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農業頻道 > 2005兩會報道 > 正文

以工哺農:中國9億農民將共享工業化成果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04日 17:28)

  新華網北京3月3日電(記者 裴闖 王攀)在20多年改革開放積累的雄厚國力基礎上,有著5000多年農業文明史的中國正在發生前所未有的變化——農業從昔日國家財政的主要負擔者轉變為工業“反哺”的對象,9億農民有望真正成為社會文明進步成果的享受者。

  中國曾以其輝煌的農業文明著稱於世。正在北京參

  加全國政協十屆三次會議的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蔡玲委員説,中國歷代都堅持“國以農為本、民以食為天”的理念,而農民則視交納“皇糧國稅”為天經地義。這種傳統發展模式一直持續了幾千年。

  隨著國力日益增強,中國經濟開始進入工業化中期階段,以工哺農的重要性顯得更為迫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專家韓俊介紹,2005年中國農業與非農業産值的結構預計為14比86,農業與非農産業的就業結構大約為50比50,顯現出較明顯的工業化中期階段特徵。根據國際經驗,此階段不同國家從各自國情出發,採取相應措施,以工業反哺農業。

  胡錦濤總書記去年10月在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上首次明確指出:在工業化達到相當程度以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實現工業與農業、城市與農村協調發展,是帶有普遍性的趨向。溫家寶在去年12月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表示:要下決心合理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鄉村的方針。

  這兩天,“以工促農、以城帶鄉”成為代表委員們頻頻提及的熱詞。許多代表、委員提出,“以工哺農”需要加大公共財政支農力度,讓公共服務更多地深入農村、惠及農民。人大代表、江蘇省委副書記張連珍強調:理應回報我們的“衣食父母”、反哺我們的“母親産業”。

  根據測算,新中國成立50多年來,農業對工業化的“有形”貢獻就超過1萬億元,農民以稅賦形式所作的貢獻幾乎貫穿建國以來的各個歷史時期。農業在付出的同時,得到的卻很少。財政投入長期以來偏重於工業和城市,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文化、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發展嚴重滯後。代表委員們提出,讓廣大農民分享工業化、城鎮化的成果,這才有可能徹底解決“三農”問題。

  蔡玲委員説:“農民從財政的主要支持者變為國家財政支出的對象,國家這樣做並不是突發奇想,而是有經濟基礎的。國家的財力在增長,每年的稅收迅速增加,現在已經有實力解決‘三農問題’,就要抓住機遇去做。”

  得益於強烈的“重農”政策效應,2004年中國農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6.8%,是1997年來增長最快的一年。與此同時,中國二三産業已佔國內生産總值的85%以上,財政收入達2.6萬億元,初步具備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鄉村的經濟實力。

  專家指出,統籌城鄉發展,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這是農村實現歷史性跨越的又一次重大轉折。它所蘊含的城鄉結合、協調發展的科學發展觀,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一個根本要求。全國人大代表史和平説,中央一號文件透出的信息正是:按照“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思路,讓大量財政資金和社會資源施惠農業和農村,通過提升農業綜合生産能力和農業競爭力,力促農民增收。

  人們注意到,在部署2005年“三農”工作時,中共中央提出了“三個不能”的原則:各項支農措施的力度只能加大不能減弱;行之有效的政策不能變;已經給農民的實惠不能減少還要增加。

  蔡玲委員強調:“國家支持農業的政策剛剛起步,今後將堅定不移地做下去。”

  “在傳統的農業中國,農民享受的最好待遇不過是‘輕徭薄賦’,現在則完全不同了——國家對農民改‘取’為‘予’,給農民的實惠越來越多。”吉林省政協副主席修福金委員説。他認為,城鄉差距問題的解決將成為中國構建和諧社會的助力,也將使9億農民更多地分享到經濟騰飛的成果。(完)

責編:肖闊  來源:新華網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