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關文章
|
王梁:把主持和電影當成朋友
很少有人能把紅色的熱情、天藍的清純、金色的燦爛集于一身,又不顯得張揚、造作,而王梁就是這樣一個女孩。這也許就是她能夠身兼<<世界影視博覽>>、<<國際藝苑>>、<<三星智力快車>>三檔風格完全不同的節目主持人,而仍能遊刃有餘的原因之一吧。
像水一樣純粹的女孩
然而,這三種顏色王梁最鍾情的還是天藍色。果然,在北京一個陰雨綿綿的午後,我見到了一襲藍衫的王梁。藍色的仔衣、仔褲,天藍得T恤、項鏈和手提包,素面朝天的王梁帶著江南女孩的靈秀,笑盈盈地步入我的視野,如一汪清水。難怪她的老師們對她有這樣的評價:王梁的可塑性非常強,就像水一樣,質地很純粹,到了什麼樣的模子裏都可以適應它的狀態,而且可以把這種狀態發揮得很好。
的確,<<世界影視博覽>>和<<國際藝苑>>都是主持人自己面對攝像機,像清唱一樣;而<<三星智力快車>>則是帶選手和觀眾的,更需要主持人的臨場發揮。即使是像<<世界影視博覽>>和<<國際藝苑>>這兩個主持形式相似、類別相似,同是引進國外的節目來製作,同是文化藝術類的節目,王梁也會找出其中的不同,讓觀眾感覺雖然是同一個人在主持,但是兩個節目風格是不同的。
我把主持節目當作交朋友
一個剛出校門三年的女孩,是怎樣駕馭這三個風格迥異的節目的呢?王梁自有自己“以不變應萬變”的法寶,簡單而實用,“我只是在狀態上適應節目,而在個性上保持本色。我把主持節目當作交朋友,朋友有內向的、外向的,有喜歡説笑的,也有喜歡獨處的,節目類型也是這樣的,看你怎麼樣去適應它。主持人自身的風格是一方面,而與節目融為一體也特別重要。雖説主持人是穿起珍珠項鏈的線,但我覺得主持人也要做其中的一顆珍珠。”王梁也的確像節目中的一顆珍珠,用自己坦誠、率真的心感悟著節目,打動著觀眾。
高中時的一次機緣巧合促使王梁走上了主持人的道路。她在一次演講比賽中拿了一等獎,由此有了在電視臺做節目的經驗。天生開朗、喜歡與人交流的王梁在1995年高考時選擇了北京廣播學院的播音係,並以文化和專業的最高分被錄取。一向作為好學生、乖孩子的王梁很順利地于1998年被挑選到中央電視臺國際部實習,並幸運地成為<<世界影視博覽>>節目的第一任主持人。1999年畢業後就留在國際部擔任<<世界影視博覽>>的主持人,還兼任過<<世界影視博覽>>的編導。
電影對我來説是個老朋友
説起電影,王梁很早就與它結下了不解之緣。“我把自己做的很多事情都看成是交朋友,電影對我來説是個老朋友了。很小的時候,爸爸媽媽都很喜歡看電影。那個時候中國的電影市場非常繁榮,進了很多國外的好片子,比如<<最後一班地鐵>>、<<麵包師的兒子>>、<<三十九級臺階>>。我爸爸是搞美術的,對電影非常喜歡,每個禮拜都會帶我去看一兩場電影,因此我從小就很熟悉電影院的氛圍。”那時,年幼的王梁雖然並不能完全領會每部電影的含義,但她在黑暗中感受到電影放映的那種氛圍,並深深地被電影這種特殊的傳遞感情、傳遞理念的方式所打動。“所以到現在為止,我的愛好裏面都有看電影。都市有很多消遣娛樂的活動,但我還是喜歡看電影。真的很幸運,國際部領導能夠挑選我主持<<世界影視博覽>>這個節目。因此,我始終懷著一種感激的心情來主持<<世界影視博覽>>。”
作為<<國際藝苑>>的主持人,王梁對時尚有著自己的看法。“時尚不僅僅是潮流。奧黛麗 赫本時尚嗎?我覺得她是永遠的時尚。時尚不是時間段的問題,歸根結底還是能不能打動人的問題。當然由於時代的前進,適應時代的人總會受到普遍的喜愛,但在審美方面,不用刻意追求時尚,而要保持對時尚敏銳的感覺。衣服最重要的是要適合自己,適合自己的年齡、身份、乃至心情。得體的、合適的,同時又富有個性魅力的,就是時尚的。當生活中有很多的空間張揚你自己個性的時候,不要成為時尚的奴隸。像我就喜歡自然的、休閒的、青春的、簡單的服飾,當然有時候也可以是端莊的。”
希望做一個心靈澄澈的人
親切自然的王梁還帶著獨有的書卷氣,這當然與她平時的積累密不可分,“我喜歡看書,因為我覺得知識不像衣服,可以穿上脫下,知識是一種營養,是融到你的血液中的,誰也搶不走。”於是,在主持<<三星智力快車>>這樣的知識性節目時,她以前的積累就派上了用場。在主持節目的過程中,聰慧的王梁也在不斷地充實著自己。
在談到理想中的主持境界時,我看到了王梁俠氣的一面,“就像習武,從不懂武功、沒有招式到有了招式,而最高境界則是看似沒有招式,實則堅不可摧。”王梁認為主持的最高境界是與節目渾然天成,沒有一絲造作和刻意設計的痕跡,而裏面卻溶匯了多年的積累。説到這兒,王梁清秀的臉上充滿了自信,“這不是一個容易達到的境界,但我一定會向這個方向去努力。”
王梁喜歡奧黛麗 赫本,喜歡王雪純,“她們有著共同的特質,就是心靈的澄澈。我也希望自己是這樣的人,用自己內心的美去打動別人。”在這樣一個陰雨綿綿的午後,我仿佛從王梁身上看到了天藍色的晴朗天空,她的確是在用她透明的心打動著觀眾和身邊的每一個人。(央視國際記者 戴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