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梅之約>>——與王志面對面
一年前,王志做客《電視你我他》,談及採訪揭露藍田真相的學者劉姝威的幕後故事;一年後,王志主持的《面對面》節目,又受到了觀眾的關注。
孫小梅:你是《小梅之約》開辦之初的第一個嘉賓,也是第一個第二次來到《小梅之約》的嘉賓。當時你在節目中給大家披露了你採訪學者劉姝威的一些幕後故事,引起了很大的反響,你是不是在那個節目之後開始想要辦一個《面對面》這樣的節目呢?
王志:實際上大家都不了解,劉姝威這個節目是我們為開辦《面對面》做的樣片。為什麼是樣片呢?如果按照常規節目的話,我可能選不了這個節目,因為當時劉姝威這個案子是沒有結果的,是正在進行時的;樣片,我們就沒有播出的壓力,所以我就選了劉姝威這個例子。拍回來以後,大家覺得很好,因為新的節目形態還沒有出來,所以就先期在《新聞調查》裏以《面對面》的樣式播出。
孫小梅:你期望《面對面》達到一種什麼樣的效果?
王志:在我們臺裏的新聞格局裏還沒有以一對一的訪談形式來進行長篇人物訪談的,我們覺得是一個空白,這種形式可以填補,而且有這個可能,用一句很通俗的話來説,就是“好吃不貴”,它比較省事、有效率,完了以後效果還不錯。我們覺得符合現代電視運作的一种經濟、高效的方式。我覺得最好的採訪就是,編出來以後人家説你不是在採訪,這才是最好的採訪。什麼都是比較真實的,最接近於事情真相的採訪。那麼,什麼樣的方法可以達到這種效果呢?舉一個大家都知道的例子,我覺得“剝洋蔥”這種形式更形象一點,因為剝了洋蔥以後,它會散發一種很刺激的味道,但這刺激的味道不會傷人,我希望能把一個本來很平淡的事情通過這種方式做出來,讓觀眾愛看,覺得很刺激。
孫小梅:不管是看你節目的觀眾也好,或者是接受過你採訪的對象也好,大家都覺得你工作時候的狀態就好象一條鱷魚,開始是靜靜地等待,然後伺機撲上去,覺得王志這個記者非常的厲害。你認為你這種厲害的訪談形式會不會讓你採訪的對象覺得反感呢?
王志:那我先回答你後面的問題。我覺得反感沒有關係,相反很多節目讓採訪對象滿意了,但是觀眾反感了,我們等於零,我們所終極的目標是觀眾滿意,至於説採訪對像是否反感,這是另外一回事情。再一個你説我像鱷魚,這個比喻我還是第一次聽到,是説長的像呢?還是行為像?(孫小梅:當然是行為。)倒是沒有大家所形容的那麼兇猛,我奉行的一條觀點就是:假的真不了,真的也假不了。我希望在我們的屏幕中出現一種比較對等的談話,而不是幕後策劃的一個節目或是幕後策劃的一場“秀”,讓觀眾能夠看到新聞真實的面貌。我們做新聞是忠實於事實本身的,要做到客觀,這是最起碼的,在這個基礎上,我們要做到公正,你才可以有自己的判斷。
孫小梅:我們看了一下你採訪的不同的對象,覺得你在方式上也是有所不同的。比如,你在採訪牛群和孫渤的時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
王志:只是説我們面對不同的對象,他有不同的風格的時候,我們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這樣才能達到一種最佳的效果。牛群是一個抗擊打能力很強的人,因為他是一個公眾人物,他在各種各樣的場所露面,他接觸過無數次的這種採訪,他不懼,而且在採訪以前,他説你的問題越尖銳越好,那我就説好,那我們就來真的。至於孫渤,他這個節目的題材跟牛群這個節目的題材是有區別的,我們更希望通過孫渤的故事來告訴大家戰爭給人們帶來的傷害,戰爭對和平造成的威脅,如果我再用採訪牛群的那種方式就顯得沒有道理。實際上在孫渤的這個節目裏面,如果大家仔細地看一看,我覺得跟我們一向的風格是一樣的,那就是兩個字——質疑。我們質疑什麼呢?質疑他的病到底跟海灣戰爭有沒有關係。有機會的話,大家可以再找一找我們的節目看看。
孫小梅:在你的節目中,我們看到你對新聞人物的採訪基本上都採用了:“知道了什麼、做了什麼、為什麼”這樣一種提問的形式,能不能給我們解釋解釋?
王志:“知道什麼”,這是這個人物的價值所在。為什麼要選擇他?我不可能從大街上拉一個人上節目來談四十分鐘,大家是不感興趣的,他沒有價值。我怎麼展開我的訪談?我怎麼來鋪開這個情節?“做了什麼”構成了節目內容的主體部分。但是我的落點在哪兒呢?是“為什麼”。這就是新聞背後的新聞,需要通過我的訪談去挖掘的,需要告訴大家的,因為有些真相可能是大家一看就明白的,那麼我要從反面驗證,就是否定其他的可能性;有些真相是被遮蓋的,那我要把偽裝揭掉,給大家看。實際上,“為什麼”就是我們節目的一個落點。這讓我想起了國外的一個記者有一句話:逆流而上,提出質疑,讓人們不安於現狀。作為一個新聞記者來説,當然不是那麼絕對,但這個話有一定的道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