華夏古國五千年的滄桑歷史,是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是積澱豐富厚重的民族文化。在節目中我要面對的不僅僅是現場的專家,還有電視機前的普通觀眾。在節目中,我不是一個個人形象,而是“節目主題的代言人”,即是一個幫助編導完成懸念結構的人。而懸念的設計是基於觀眾的探尋心理,所以我設計的問題儘量是觀眾在每個環節中最想知道的,基於這一點,我把自己定位為是“觀眾的代言人”。我以個人身份進入節目,與普通觀眾一同去了解文物背後的歷史故事,結識事件中的歷史人物,經歷文化的演變進程和歷史的發展歷程。我是一條紐帶,連接著歷史與現實,連接著文物承載的歷史、文化信息與“人”的思想意識和生活狀態的變化,連接著精通此道的專家和一知半解的觀眾。

  在歷史和文化之間,我不只是一個體驗者,也是一個思考者。

  兩年來,我閱讀了有關歷史、藝術、建築、文化等專業書籍近130本,先後採訪了專家近150人。這些嘉賓雖然都是某一個領域中的“權威”人物,但是他們卻都願意跟我這個“小朋友”講述他們喜怒哀樂的人生經歷、談論傾注了他們半生心血的學術研究。而從那時起,我喜歡作為一個虛心的小學生或者一個忘年的傾聽者,和這些大學者、大智慧家們,一壺清茶、兩顆真心,面對面聊上一整天。我經常開玩笑地説,自己在小小的20幾歲的年紀裏就經歷了好幾輪或平淡真摯或大起大落的悲喜人生,而且同時還免費讀了兩年的中國文化史的研究生課!經過了這兩年的歷史、文化、精神暢遊之後,我比同齡人具備了更豐富的人生閱歷、更深厚的文化積澱、更完備的知識機構,和駕馭節目的自信。

  2004年初,我開始主持一個給我以全新感覺的節目《美術星空》。從這個節目的英文名字《Art And Artist》就可以知道它的大概內容——這個節目旨在介紹國內外各個時期的藝術和藝術家們。

  從古典的不同流派的繪畫到新銳前衛的當代藝術,從雕塑、裝置到多媒體影音,從外國的藝術經典到中國的美術史發展,節目內容跨越了古今中西。而嘉賓們都是一些極富自我個性和藝術張力的藝術家、美術批評家、策展人和新銳導演。説實話,在談話節目中對付這些不按常理髮牌的嘉賓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在於這些嘉賓對話的過程中,有時我會微笑傾聽,但不代表軟弱妥協;有時我會雙眉緊鎖,但不代表困惑猶豫。其實,這些看似表面的功夫可不只是 “表演到位”的做做就行的。節目中的點滴表現,都在時刻考驗主持人私底下下的真功夫!我已經記不得,在那段時間我一共看過了多少個大中小各類的畫展,電腦裏存了多少中外不同流派名畫的圖片和資料,跑了多少次中央美院和藝術家的工作室,書架上多了多少本關於美術的書籍。也正是從那段時間開始,我這個小學美術課只能得60分的人一頭扎進了美術堆兒裏,一發不可收地愛上了這個創造美、欣賞美、享受美的藝術。借著採訪的機會,我與很多藝術家都結為了好朋友,閒暇時我們會在一起聊藝術、聊不著邊際的創想,而在這期間我在無形中又補上了一堂藝術史的課程。

  在主持《美術星空》的8個月中,我不僅提高了自身的藝術修養,同時以積澱的文化修養為基礎,以輕鬆自信的主持風格為依託,我也贏得了觀眾和藝術界人士的認可。

  初打交道的朋友經常會問我“以你熱情開朗的性格,為什麼不去主持文藝節目?”其實他們不知道,早在讀大學的時候,我曾經主持了省市大型綜合晚會20余場,後來我與何炅、孫國慶主持的大型網絡綜藝節目《第一次親密接觸》在全國200多家電視臺播出,2001我在雲南昆明主持了央視的《同一首歌》節目。

  在主持《美術星空》的同時,我就在央視國際頻道主持著一檔文藝節目《中國文藝》。雖然同為藝術,但是這個節目更傾向於文藝性和娛樂性,而我與生俱來的那份快樂、自由的天性讓我很容易就能準確的駕馭這個節目。

  2004年7月,我開始主持央視經濟頻道(二套)從週一到週四直播的服務性節目《健康之路》。在這個節目中,我對面坐著的嘉賓變成了國內權威的醫學專家們,他們會在節目中為電視機前的觀眾普及醫學常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健康難題,有時也會帶著觀眾一同去經歷驚心動魄、生死一線的大手術。這既是一個知識性的欄目又是一個服務性欄目,所以在節目中我既要熟知一些醫學方面的知識,又要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提出他們所最關心最希望了解的問題。這檔節目不僅增加了我的直播經驗,讓我清楚了解直播中的每一個環節和需要注意的問題,同時也鍛鍊了我處理直播中突發事件的能力。

  對於這份工作,我無法用言語來形容我對它的珍惜和熱愛。但我知道沒有什麼能阻止我對它的執著和投入。在主持的這條路上,我前進的步伐不見得有多麼迅速,但我踏出的一個個腳窩一定會特別堅實、有力。

  現在走路的時候,我仍然會抬起頭看天空的流雲飛轉,這片天空下,我知道,還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