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農牧業:“種地就是報效祖國”(圖)
央視國際 (2005年02月02日 11:10)
阿根廷素有“世界糧倉”的美譽,又以“牛背上的國家”為榮。該國總人口3700多萬,牛的存欄數卻達5000萬頭。一位當地朋友驕傲地説:“我們每人騎一頭牛,還留下1000多萬頭可以出口。”最近,阿根廷舉辦了第118屆農牧業博覽會,充分展示了這個農牧業強國的風采。
阿根廷的農牧業博覽會始於1866年。除了戰爭等特殊原因外,基本上每年舉行一屆,而且規模逐步擴大,展覽項目也從早年單純的農牧産品擴大到農牧機械、生物基因科技、農業金融等方面。今年的農牧展是在阿根廷初步走出經濟危機的背景下舉行的,搞得非常風光。近10天的展覽總共接待95萬參觀者,正副總統和大部分內閣部長先後到場。
農牧展既看熱鬧又講門道
在阿根廷,很多人以種田養牛為榮。100多年來,“種地就是報效祖國”是農牧展不變的口號,至今還寫在農牧展的中心廣場上(見上圖,人民日報記者范劍青攝)。
前兩年,阿根廷經歷了嚴重的經濟危機,製造業和金融業等受到沉重打擊,農牧業作為支柱産業的地位更顯重要。正好這兩年國際糧食價格上漲,阿根廷農場主獲益頗豐,政府稅收也隨之增加。基什內爾總統去年訪問美國時,送給布什總統的禮物就是新鮮羊肉和羊毛製品,突出體現了阿根廷政府推銷其農牧産品的願望。
農牧展既看熱鬧,又講門道。牲畜的比賽和拍賣是最熱鬧的項目之一。農牧場主把自己養得得意的牲畜帶到展會,從馬、牛、豬到雞、鴨、鵝,甚至家養的孔雀都可以參賽。當然,最精彩的還是賽馬,速度快或者舞步優美的純種馬在比賽中得高分,也就能在隨後的拍賣中賣出好價錢。阿根廷牧場條件好,有一些從歐洲或阿拉伯地區引進的純種馬能生長得很好,名貴的賽馬身價高達數百萬美元。
如果説純種馬是貴族的寵物,那麼牛就與老百姓比較接近了。本屆農牧展上最貴的一頭公牛拍賣到了10萬比索(約3.3萬美元)。這類價格“牛氣”的牛,共同特點是個頭大、生長快、肉質好,往往是其他牧場主買去做種牛的。購買好的種牛,是牧場投資的重點之一。
在這些比賽或者拍賣的場合,阿根廷人重農、以農為榮的特點得到充分體現。在一次種牛拍賣會上,記者看到許多頗有身份的大牧場主都親手牽著自己的“得意之作”上陣。熟人間互相問候、握手以後,還不忘去摸摸對方的牛。更有幾位牧場主竟隨身帶著“化粧品”,臨近評比前,拿出灑水壺往牛身上噴點水,再用專門的刷子整理一下牛毛。經過這樣的處理,牛毛會顯得更順滑和有光澤。
現代農牧業告別靠天吃飯
對於看“門道”的農牧場主們來説,參加農牧展的主要目的是交流信息。所以,在安排精彩的賽馬、評牛活動來吸引“外行”參觀者的同時,農牧展還組織了幾十場研討會,內容涉及國際市場評估、農業技術展示、農業金融服務等方面,專門為農牧場主等“內行”們服務。
農牧業是傳統産業,因此許多人把它與低附加值相聯絡。其實,農牧業不光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搞得好了,也能開發出許多有高附加值的項目。牲畜良種的培育就是一個贏利性很好的項目。在阿根廷,每年除了肉類出口以外,牛、羊、豬等牲畜良種的出口,也是一個不小的創匯項目。前不久,阿根廷副外長就曾經向記者表示,阿根廷願意向中國輸出優良種牛和農作物品種。
現代農牧業,絕不再是單純的靠天吃飯,相反,其中有許多知識含量很高的東西。良種的培育需要先進的生物技術,播種時機的選擇有賴於準確的氣象服務,出售時機的選擇需要對國際市場的預測。阿根廷農場比較集約化,一些大的農場主,已經有實力租用氣象衛星、出資組建國際市場研究機構。
近年來,阿根廷城市人口“到農村去”的做法頗為流行。由於城市治安惡化,創業和就業前景不佳,一些受過高等教育、有些資本積累的家庭,出售在大城市的資産,到內地購買農場,投資種植業或畜牧業。阿根廷素有出口農産品的傳統,因此農牧産品價格與國際市場接軌,在國內經濟形勢困難時,農牧業反而有更強的“抗跌性”。
正如“種地就是報效祖國”這句口號所言,農業對一個國家的生存和發展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農業雖然是最古老的産業,但它同時又是一個需要知識和資本的産業,是一個能提供發展機會的産業。
責編:肖闊 來源: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