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在改革轉型期的中國,由於缺乏嚴謹的理論支持和未來定型社會目標,短視的機會主義發展觀成了改革開放的特徵,使國家的改革政策長期處在非“左”即“右”的“模糊選擇”狀態中,尤其是在“重工輕農”的偏激式發展中,非此即彼的利益傾斜成了二十多年改革開放的主要現象,最終釀成了以三農問題為主要社會矛盾的問題成堆的社會現實。今天,當反思改革的浪潮把中國推向理性改革“中途島”時,中國終於迎來了矯正改革航向的機會。
三農發展,是中國崛起沒有理由忽視的基礎支柱,不論中國的現代工業多麼重要,三農發展都是中國的生命基石,這是由中國人口大國的基本國情所決定的,因此,三農發展與現代工業是不分彼此同等重要的。日前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和《十一五規劃》展現出來的政治智慧,最終讓全社會認識到了“農民不富,中國不富!農業不強,中國不強!農村不好,中國不好!”的“中國真理。”由於過去改革開放的種種原因,使三農發展在中國經濟奇跡面前顯得相形見拙,處於掉隊位置,佔人口2/3的龐大農民群體不但在改革進程中犧牲最多、貢獻最大,而且分享的改革成果最少、利益最小,最終“淪陷”為中國最大的弱勢階層。這一現象不但嚴重地影響到了中國的現代化發展進程,而且還演變成了中國社會最大的潛在危機因素。正因為此,中國高層“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內急”改革戰略轉向(詳見愚下昨日文章《牢騷怪論:“內需”與“內急”的改革新方向》)一文,才會取得多年來少見的廣泛改革共識,並得到了全社會一致的擁護和支持。毫無疑問,三農問題是中國社會最大最複雜的問題,只要解決好了三農問題,中國社會的其他問題都將有可能迎刃而解,換言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偉大改革,就是中國和平崛起的內因突破口。
對於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兩會的高調、報告的定向、規劃的藍圖、代表的熱議、傳媒的引導、國內的參與、國外的關注等等現象,構成了中國未來理性發展的光明前景。兩會的大幕已經落下,新農村的建設已經啟動。尋著《十一五規劃》新農村建設的六條主線,第一,發展現代農業。第二,增加農民收入。第三,改善農村面貌。第四培養新型農民。第五,增加農業和農村投入。第六,深化農村改革。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援農村,社會幫助農民,這一系列的新農村實施方案,全社會好像沒有任何理由懷疑這樣的改革方向。其實不然,藍圖固然不錯,目標非常明確,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農民究竟最需要什麼?卻並沒有明確的答案。
誰都知道一個簡單的道理,國家有關重大的國計民生發展決策,都必須獲得強大的政治支持,沒有政治支持的任何重大決策都是無效決策。而政治支持的表現形式是通過民主制度這一程序完成的,而中國的民主制度程序就是兩會決策機制,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十一五規劃》也正是在這樣的民主制度決策機制下獲得政治支持的。儘管如此,通覽《十一五規劃》,六條主線告訴我們,建設新農村的第一生産力始終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人——農民,而其他方方面面的支持和努力都是輔助力,即便是注入的科學技術,也只能算是第一輔助力。既然農民是建設新農村的第一生産力,那麼,農民就必須享有與支配這種生産力相適應的政治地位和民主權利,才能讓新農村的建設減少阻力,一帆風順。但遺憾的是,有關農民在建設新農村的改革中應有的政治地位和民主權利,不論是本次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還是《十一五規劃》,幾乎都沒有涉及到這一重要問題,是疏忽?是大意?還是其他原因?愚下不得而知。
平等的政治地位,是社會發展的第一要素,民主的決策權利,是制度的必然選擇。眾所週知,幾十年來,中國農民一直被二元化的戶籍制度排除在平等的政治地位之外,而遭受諸多不平等待遇,從基層到高層的各級兩會民主制度,農民的民主權利始終難以表達。也就是説,假如千載難逢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改革機會,都不能解決農民的政治地位和民主權利的話,新農村的美好夢想能否實現,的確難以預料。對於這個問題,不論是兩會代表的熱議,還是“正確輿論導向”的宣傳報道,不論是《政府工作報告》,還是《十一五規劃》,都鮮有提及,不能不説是一種遺憾。
政治地位的平等,農民就有建設新農村的主人翁意識衝動,民主權利的實現,農民就有當家作主的社會責任感。假如農民不能享受政治地位平等的待遇和實現民主權利的渠道,那麼,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援農村,社會幫助農民的新農村建設的所有舉措和辦法,不論從底氣還是口氣上看,都有可能淪為對三農的補償或者施捨的尷尬嫌疑。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就該做得到。廢除二元戶籍制度,兩會增加農民代表,讓農民享受政治平等,讓農民擁有民主權利,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才不會是畫餅充饑,才不會是紙上藍圖。由此可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農民究竟最需要什麼?不是一目了然了嗎?
2006-3-17
責編:肖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