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主題: 農民電影新農村(首發)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4月05日 18:13 來源:CCTV.com

  看了《焦點訪談》的《電影又回水峪村》,百感交集。

  農村的農民在二十多年的時間裏,要看上一場電影,成了一種奢侈,一個夢想,它發生在山西省大同市的水峪村。主持人翟樹傑,差不多30年前,還是部隊的一名電影放映員時,就經常到這裡為老鄉放電影。歲月如梭,之後隨著部隊的調離,觀看電影從這裡的人們的生活中,消失得無影無蹤。

  老年的農民還能將記憶中的老電影的臺詞細節,如數家珍的脫口而出,樂不可支;而年輕的一代,連電影為何物,都要向長輩打聽,一臉好奇。問他們:“張藝謀知道嗎?”回答是:“不知道。”問他們:“陳凱歌知道嗎?”回答是:“不知道。”不能想象,在已經是21世紀的今天,在山西大同的農村,人們的文化生活到了如此這般的地步。

  電影在水峪村的消失,不是孤立的;據大同市電影公司總經理説,在大同的農村,至少有100個村都是這種狀況。而産生的原因,主要是原先的由財政撥款改為自負盈虧,於是,農村的電影市場,至少在大同的農村,一落千丈地成為回憶的過去。其它地方怎麼樣?不清楚,所以不能亂説。我在想,山西的大同,在西部地區中,還是不算最差的,竟至於此。真的不敢想開去。

  現在講工業反哺農業,城市幫助農村,這是一個清醒的認識,戰略的選擇。從農村的電影市場的枯萎,它折射了農民的苦,農村的窮……建設社會主義的新農村的起步,對於9億農民來説,它是又一次的革命,可以預見,農村文化生活的根本改變,是其中重要的方面。有著光榮傳統的農村電影市場,也必定會走在前列。

  國家廣電總局和文化部,早在1998年就提出了農村電影“2131工程”,就是説要在21世紀初,基本實現一村一月一場電影。筆者不明白的是,1998年到2006年,其間7、8個年頭過去了,電影放映隊才終算來到了水峪村。盼望已久、如饑似渴的村民們,徹夜難眠;鄰村的聞風而來,翹首以待。這一天,水峪村象過節一樣。我高興不起來,我很難過。

  我想,一個農村電影問題的解決,卻要經歷這麼漫長的時間的等待;那麼具有改天換地意義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偉大而光榮的事業,她需要經歷的考驗和困難,也肯定是前所未有的複雜和曲折。特別是西部有些地區的現狀,它的實際的情況不堪目睹。起碼的生存環境都岌岌可危,聽天由命。水的問題,糧的問題,住的問題,路的問題,橋的問題,醫的問題,教的問題……。

  一部《奇襲白虎團》,依然在水峪村的老人的腦海裏,盪漾起幸福的漣漪。是喜?是悲?

責編:肖闊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