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博客 論壇 播客 社區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手機MP4
主持人頻道首頁
董倩首頁
個人簡歷
相關文章
  2003年6月15日在線實錄
照片集
互動區
主持欄目
  央視論壇
網友評論

相關文章

董倩:採訪太吸引我了  
 

  北京實驗二小、北京八中、北京大學,一路伴著“重點”走過,她的求學之路平坦順利;《焦點訪談》、《東方之子》、《新聞調查》,她的工作經歷簡單明了,一直躋身於中央電視台中響噹噹的新聞評論部;香港回歸、政府換屆、50年國慶大典、澳門回歸、申奧成功、APEC會議、中國加入WTO……她是所有這些重大事件的親歷者;田間地頭、衚同里弄,也時常閃現著她忙碌的身影。在《新聞調查》的辦公室裏,我們“逮”到了剛剛從上海採訪歸來的她——董倩。

  從“無緣無故”的自信到“有緣有故”的謙虛

  董倩畢業于北大歷史系,學歷史是被分配去的,和許多年輕人一樣,當時的董倩還沒有意識到歷史的重要性,用她的話講“在學校沒好好學”。可是,如今的她已經知道了“當你經歷了一些事,你會問‘為什麼’; 當你問‘為什麼’的時候,你就想知道以前是什麼樣的。”因此,如果你問董倩現在最想回學校學什麼,她會告訴你“還想學歷史”。

  1995年10月,剛剛走出北大校門的董倩去參加中央電視臺的招聘考試。牛仔褲、灰毛衣、格子襯衫、大黑帆布包,短短的頭髮、大大的眼鏡、素面朝天,帶著一身“學生氣”的董倩夾在精心化粧、打扮入時的對手中間,顯得格外稚嫩。而帶著北大學子特有的自信,董倩想“不就是考試嗎?考試不怕!”

  筆試結束,進入面試環節。考場裏,新聞評論部所有的領導和製片人呈“U”字型圍坐,被考者就坐在中間。當時,董倩那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勢給考官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哐哐哐,就説。天不怕,地不怕。”與所有考試一樣,董倩順利通過了這次入臺考試,進入新聞評論部,成為一名出鏡記者。

  剛出校門的董倩,對於電視可以説是地地道道的門外漢。年輕的她沒有社會經驗,沒有工作經驗,不懂電視,也不懂編輯機。於是,原先的自信被洶湧而來的自卑所取代。現在回憶起來,董倩坦言,“那種自卑幾乎要了我的命。”而最初的那份自信也被她稱為“無緣無故的自信”。

  如果説是“自信”讓董倩進入了中央電視臺,而這種“自信”又在接踵而來的“自卑”面前轟然倒塌,那麼是什麼讓她戰勝了那要命的“自卑”呢?在《東方之子》的一次採訪中,一位採訪對象告訴董倩,“人和人的資質差得並不多,那麼有的人能成功,有的人成功不了,就是在於誰能堅持。”於是,在改變自己、適應社會的痛苦過程中,董倩想到的就是“堅持”。

  堅持下來的董倩,至今已經歷了7年記者生涯的歷練,按説應該是比較自信了。而她卻深有感觸地向我坦言:“真是越做越覺得如履薄冰、誠惶誠恐……”往常的經歷被她稱為是“實習生的經歷”,是“謹慎的學習過程”。“按説每做一個節目我都應該增加自信,但問題是兩方面的:一方面,的確是培養了自己的自信,知道在面對採訪對象的時候應該調整到一種什麼樣的狀態,這比以前自信了;另一方面,我比以前更誠惶誠恐、謹小慎微,因為我知道要採訪得好太難了!怎麼能夠深入事情的本質、核心,挖掘到真實情況,這其中的學問太深了!”話語中,我們看到了今天成熟而內斂的董倩。

  對於董倩而言,沒有得心應手的節目。“一個節目的成功與否,跟你的準備、跟你的小心是成正比的。再得心應手的片子,你輕視了它,一樣效果不好,因此我會重視每一個片子。”

  從重點學校到新聞評論部,一路在“人尖”中打拼的董倩,雖然親歷了眾多重大事件,越來越被觀眾和業界認可,但董倩卻有著出乎我們意料的謙虛,“從所處的環境中,我始終能感受到什麼是優秀的,所以我就越發感受到自己的不足。我知道自己資質平平,所以我必須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我才能維持跟那些優秀的人一樣的水平。這不是謙虛,這點我對自己的評價很客觀。”從董倩坦承的言語中,我們已經看不到當年考場上那個女孩了。

  從“我行,沒問題”到“讓對方覺得你配坐在他面前”

  董倩採訪的第一個對像是解放軍某醫院的院長,當時她的感覺就是“我行,沒問題!”當時就是一盤散沙地提問,也不需要挖掘出對方什麼東西。多年之後,董倩認識到那時“我進入的門檻比較低”,現在則不同了。

  六年面對面的採訪經驗,董倩總結出一句話:讓對方覺得你配坐在他面前。“不管什麼人,部長也好,普通老百姓也好,所謂‘配’,就是讓對方感到‘你懂我説的話’。不因為他是高官就仰視他,也不因為他是普通人就俯視他,心態要平和。要了解他的處境和他講的內容,要設身處地地站在他的角度考慮。”言談中,董倩那雙藏在眼鏡背後的彎彎的眼睛,正漸漸變成一名記者的眼睛,它代表的是公眾輿論,代表的是公正客觀。

  然而,董倩知道自己儘管做不到絕對客觀,也要做到儘量客觀,儘量讓對方覺得平等。每做完一個節目,董倩都要回頭去看,不斷地檢點,不斷地反思。至今,最令董倩耿耿於懷的就是兩年前對日本律師的那次採訪。出於中國人的民族感,董倩不知不覺中帶著一種態度去採訪了,“那時的確是太不成熟了。我覺得這是作為一個記者的失職,因為你帶著一種偏見去採訪,就會影響到被採訪者在你面前展示他自己,流露他的內心。我表面上是很正義,其實我是偏見的。後來回想起來,我對那個律師都感到非常非常歉疚。”

  對於“配”字,董倩有著她今時今日的理解。即使是採訪一個犯人,她都會讓對方覺得自己是被尊重的。因為她知道,人只有處在被尊重的狀態下,他才會感覺雙方是平等的,也才會有與人溝通、交流的願望。

  由於“配”字,董倩也有著內心的矛盾。她之所以想成為一個名記者,並不是想把自己營造成一個明星,她甚至本能地抗拒著這種可能。她只是想被更多的人認同,這樣,“在日後的採訪中,能讓別人把你當回事,還是一個‘配’字。你更加‘配’,他就會更重視你,採訪出來的東西就會更客觀、更準確。”這正是董倩所渴望的良性循環,而這種“出名”僅限于她的行業領域,她並不想把這瀰漫到生活中。這也許就是董倩至今為止,只接受過孫小梅和我們的採訪的原因吧。低調的她連接受採訪時的語調都是低低的。

  從“人對人”的採訪到“人對事”的採訪

  如果説《東方之子》是在進行“人對人”的採訪,那麼《新聞調查》則是在進行“人對事”的採訪。經過在《東方之子》三年的歷練,董倩學會了挖掘一個人的內心的東西。而《新聞調查》涉及的面要廣,程度要深,挖掘的是事件、事件中的人和人所參與的事件。從《東方之子》到《新聞調查》,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只有完成了《東方之子》的積澱,通過在《東方之子》的鑽研、訓練、提高,才能進入《新聞調查》這一更高的層次。沒有《東方之子》的訓練,就不可能有我在《新聞調查》今天相對自如一些的採訪功力。”

  作為一名出鏡記者,董倩把自己定位於資料的蒐集者,“要做一桌豐盛的宴席,素材的蒐集是必不可少的,你準備了什麼樣的料,決定著你將獲得一席什麼樣的菜。所以我作為資料的蒐集者,任務也是比較艱巨的。”為了能夠蒐集到更多的料,董倩不斷地嘗試不同領域的採訪。她把現階段定位為打基礎的階段,而《新聞調查》則提供給她一個廣泛涉獵各個領域的平臺。

  比如前不久,社會反響強烈的《拒絕色情聲訊臺》這期節目,董倩既可以接觸到一個很普通、很簡樸的家庭,又可以接觸到電訊行業的管理者,“最低、最高,一件事情、整個脈絡,通過《新聞調查》提供的這個平臺,我們可以順藤摸瓜,接觸到各個不同層次的人。”而這就是《新聞調查》吸引董倩的地方。

  “樸素大方”是董倩對自己採訪風格的評價,這也許得益於她的父母。雖然董倩是家裏的獨生女,但多年來,父母給她最大的影響就是“樸素”。然而,《新聞調查》需要不斷地質疑。比如對方説一句話,不管是真是假,都需要記者本能地問一句“是這樣嗎?”而董倩平時做人的態度是,首先信任對方,然後再了解對方,所以她處事的態度就是“是這樣的”。為此,董倩由衷地説,“我要在將來漫長的採訪中學會質疑。這點上要説服自己,挺不容易的。”言語中,我們又看到了董倩樸素的一面。

  經過7年的記者生涯,進入而立之年的董倩,已對採訪産生了一份濃濃的眷戀。她坦言自己沒有長期目標,就是想“來一個節目,我就要認真把它做好”。她甚至從未想過不做記者,自己會去做什麼,“我太喜歡這行了!我太喜歡在採訪過程中,能夠感受到別人對我的信任。他在我們的交流中,一點一點把話匣子打開,把心裏、腦子里長期積淤的一些話跟我説出來。這種受到信任的感覺非常美好,我喜歡這種感覺。我實在想不出為什麼不做下去的原因,這個東西太吸引我了!”(央視國際記者 戴昕 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