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關文章
|
畢福劍人氣直逼崔永元
晚上21:05,已不是電視的黃金時段。然而,每週二央視三套此時播出的<<夢想劇場>>,因主持人畢福劍“言不出三句,必逗你樂”的幽默主持風格,連同戲劇迷親歷親為圓夢的精彩刺激,牢牢拴住了眾多觀眾的眼球。3月15日夜,記者費盡週折,採訪了剛錄製節目歸來的欄目製片人畢福劍。
“一不留神,幹上了主持”
畢福劍最初主持節目是從北極開始的。那是1995年,他隨北極科考隊遠赴北極,成為中國第一個徒步到達北極點的中國電視記者。
當時不可能配備現場主持,時效性的要求也不可能等回到北京再行編輯播出。學導演的畢福劍“只得打腫臉充胖子”,硬撐著向觀眾現場描述他的所見所聞。北極的主持成為他的主持處女作。而成為<<夢想劇場>>的主持人,則是純屬偶然。
<<夢想劇場>>曾找了幾位專業主持人,但做了幾期樣片,硬是覺著與觀眾的業餘表演不合拍,看著呆板乏生氣。節目送審的時間一天天逼近,大夥急得不行。文藝部領導這時找到畢福劍,只輕描淡寫説了句:“小畢,你試試吧,你來主持或許會有特色。”此時的他對做主持人“缺乏正確認識”,認為做主持純屬玩嘴皮子活,也就沒太去研究主持的道道。畢福劍兩腿打著顫串完了第一期節目,豈料他樸實自然、風趣幽默的主持讓節目第一審便通過。畢福劍搖身一變,“身不由己”的成了一名主持人。
現在他一人兼製片、導演、主持,將<<夢想劇場>>經營得風聲水起。
方方、圓圓從“劇場”起飛
<<夢想劇場>>一直是在戶外做,畢福劍説他們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現在已做遍大江南北。由於<<夢想劇場>>是檔參與性很強的戲劇節目,想與<<夢想劇場>>聯姻的省市電視臺排上了長隊。
<<夢想劇場>>成為名副其實的圓夢之所,這倒出乎當初欄目策劃人的預料。當時只是想為欲圓表演夢的老百姓提供一方舞臺,演一把之後該幹啥就幹啥去。可如今,<<夢想劇場>>真正成了戲劇人才的搖籃,有相當數量的表演者通過節目探明自己身上戲劇分子的儲量,信心倍增,紛紛考進了上海戲劇學院等表演院係,其中,個別的優勝者甚至從此走上了主持人的舞臺。央視<<城市之間>>主持人方方、圓圓就是因為參與節目而被央視領導相中的。如今她們見到畢福劍,都恭恭敬敬言必稱師。
畢主持最近有個大膽設想:以後每期節目都將請國內當紅一流影視導演現場“點兵”,出眾者可望現場與名導牽手。如若張藝謀等真能親臨,戲劇迷保準讓“劇場”爆棚。
“我比崔永元長得漂亮”
外出做節目,觀眾見畢福劍常大叫“崔永元來了。”他倆確實長得有點像,都是憨憨的那種。這時的畢福劍會覺著忒好玩。
“我倆關係挺好,過從甚密但絕無相互模倣。”畢福劍説,到目前為止他尚未完整地看過一期<<實話實説>>。畢福劍將觀眾的混淆概括為三條:一是兩人外表像,都屬於長得不及格的。此中尚有一笑話。那回畢、崔兩人同在安徽某處踢球,記者追問“你們醜得像極了”,畢福劍倒乾脆:“你有點近視,我比崔永元長得漂亮。”二是兩人的語言有方言夾雜,屬“土洋結合”型。三是兩人同在一演播室主持過節目,一樣的場景只是換了不一樣的將。
崔永元將自己定位於“鄰居大媽的兒子”,畢福劍更爽:“那我就是鄰居大媽的孫子吧。”兩人同是平民主持,崔更多以旁觀者的角度挖掘“閃光點”,而畢福劍更強調參與性。如果説崔的主持如戲劇中的“旁白”,那麼畢就是對話。崔永元的調侃、畢福劍的幽默已成為央視個性主持人中兩道不一樣的風景。
謙虛自爆“醜處”
與畢福劍談話的印象與其電視形象相吻合,他謙虛、自信而幽默輕鬆。面對自己人氣指數直升,他謙虛自爆有幾大醜處:
一是戲劇知識有待補血。全國各地錄節目,風俗人情不同、時間緊,他只得與大夥現學現賣,這往往影響了節目質量。
二是發言欠標準,常將鋼盔(kui)念成鋼灰(hui)。主持節目中常出現自造句子,只能自己聽明白。
三是不循規蹈矩。主持節目常無站相,往往是一腳撐地,一腳放鬆;該對鏡頭時,卻臉向觀眾。
至於長相不及格,他倒很達觀。一好心朋友勸他拉個雙眼皮將眼睛弄大點,畢福劍直作揖:“做雙眼皮,我膽兒可太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