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博客 論壇 播客 社區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手機MP4
主持人頻道首頁
董倩首頁
個人簡歷
相關文章
  2003年6月15日在線實錄
照片集
互動區
主持欄目
  央視論壇
網友評論

相關文章

董倩:平平淡淡才是真  
 

  在央視強檔欄目《焦點訪談》、《東方之子》、《新聞調查》、《央視論壇》摸爬滾打近10年的資深記者和主持人,董倩的工作經歷讓人羨慕:香港回歸、50年國慶、澳門回歸、申奧成功、APEC會議、中國加入WTO等央視一系列重大活動報道的親歷親為,更是讓人們對這位秀外慧中、富有哲理的女子刮目相看。董倩很忙,週末晚上9點半,她才剛剛下班回家,接受採訪時還帶著疲憊之態,但給人的感覺卻與屏幕上的展現一樣,是那麼親切、樸實……

  無心插柳柳成蔭

  1995年10月,董倩剛剛走出北大校門,一次偶然的機會參加了中央電視臺的招聘考試,憑著一股“出生牛犢不怕虎”的氣勢她順利地通過了入臺考試,進人新聞評論部《焦點訪談》工作。“之前根本沒有想過會從事電視方面的工作。我是學歷史的,對新聞知之甚少,可以説,我是伴隨著央視電視新聞的發展慢慢地成熟起來的。”剛出校門的董倩對於電視是地地道道的門外漢,年輕的她沒有社會經驗,沒有工作經驗,甚至不懂編輯機。“當看著辦公室裏的同事出出進進忙這忙那,自己卻像個木頭一樣傻呆呆地坐在分給我的辦公桌前不知所措時,那種自卑幾乎要了我的命。”

  在《焦點訪談》工作一年後,董倩到《東方之子》做出鏡記者。董倩1999年參加了澳門回歸大型直播節目,“直播對記者的現場採訪能力要求更高,記者要做的是更加敏銳地把握現場以及鎮定自若的心理素質。”或許正是憑著這種勇於自我挑戰的拼搏精神,才有了今天成熟、幹練的董倩。2000年她加入《新聞調查》,“這是一個全面培養出鏡記者的好地方。出鏡記者在第一現場,其他人都是在通過他們的眼睛看事件,所以他們的採訪和挖掘深度尤為重要。”經過7年多記者生涯的積累,董倩又站到了《央視論壇》主持人的位置上,“從做現場記者到進入演播室做主持人,我的速度可能快了些,但既然受命於此,就要盡力幹好。”這是董倩的一貫風格。

  “稻子熟了才彎腰”

  “北大的4年養出來了清高、比別人多上幾倍的自尊,甚至是傲慢。”剛剛從北大畢業時董倩自信滿滿的,經歷了初次接觸電視的茫然後,原先的自信被洶湧而來的自卑所取代,“在一個人從學校到社會,從年輕到成熟的過程中,適度的自卑是非常好的,它會推動你向前。當你知道自己這方面不如別人的時候,克服缺陷的過程就是努力向前的過程!”如今的董倩表現出的是虛懷若谷的平靜。

  董倩的家教很嚴,父母從小就教育她不管遇到什麼情況都不能丟掉做人的最基本原則。“稻子熟了才彎腰”,這是父親經常教育她的一句話,所以董倩給人的感覺總是那麼親切、樸素、自然,而她也説自己總是帶著些“學生氣”。已成為央視名記者的董倩,生活依然保持樸實、低調,“作為一個公眾人物拋頭露面是必然的,但我只是電視節目製作中眾多環節中的一個環節,是特殊的工作性質決定了我必然成為一個公眾人物。其實,電視有時候挺不公平的,有那麼多的人參與了電視節目的選題、策劃、編輯工作,最後觀眾記住的卻往往只有露臉的公眾人物。”

  “既然做了就要做好”

  “我覺得自己當記者的天賦是與生俱來的。我真的不知道除了幹記者這行,我還能幹些什麼。”董倩很坦然地説。“既然做了,就要做好”,這是董倩對自己的要求,也是支撐她在新聞這條道路上不斷前進的動力。“‘努力+機遇’是每個人成功的砝碼,我是一個被動型的人,有機會就抓住,沒有機會就做自己的事情。”董倩説她不是一個愛空想以後要幹什麼的人,喜歡專心地把正在做的事做好,踏踏實實地走好每一步。

  《央視論壇》是一個評論性、互動性、交流性很強的欄目,它要求主持人能引導談話的進程並推動與嘉賓的討論,這對主持人董倩要求更高了。“面對採訪對象,最重要的是真誠,要用心交流,要了解對方,讓對方信任你,這樣他們才會敞開心扉和你交流,才能獲得更準確深入的資料。《央視論壇》這個節目中請的嘉賓都是專家,要想與之平等地對話,就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工作。這樣才能讓對方覺得你可以坐在他面前。”董倩多年採訪的經驗之談,正是這種不卑不亢的平等心理讓觀眾喜歡上了平和、親切的她。

  董倩每天的工作都很忙,平時她常常用散步的方式來放鬆,真有點無奈的味道——太忙於。不過,興之所至,在一片芳草綠蔭中走走也未嘗不是件好事。這種淡雅的休閒方式恐怕也只有真正擁有淡雅情趣和平和心態的人才會喜歡,因為只有他們能領會到,平平淡淡才是最真。(中國電視報 實習生趙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