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視野列表頁

桃花水母之謎

央視國際 2004年09月07日 17:21

   

 


  在我國湖北省秭歸縣,鴨子潭、天音潭和臥牛潭這幾個水潭中,桃花水母的發生有100年左右的歷史,秭歸人民對它們非常愛戴,把它與昭君聯絡在一起,桃花水母的發生也成為當地一個非常重要的旅遊景點。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的蓄水工作,將把位於長江邊上的這三個水潭淹沒,這裡的桃花水母也將危在旦夕,國家提出了要想辦法保護這種神秘而美麗的小精靈。

  隨後,桃花水母一度成為全國各大媒體的主角,在互聯網上,關於桃花水母消息的點擊率更是節節攀升,一時間,小小的水母成為了人們探究神奇、研究生命起源的新亮點。桃花水母的起源年代、種類、生存環境、生殖繁衍等問題一直是個謎,眾説紛紜卻也只是猜測,到今天科學家們的研究有了新的進展。

  隨著生物的進化,在距今大約10億年前的寒武紀,生命之火逐漸形成了燎原之勢,有些教科書上介紹,在原古代晚期震旦紀,在廣闊的海洋裏,已經生活著單細胞生物和一些多細胞無脊椎動物,像海綿、腔腸動物、蠕蟲等等。桃花水母的進食和排泄都依賴於一個口來完成,它屬於典型的腔腸動物,所以有些人推測,桃花水母正是起源於這個年代。但由於年代久遠,生物還處在發展的初期,種類和數量也比較少,分佈密度不是很大,因此這些生物成為化石的機會很少。


  但是我們説一個物種的起源,這個物種在什麼年代,一般要找到化石的證據,桃花水母有幾個問題,一個是它沒有硬的幾丁質的結構,可能比較難找到化石,沒有化石的證據我們很難説這個物種一定是起源於什麼年代,人們説桃花水母起源於什麼年代就是根據生命的爆發,推測這個東西大概起源於什麼年代,我覺得這是個不太科學的一種説法。

  桃花水母這個物種應該是比較古老的,但是具體起源年代的問題仍然是科學家一直爭論的焦點,也沒有人能為自己的觀點提出決定性的證據。

  浮在水面上的桃花水母,形態酷似桃花,而且多發生在桃花盛開的季節,所以有些人還親昵地稱他們叫“桃花魚”。

  水母屬於兩胚層的動物,我們知道動物在從低級到高級發生,發展的過程當中,開始是由單胚層,所謂的單胚層就是它的組織器官,是由一層細胞組成的,後來又發展到兩胚層,桃花水母就是兩胚層的生物,最高級的生物是三胚層的,那麼研究這種兩胚層的動物,對我們了解生物是怎樣從單胚層向三胚層進化,也具有非常重大的科學研究意義。

  桃花水母作為一種低等的無脊椎動物,它的繁殖、生活史的對策是有一定的學術價值的。它在什麼情況下進行有性生殖,有性生殖是怎麼發生的,它的胚胎的發育,變成水螅的過程,水螅在變成水母的過程,這個我想,作為科學研究是有價值的。


  人們一直認為,桃花水母對水質的要求非常高,只有在那些水體清澈、無污染,光照和溫度都非常適宜的環境下,它們才有可能賞光與世人見上一面。人們印象中稀有珍貴的小生命竟然頻頻出現在眼前,確實讓我們興奮不已,可同時也很疑惑,真的是我們遇上了好年景,還是我們的自然環境突然沒有了污染?

  2003年8月底,我們來到位於四川省郫縣的四川農業大學水産學院,在校園裏的水池中記者們親眼見到了被大家傳説得非常神秘的桃花水母。

  2003年8月初的一天,四川農業大學水産學院的學生,在水池邊散步,觀賞水中的小魚,突然一個學生發現水中有幾個身體忽閃忽閃的小動物,仔細一看很像生物書上見到的水母,而且數量還真不少。他們不敢相信,在自己的校園裏會見到水母。他們找來老師尋求幫助,撈了幾隻這樣的小動物,拿回實驗室去讓老師們去研究,它們到底是什麼動物。

  關於水母的記載很少,書本上的零星介紹不足以説明問題,老師們只能對它們的外貌、結構、生活習性加以觀察,根據專業知識和實驗證明了,這就是桃花水母。這個消息一下子轟動了整個校園,住在學校周圍的居民也來一飽眼福。

  很好看,一閃一閃的,像空軍的降落傘一樣,是第一次見。


  這位老奶奶還親手去撈上幾隻水母,把它們看個仔細,這樣才能滿足好奇心,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時代。然而,我們更感興趣的是桃花水母的環境,在這個養著小魚的噴水池裏,水中有很多雜質,和我們想象的乾淨清澈差距很大。

  我們確實看到了桃花水母在水質非常清澈的環境裏面的大量發生,當然我們也在湖北枝江?的一個農家小園後面的一個池塘,自己家裏面挖了一個大概30平方米左右的一個池塘裏面採到了桃花水母。他們家是用生活污水來肥那個池塘,來養家裏吃的魚,所以那個水質情況我想大家可以想象得到,不是大家所描述的水質非常清澈見底,另外在國外也有報道水母在污水處理廠的污水池裏面大量發生。

  看來,我們還不能把桃花水母的發生歸功於水質的清澈,那麼它們的發生到底是種什麼機制,目前科學家們也沒有定論,仍然在積極地探索。

  春天,隨著浮游生物,特別是藻類的大量迅速繁殖,把海洋染成綠色。動物也會對這個轉變有所反應,這些水螅看似小海葵,他們現在正準備變成另一種東西。當他們分開,就會變成一個個非常微小的水母。幾個月後,他們就會形成巨型的浮游生物群。洋中的水母是這樣形成的,那麼淡水水體中的水母又是怎樣繁衍後代呢?

  我們知道,水母是水螅體的一個有性繁殖的世代,它作為低等無脊椎動物,它進行兩種生殖,一種叫有性生殖,一種叫無性生殖,它的無性生殖世代是在水螅世代,那麼水螅體是一種非常小的動物,在水裏面非常難用肉眼看得到。我們在秭歸的三個水潭裏面今年大概1月份、2月份的時候採到了水螅,但是我們還不能肯定這個水螅一定是那個秭歸水潭裏的水母,是一個東西,我們希望能通過分子生物學的數據能查明它們之間的關係。

  既然水母是從水螅變化而來,那麼水螅又是在什麼時候變成水母的呢?科學家解釋説,按照低等無脊椎動物基本的生活史推測,水螅是在碰到與它們生存環境非常不適合的情況下,才開始進行有性繁殖,也就在這時變成了我們看到的水母。這種生存選擇可以擴大物種的多樣性,也可以大量地繁衍後代。自然選擇,適者生存。

  我們一般很難用肉眼看到水螅,所以連科學家也很難判定水母是怎樣一個生活史。根據現在的研究,科學家告訴我們,水螅是進行出芽生殖,就像樹枝的扦插一樣,所以它也是一個非常快的增值過程,繁殖量非常大。這個物種水螅體本身可以分泌一種膠質把自己包裹起來,它可以跟著鳥類,跟著水草甚至可以跟著魚體在水體裏面廣泛傳播。


  早上6:50 溫度:25℃ 水體溫度:16℃ 、 早上7:30 溫度:27℃ 水體溫度:18℃

  很怪,這個角落很多,那個角落就很少,就是這一團。早上7點多要來看就比較多,就是這個地方最多,很奇怪。

  有人提出一種觀點,就是水母有一個晝夜垂直遷徙的問題,有科學家認為是跟光照有關,有科學家認為是跟水母的食物有關,因為水母也是捕食浮游動物的,很多肢腳類、藻啊,這種肢腳類有個非常明顯的晝夜垂直遷徙,有人説水母是跟著食物晝夜垂直遷徙。這都是有待定論的。

  我們做了個小實驗,把桃花水母撈到玻璃缸裏,到了晚上關上周圍所有的光源,然後用一束光來照射水母,觀察它們對光的反應。剛開始,它們根本不理會光線的干擾,一個勁兒的往缸低沉,好像是生物鐘在發揮作用,到了晚上它們真是困極了。可是當我們用光突然照它時,它們開始有了反應,照到誰誰就馬上往水面遊,更有意思的是,走到一半,它們經常會毫無先兆的掉頭回去,好像意識到自己上當了一樣,“天還沒亮,現在還不是到水面覓食的時候啊”。這也許能説明它們對光線是比較敏感的。光照太強,時間太長,桃花水母也不喜歡,這可能是它們中午沉到水下的原因。桃花水母沒有了剛才的生機,有的甚至整個身體垮都下來,它們那一吸一呼的樣子,好像要捕捉住生命的最後一瞬。

  水母都喜歡集體行動,穿著美麗的沙裙四處遊蕩,也許因為它們的個體太單薄了吧,只有這樣才能所向無敵吧。海洋中,在夏天即將結束的時候,水母已經長大成人,其中一些種類,會數以百計的聚集形成幾百米長的浮游生物群,吸食沿途細小的浮游動物。

  桃花水母每次出現數量很多,但它們的生命很短暫,一般在一週到十幾天就會死亡。它們身體裏絕大部分是水,死後,身體表層的膠狀物質就會融化在水中,消失得無影無蹤。這就給科學家們的研究帶來麻煩,首先要用福爾馬林把水母固定,這樣就可以達到長期保存的目的了。

  目前為止我們大概從全國23個地點採集到了桃花水母,我們從長江上遊的貴州、四川、湖北、江蘇、浙江、江西,在北方我們在北京、山東都採到了桃花水母。採到桃花水母的水體也是多種多樣的,有河流、湖泊、水庫、池塘,甚至在水庫裏的養魚網箱裏也採到了桃花水母,當地水産養殖認為它是一害。

  很多研究海洋的人,對海水水母的發生也有一些不了解的因素,但是沒有人提出要保護海洋裏的水母,他們把海洋水母的發生甚至看作是一種災難。水母一旦發生之後,人們不能到那個海區游泳,因為水母會放出一種刺絲,這個刺絲會把人刺疼刺傷。一些大型的水母,看上去高貴美麗,其實對於一些海洋浮游動物,它們可算是冷血殺手。成群的水母還會佔據大量的水體空間,影響其它生物的生存。從目前的研究看,淡水水母和海水水母是生活史比較相近的一類動物,但是種類和生存環境不同。

  在四川省瀘州市城郊有片狹長的水域,每年這個季節水中都會出現成群的桃花水母,數不勝數,悠閒地生活在水中。這片水域也因此而得名為“水母湖”。而現在卻很少能見到水母了。

  以前我們站的這個地方,都是被淹了的,幾十年了,原來水多得不得了,但是今年沒人管,外邊採砂石挖了坑,把水都浸走了,水位沒了,如果再不採取措施的話,要不了一個月,水母湖的水就要全部幹了。

  沒有了水,自然就不會見到桃花水母的身影,水母湖的名字也就形同虛設了。原來,在距水母湖300米外,長江流經此處的河道中,有很多采集砂石的機器在忙碌著,這裡已經挖了五六個約15米深的巨型沙坑,抽水機也不斷地向外排水。在水母湖和長江之間有一大片沙灘。沙灘上是附近居民種植的蔬菜,農戶們一直用水母湖的水來澆灌菜地。

  我們一直就用這個水澆地。以前水母多得很 現在都澆沒了

  主持人:一些人認為,桃花水母非常稀有珍貴,稱它們為“水中的大熊貓”。可是有些科學家,卻比較懷疑桃花水母的珍稀程度,覺得這種説法實在有些誇大其詞。因為大熊貓是一種非常古老的哺乳動物,個體的數量和分佈的區域都是非常有限的,全世界就這一個物種,非常稀少,所以它可以成為名副其實的國寶。而桃花水母只是一個屬,是一種非常低等的無脊椎動物,這個屬的種類在世界範圍廣泛分佈。其中有一種叫索氏桃花水母,它的分佈是全球性的,最早是在英國發現,後來在美洲,歐洲的大部分,甚至在非洲、亞洲都有報道。

  水質問題不是桃花水母發生的決定性因素,但二者的之間關係應該十分緊密。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專家們,對從全國25個水體採集的桃花水母活體標本進行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結果表明,信陽桃花水母、杭州桃花水母和索氏桃花水母親緣關係比較近,四川桃花水母、秭歸桃花水母和嘉定桃花水母親緣關係較近,短手桃花水母和中華桃花水母應該同一個種類,就是名字不同而已。

  我們可以對中國的桃花水母的種類組成、地理分佈、它的物種的有效性,包括這個物種是不是獨特的,都要有一個正確的全面地認識,那麼我想,到那個時候,我們可以回答媒體,我們國家的桃花水母是不是一定需要保護,我相信到那個時候,就會有一個比較公正的結論。

  主持人:科學家們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要挽救秭歸的桃花水母,對它進行實驗性移植。從2002年12月到2003年5月,秭歸縣的三個水潭都陸續與長江相通,桃花水母就不能在原來的水體中生存了。科學家們經過很長時間的實地勘查和數據分析比較,決定將秭歸的桃花水母搬到新家去生活。他們大量採集三個水潭的桃花水母,同時由於水底岩石上面附著大量水螅體,他們還要開採大量的水底岩石一起搬家。科學家們研究也會一直繼續下去。希望他們可以早日揭開桃花水母的謎底。

  我們這期節目就到這裡了。科技苑真誠為您服務。我們的諮詢電話是010-62141756,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下周為您安排了哪些精彩內容。

(編輯:肖闊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