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博客 論壇 播客 社區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手機MP4
主持人頻道首頁
王梁首頁
個人簡歷
相關文章
照片集
互動區
主持欄目
  世界影視博覽
  聯合對抗
網友評論
  由王梁想到的

  主持人信箱
相關文章

王梁:我知道我不知道  

  互動是目前各檔電視節目的最愛,而觀眾直接參與節目贏取大獎的更是獲得高收視率的捷徑。由王梁主持的<<聯合對抗>>是中央電視臺第一個建立在全方位與電視觀眾互動為基礎上的電視競猜類節目,簡而化之就是觀眾出題考報名參賽的觀眾,主持人王梁作為橋梁起到傳遞和現場控制的作用。和同樣是央視競猜類節目主持人王小丫和李咏相比,王梁的名氣似乎還不夠大紅大紫,但她並不過分看重這些,“我們常説刻意的想忘記一件事,其實就是你永遠記住了這件事。所以我還是集中精力去想自己的節目應該怎麼做,一步一步怎麼往下走。”

  登上央視掛曆是代表欄目

  你的名字是“梁”還是“良”,我看報紙上寫哪個的都有?

  實際上這是我自己造成的混亂,一開始是用這個“梁”,這是我的本名,後來節目打字幕的時候觀眾反映字太小看不清我的名字,我就改成了王“良”。現在發現原來的“梁”比較深入人心,好多觀眾還是願意叫我王梁,我想年後就把字幕改過來。有一次記者採訪我用了那個“良”,觀眾打電話到報社説他們寫錯別字。

  今年你榮登中央電視臺2007年掛曆,這是你第一次上央視掛曆嗎?

  不是,2002年就上過了。我一直主持中央八套的<<世界影視博覽>>這是介紹國外最新電影的節目,也是我到中央電視臺實習的時候開始做的,2002年我作為這個節目主持人上的央視掛曆,確切的説是<<世界影視博覽>>上了央視掛曆。

  聽説只有央視的十佳主持人才可以佔到掛曆的前十頁,後來兩頁是來鼓勵其他優秀主持人的,你上了掛曆以後是什麼樣的感覺?

  2002年的時候還沒有十佳主持人之説,可能是挑選各頻道有代表性的主持人吧。首先是挑選欄目,所以我想能夠上掛曆肯定也代表我們<<世界影視博覽>>在頻道裏比較受歡迎,這是我們欄目的一個驕傲。欄目是一個集體的事,是大家一起努力才使欄目在這個頻道裏顯得比較突出。而我只是我代表幕後所有的人站在臺前,向所有看到央視掛曆的人介紹宣傳我們的欄目而已。

  在2007年掛曆上和十位中國最紅的主持人站在一起,你作為一個年輕主持人來説是什麼感覺?

  能跟他們站在一起我感到很榮幸。其實他們有的也是我的好朋友,他們可以進入十佳主持人的行列,作為他們的好朋友我挺為他們感到自豪的。我也看到有報紙上寫了央視掛曆是按照央視主持人排名製作的,到底是不是這樣我並不清楚,但能和他們這些優秀的主持人站在一起,對我來説是一種榮幸。

  你也為自己感到自豪嗎?

  我從來沒想過這事,其實我把上央視掛曆這事看的挺淡的,我沒覺得上掛曆是一個具有特別標誌性的事情。這是一個很正常的事,可能你的努力得到大家一定的認可,那就繼續好好做吧。我比較看重要每一天,我想如果我每一天都做得很好,每一天過的都讓自己挺滿意,再能上掛曆對我來説是一個附加的好事吧。我覺得這次上掛曆最大的好處可能是我沒有回家過年之前,我的家人就能提前看見我,拿掛曆給他們也是一件很好的新年禮物。

  不作冷漠判官

  聊聊你現在的<<聯合對抗>>這檔節目吧。這是中央電視臺第一個建立在全方位與電視觀眾互動為基礎上的電視競猜類節目,簡單的説就是觀眾出題考現場的選手,而選手也是從觀眾中來的。

  我們這個節目它跟其他的答題節目最大的一個不同就是它集中了所有觀眾的智慧,一般的答題節目都是由專家來出題,而我們是全部由觀眾來出,然後由專家來審定他們的題,我們用的所有題都是來自觀眾的。那麼也就是説在無形當中,我們形成的局面是場上坐著的選手和看不見的觀眾形成了對抗。

  出題的、答題的都是觀眾,那麼作為現場主持人你的作用是不是就不那麼明顯了?

  這個節目在最開始的時候,因為框架特別的固定,我們都有種帶著鐐銬跳舞的感覺,節目對我的限制特別的死。像電腦遊戲一樣,説的話很程式化,基本上就是宣佈規則。比如告訴選手第一關答幾道題,回答正確或者回答錯誤,也就是説我沒有太多的可以發揮的地方,我覺得自己像電腦遊戲裏的機器人。

  在這種情況下你是如何適應和改變的?

  有人覺得做答題類節目的時候主持人最好是冷漠判官,但我想如果我一味的去當冷面判官,那麼就把選手的情緒給屏蔽了。我是比較喜歡跟別人交流的,我不太喜歡機械或過於理性的人,所以我希望我們節目裏能有更多人性化的因素,有更多的和選手的感情交流,來展現他們的性格。我的想法和所有主創人員不謀而合,大家都希望在答題之外有更多有血有肉的東西。後來我就在想怎麼樣可以去突出選手的個性和個人魅力,比如説不同的人對待答題這件事心態是特別不一樣的,我開始小心的捕捉這些。

  你是一個很敏感的人?

  對,我就想在這樣很小的舞臺裏能不能可能給它一點張力,節目錄製過程當中我會察言觀色,我還經常提醒自己要注意選手的反映和心態。節目當中我經常問選手,為什麼你要冷笑一下或者為什麼你要嘆氣,其實同樣的問題10個人有10個答案,這是很真實的一種反饋,我覺得只有千人千面才有吸引力。我希望給大家展示的是選手和<<聯合對抗>>之間的故事、他們對<<聯合對抗>>的感情,或者是他們答題背後的那種情緒。其實我也不是特別主張一味的煽情或者講很多的故事,但一個人情緒在瞬間的釋放那是特別真實的。現在很多人説電視很假經常有託兒,我希望<<聯合對抗>>給大家呈現的是一個非常真實的狀態,一種非常真實的感情。比如你會問他為什麼來參加<<聯合對抗>>,有很多人説在家裏看的時候覺得題都特別簡單,那些選手特別傻連這種題都答不上來所以自己要來。可是他説完這些話的以後,在答題過程中我就問他説你覺得題真的是特別簡單嗎?他又會説坐在臺上的那種感覺還真不一樣,題目也沒有想得那麼容易。我喜歡捕捉選手形態變化的這種感覺,我相信觀眾也喜歡這些。

  並不在意被比較

  問答類節目大家最熟悉就是王小丫的和李咏,你自己跟他們有比較嗎?

  沒有比較。以前我還沒有做<<聯合對抗>>的時候,作為普通觀眾我看過他們兩人的節目,後來主持<<聯合對抗>>以後看得就不太多了。我知道大家做同一種類型的節目被別人對比是不可避免的,其實就算你不是主持人,你也在被別人對比。比如説在辦公室別人會對比哪個女孩子更好看,上學的時候會對比哪個學生的成績更好。可能我這個人比較感性,有時候我活得還是挺自我的,我不是特別在意別人的眼光,或者説別人的話不太能夠左右我基本上我自己的焦點,始終在自己的節目上,沒有想過別人是怎麼樣,我一定要跟他不同。

  你有沒有想過如何避其鋒芒顯出自己的特色?

  我沒有想刻意地去想一定要跟誰不一樣,其實你刻意地要跟誰不一樣就是你已經在意了,這已經對你全心投入節目有一定障礙了。我們常説刻意的想忘記一件事,其實就是你永遠記住了這件事。所以我還是集中精力去想自己的節目應該怎麼做,一步一步怎麼往下走。當然我必須承認只要是同一種類型的節目,肯定在某些元素和某些狀態方面有一些雷同,但沒有必要害怕,就像電影都是用膠片拍的,可不同的導演拍出來是不同的片子。

  你跟王小丫是好朋友,你們自己私底下有過交流嗎?

  沒有。我們只聊女人的話題,但是保密。

  不作井底之蛙

  每次做節目給選手提那麼多問題,肯定會有考住你自己的吧?

  大部分我都不懂,我在主持節目的過程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我第一次主持這類節目,是2000年的<<三星智力快車>>當時我就發現確實挺長知識的,因為對主持人來説你先要熟悉這些題,而且你要理解答案。我上學的時候理科就不是我的強項,所以我經常會花很多的時間去琢磨跟物理有關的題,強迫自己學習的這個過程確實學到一些知識。主持<<聯合對抗>>我更加覺得自己在知識面前就是一個小矮人。

  這會不會讓你有一種受挫感,比如説十個問題你九個都不會?

  沒有。陳丹青在我們節目中説過一句話,我也一直很喜歡這句話,蘇格拉底説的,當你的知識越多的時候你不知道的東西也就越多。

  我知道我不知道?

  對,我們説“井底之蛙”它知道的東西本身就很少,它就以為全世界上的知識它都知道了。我做這個節目之後,自己更加深刻的體會是學無止境,那個話可能很俗,或者説大家説了以後都覺得説是一句空話,其實這話特別正確。

  大家説知識改變命運,知識對你有什麼改變?

  至少有小小的自豪感、有面子。有一次大家一起看<<開心辭典>>,小丫出了一道題我知道答案,因為我們也出過這道題,當時大家都覺得我很有本事。我本來就是“十萬個為什麼”,特別喜歡問為什麼,現在我更喜歡問別人問題了。

  愛電影愛生活

  剛才你説到電影,你現在還是<<世界影視博覽>>的主持人,這兩檔節目是反差非常大的,一個是現場互動一個是播報,你怎麼來調節?

  不用調節,人是很立體的,每個人都有多面的。有的人不了解自己還有那麼多別的部分,或者沒有機會讓你了解,我是一個比較喜歡想的人,在胡思亂想的過程當中,其實慢慢地會深入自己的內心去了解自己的不同的部分。我比較敏感,有時候會有意識的去抓住自己的不同的面,就可以有一個不同的狀態,其實這都是真實的我,沒有一個是裝出來。生活中我還有其他的狀態,只不過還沒有節目讓我展示,我還是一個挺立體挺豐富的人。

  你主持<<世界影視博覽>>已經有六、七年了吧?

  七年了。我自己特別喜歡電影,我在上高中的時候就寫影評,現在看電影我也喜歡跟別人討論,別人説這點沒看懂我就喜歡跟別人講,主持<<世界影視博覽>>對我來説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很多東西已經化為無形的,已經在下意識的當中就影響了你,就幫助你去實現那個最好的狀態。

  愛好和職業能完美的結合是一種幸福,你現在是不是做到這一點了?

  在這一點上我還是挺幸福的。

  如果這個欄目不倒,你會永遠堅持下去?

  對,我不是一個特別願意變來變去的人,也不是叫惰性,就是我只有在自己不舒服的時候我才想變,現在挺舒服的我為什麼要變呢?就是沒有理由説服自己。可能有人説<<世界影視博覽>>比較冷,沒有那麼容易讓我出名,但是我覺得我還是很享受錄節目的過程,包括和大家一起説電影的過程,所以我我一直堅持下去。

  你剛才説你的個人興趣是多方面的,那會不會多嘗試其他不同類型的節目?

  會。我進中央臺以後做過各種各樣的節目,<<三星智力快車>>、<<正大綜藝>>外景主持、<<精彩十分>>、<<環球>>、<<第二起跑線>>、<<金蘋果>>等等。但我始終對電影是有點不忍捨棄,其它節目我也願意嘗試,畢竟有很多東西在你沒有做的時候,你不了解自己有多大的潛力,或者説你沒有機會去讓自己的潛力得到發揮。一塊玉還需要去磨,我需要有這樣的機會去磨礪自己,年輕就應該什麼都敢去嘗試,年輕還是有失敗的資本。

  我不是一個特別害怕失敗的人,因為我不太害怕別人説什麼,另外一點我也比較有好奇心的願意去試一試。在嘗試的過程中發現合適的或者不合適的,都是一种經驗的積累,這個過程讓我有更多的機會了解自己。只有首先了解自己,才能更完善自己,然後你才能釋放自己。

  文/北青週刊記者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