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博客 論壇 播客 社區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手機MP4
主持人頻道首頁
王志首頁
個人簡歷
相關文章
  《面對面》:沈冰採訪王志
  王志在線(一)
照片集
互動區
主持欄目
  面對面
網友評論

相關文章

非常時期的非常主持人  
作者:邰熒斑

  在這場舉國抗擊“非典”的鬥爭中,有很多人是不能忘記的,包括和億萬人民休戚與共心血相連的黨和國家領導人,包括救死扶傷無私無畏的醫務工作者,包括日夜攻關的科研人員,還包括衝鋒在救治工作前沿、為受眾及時發回一篇篇報道的記者。中央電視臺新聞評論部《面對面》欄目的製片人、主持人王志就是新聞工作者中的一個傑出代表。他第一個走進重症監護室,幾度置身險境,幾乎是零距離地來報道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反響之大一時無二,被媒體稱為非常時期觀眾心目中的“非常主持人”。

  一

  今年四月中上旬,隨著全國被感染人數的與日俱增,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談“非典”色變,人心惶惶。就是在這個關口,王志率領《面對面》攝製組趕赴當時疫情最為嚴重的廣州,不顧個人安危,連續採訪了正在那裏督導防疫工作的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李立明和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的護士長張積慧,以及廣東省防治非典型肺炎醫療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等眾多醫務工作者,節目貼近觀眾的需求,為我國的抗擊“非典”工作做了及時恰當地宣傳。

  “非典”病人重症監護室,是極易被感染的高度危險隔離區,即使是一般醫護人員,也輕易不讓進入。而廣州市呼吸病研究所重症監護室,則是收治病情最危重的“非典”患者的地方。為了記錄下珍貴的第一手資料,充分展現醫務工作者在抗擊“非典”鬥爭中面臨的危險和表現出的高尚情操,當王志第一次見到廣州市呼吸病研究所所長鐘南山院士時,就提出要到隔離區去拍攝。而當王志和攝製組進入廣州市呼吸病研究所的時候,有6個重症患者正在隔離區接受搶救,危險就在眼前,死神那麼真切而猙獰,正在跟生命進行著扣人心弦的賽跑。鐘南山院士勸王志到普遍病房拍一下就可以了,但王志堅持要求進入隔離區。在換防護服的時候,錄音師和欄目組通了電話。對方聽説他們要進隔離區,一下子便著急了,説事關重大需要馬上向領導彙報,而此時,王志他們已進入了那片神秘的“生命禁區”。進入隔離區後,鐘南山院士讓王志只能在急救室的玻璃窗外,不準進入最核心最危險的搶救室和消毒室。但為了讓廣大觀眾看到醫務人員是怎樣工作的,王志帶領攝製組,再次強烈要求走了進去,清晰地聽到了病人的呼吸,近在咫尺地記錄醫護人員捨生忘死搶救危重患者的感人場景。對於這樣的“自作主張”,王志説:“支撐自己的是職業道德以及真實報道的職業精神”,“在這次特殊的戰役中,不少醫護人員原本是可以選擇的,但他們卻沒有離開。而我們新聞人在這樣的時候,其實也是沒有選擇的,否則就是失職”,“如果説醫生的天職是全身心地救護他們的患者,記者的天職就是盡心盡責真實記錄”。

  在廣州採訪期間,王志不顧自身安危,先後兩次深入“非典”病人重症監護室,近距離面對面地採訪“非典”患者和醫護人員。正如廣州市呼吸病研究所重症監護室的護士長説,王志是第一個進入極度危險的重症監護室採訪的記者。為了表示對醫護人員的尊重和敬意,在一些場合的採訪中,他還摘下口罩。他採訪過的廣大醫護人員和患者,都對王志同志表示出由衷的敬意。而當時王志已經做好思想準備,並和廣州市呼研所的醫生説好了,要是自己被感染了就住他們那兒。有人問王志,萬一被感染了會不會後悔,王志當即答道:“我想在我的字典裏面沒有後悔這兩個字,而且後悔也沒有用,要後悔就不要做。”

  其實,作為《面對面》欄目的製片人和惟一的主持人,王志不僅身先士卒進入“非典”病人重症監護室,而且還要面對面近距離地採訪病人和醫護人員,承受了比別人更多的危險和壓力。當有人問起在“非典”戰役中記者應該具備的心態時,王志毫不猶豫地回答:“當需要我們的時候,就應當義無反顧,勇往直前。”事實上,他自己的所作所為,以及他在廣州市呼研所重症監護室裏作現場報道時所説的一段話已經做了最好的注腳:“這裡時時刻刻都有生命的危險,作為普通人,大家都有自己的恐懼。但是,這裡沒有退縮,也包括我們記者。這就是我們的工作,是職業的要求。”正是在這種無私無畏精神的指引下,4月25日,從廣州返回北京後不久的王志再次深入專門收治“非典”病人的解放軍302醫院進行採訪,第三次長時間進入高度危險區工作。

  除了受到“非典”病毒的威脅,王志還經歷了超乎尋常的勞動強度和辛苦。在廣州採訪期間,短短5天內,王志帶領攝製組先後採制了3期《焦點訪談》、1期《時空連線》、3期《面對面》,走訪了3家醫院,另外還有只取外景的醫院。此後,他的工作節奏用“馬不停蹄”來形容毫不為過,北京、深圳、香港、廣州來回輾轉,一天之內做兩期節目成了家常便飯。從4月中旬開始,《面對面》欄目進入超常規運作。《面對面》本來是周播節目,但在“非典”時期,沒有了這個限制,一個星期連續採訪播出了5期節目,幾乎成了日播。其中有的節目還特別緊急。比如採訪北京市代市長王岐山的那期節目,時間非常緊張,從接到同意採訪的通知到播出只有20多個小時。而採訪北京市人民醫院院長呂厚山的那期節目,也是在醫院解禁當天採訪,當天播出的。這對於一個時長45分鐘的週刊節目來説,幾乎是破天荒,對於王志的採訪來説,增加的難度和壓力,就可想而知了。另外,王志還要配合其他欄目製作節目。因此,進入抗擊“非典”報道的王志,經常工作到深夜,極度疲勞之下,有時甚至連洗漱都來不及就睡著了。儘管如此,可每次採訪,他仍然表現出了良好的狀態,保持了讓人交口稱讚的採訪水準。

  儘管王志對自己經受的危險和辛苦不以為然,儘管他可以在採訪醫護人員時為了表示尊重有時不戴口罩,儘管他可以在跟康復病人接觸時也不採取防護措施,但是,對同事、對他人卻倍加愛護,細心有加。從廣州回北京後,他考慮到自己進過隔離區,是否感染還有待觀察,為了別人的安全,很長一段時間,王志都謹慎地回避同事,即使萬不得已和同事見面也必定戴上口罩。一直到去央視網站和網友交流時,他還是戴著大口罩。因此,有的網友親切地稱他為“口罩後面的王志”。

  不僅如此,當部領導要求連續高強度工作的王志休息幾天時,王志卻多次要求,如果再有這樣的題目還要讓他去。他説:“這樣的話,不會把所有的人都捲進來,要是果真是有什麼事,我們還有後備隊呢,以便於一批倒下來一批頂上去。”在後來的報道中,王志始終當仁不讓。正如欄目組一位同事在編導手記裏所説的那樣:“王志身上所表現出的這種把危險留給自己,把安全讓給他人的無私無畏精神和大局意識,讓他周圍的同事備感溫暖,也激發了大家更加旺盛的鬥志和工作熱情。”

  三

  王志深入抗擊“非典”第一線,不僅表現出了一個優秀記者的應有品質,他的採訪風格和技巧也得到了廣大電視觀眾和同行們的廣泛讚揚。

  在《面對面》抗擊“非典”的節目中,王志那犀利的質疑態度以及帶著細節提問、探究對方心靈的精神,依舊得到了很好的發揮。更出人意料的是,一向以冷峻質疑著稱的王志,在抗擊“非典”的採訪中卻更多地給予受採訪者以深切的關懷,流露出許多動情之處。當聽到護士長張積慧面對生死説出的詞是“寬容”時,他頓時淚如雨下,著實令人動容。

  王志説:“面對不同的採訪對象,你的方式應該是不一樣的,但目的都是為了達到溝通。在王岐山代市長面前,如果我流淚,那就莫名其妙了;而面對張積慧,你不可能採取質疑的態度。面對感動,你無法抗拒。我也知道主持人哭不好,但這是真誠的眼淚。比如《生死試驗》這期節目採訪姜素椿。他已經74歲了,是302醫院的專家,也是年齡最大的非典康復者。在感染非典後,他就在自己身上做試驗,注射康復病人的血清。面對這麼善良而富有獻身精神的老人,你能不感動嗎?人的一大特點就是將心比心。在這樣的時刻,我無法那麼理性。”因此,在採訪張積慧、姜素椿時,王志表達的似乎只是一個普通人的關切。可是你可以強烈地感覺到,他的採訪源自於內心情感的強烈投入,著意于發掘人物內心深處的感受和新聞背後人性的魅力。

  《面對面》追求的是以人來解讀新聞,見證歷史。採訪的雖然多是新聞人物,但王志卻善於以巧妙的採訪手段,勘探出這些人內心的真實感受。更讓人稱道的是,王志在採訪政要和名人時絕非一邊倒式的仰慕,而是有著鮮明的質疑和平衡,他總是與採訪對象進行平等的對話,這種平等不光停留在口頭上,而應該發乎內心,在採訪北京市代市長王岐山時正是這樣。當《王岐山:軍中無戲言》那期節目播出以後,就有專家發表評論,認為這種以人為中心的平等對話,在新聞觀念的變革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四

  更重要的是,王志和《面對面》欄目組採制的抗擊“非典”系列節目播出後,起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4月19日播出的對國家疾控中心主任李立明的專訪,成了解答觀眾疑惑的權威手冊和及時的科普報告,成了當時安定社會人心的定心丸。山西省等地方政府和高校要求翻錄節目放映,多家電視臺和報紙轉播轉載。由於觀眾強烈要求,後又在中央電視臺一套晚上黃金時間進行了重播。

  此後接連播出的對廣州市呼吸病研究所所長鐘南山院士、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護士長張積慧、用血清在自己身上作治療非典試驗的解放軍302醫院專家姜素椿教授的專訪,都深入宣傳了戰鬥在一線的廣大醫護人員的感人事跡和高尚情操,大大激發了人們抗擊“非典”的鬥志。其中,《鐘南山:直面非典》收視率高達4.64%,在當周中央電視臺所有欄目的收視率中居第6位;而《張積慧:前線日記》的收視率更是達到了全臺第五。4月30號,在北京抗擊非典最緊急的關頭,王志採訪了北京市代市長王岐山,節目播出後安定了民心,樹立了首都在抗擊非典鬥爭中的良好形象,對於安定北京和全國的社會情緒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北大附屬人民醫院是京城第一個被整體隔離的“非典”重點疫區,在新中國歷史上也是第一次。作為北京門診量最大的三甲醫院,到底是如何發生大規模感染的?人們對此一直議論紛紛。5月17日,人民醫院解除隔離。當天,王志就對醫院院長呂厚山進行了專訪,緊急製作播出了《呂厚山:隔離之迷》,以最快的速度還事實以本來面目,節目播出後一石激起千層浪,為人們反思“非典”提供了素材和角度。

  另外,為及時推廣疫情控制較好地區的經驗和教訓。5月12日至14日,王志又帶領攝製組再赴廣東,連續採訪了香港衛生署署長陳馮富珍、深圳市市長于幼軍,及時地把香港和深圳兩地抗擊“非典”經驗傳達給內地。

  由王志擔綱採訪的這一系列抗擊“非典”的節目,在《面對面》欄目播出後,聲譽鵲起,《面對面》欄目也由此成為央視新聞類節目中一大新的王牌。以致有媒體在報道中説,《面對面》和其犀利的主持人王志,成了這個“非常時期”觀眾心目中的“非常欄目”和“非常主持”!

  可以説,在抗擊“非典”的鬥爭中,王志以自己的出色表現,身體力行了中央關於新聞宣傳實現“三貼近”的要求,在客觀上打破了以往媒體面對突發災難性事件把“快”和“準”對立起來,不求快、只求穩的傳統慣例。而他無私無畏涉身險境,不辭勞苦深入抗擊“非典”第一線的行為,充分表現了一名共産黨員的優秀品格和高尚情操,代表了在這場鬥爭中忘我工作、衝鋒陷陣的新聞工作者崇高形象。也正因為此,王志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讚揚,並被中直團工委、中直青聯授予首屆“中直青年五四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