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高校巡禮列表頁

中國農業大學

央視國際 2004年04月08日 16:40

  中國農業大學是教育部直屬、首批進入 國家“211工程” 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現任黨委書記瞿振元,校長陳章良。


  中國農業大學是我國現代農業高等教育的起源地,其歷史起自於1905年成立的京師大學堂農科大學。1949年9月由北京大學農學院、清華大學農學院和華北大學農學院合併為北京農業大學;國務院于1954年和1984年將北京農業大學列為全國六所重點院校和全國重點建設的十所高等院校之一。1952年10月,北京農業大學農業機械系與華北農業機械專科學校、中央農業部機耕學校合併成立北京機械化農業學院,1953年7月更名為北京農業機械化學院,1960年10月,國務院將北京農業機械化學院列為全國64所重點大學之一,1985年更名為北京農業工程大學。1995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北京農業大學與北京農業工程大學合併成立中國農業大學,江澤民同志親自題寫校名。2003年5月4日,國務院總理 溫家寶視察中國農業大學,發表了重要講話。


  歷經近百年的世紀風雨,中國農業大學已經發展成為一所以農為特色和優勢的綜合性大學,形成了特色鮮明、優勢互補的農業與生命科學、資源與環境科學、信息與計算機科學、農業工程與自動化科學、經濟管理與社會科學等學科群。學校 共設有13個學院,涉及農學、工學、理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文學、醫學、哲學等9大學科門類;設有研究生院和繼續教育學院。學校擁有 19個國家級重點學科,14個部級重點學科;10個博士後流動站;2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8個部級重點實驗室,4個國家級研究中心,9個部級研究中心。

  中國農業大學擁有一支實力雄厚、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現有1170余位專職教師,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5人、中國工程院院士5人,教授286人、副教授504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6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18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層次、第二層次專家13人,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專項基金”11人。聘請了包括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國際著名農學家Noman Borlaug在內的一批國內外著名學者擔任我校名譽教授和客座教授。         


  中國農業大學具備培養學士、碩士、博士及博士後的完整教育體系。學校擁有11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61個博士學位授權點,96個碩士學位授權點;60個本科專業,其中生物學、化學兩個學科被列入“國家理科基礎學科研究和教育人才培養基地”。學校重視教學質量,大力推進教育教學改革,積極探索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的培養模式。現有全日制本科生14400名;全日制碩士研究生2530名,全日制博士研究生1460名;在站博士後研究人員30余名;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1761人,專業學位博士研究生77人;成人教育學生及網絡教育學生17918名。

  中國農業大學廣泛深入開展科學技術研究。學校堅持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著重開展具有應用前景的基礎研究和對國民經濟發展有重大意義的應用研究,生物與農業高技術領域的研究居領先水平。近十年來,獲得國家級獎勵36項,省部級以上獎勵206項,其中70多項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迄今為止,實用技術成果推廣覆蓋全國28個省市(區),累計農作物技術推廣面積超過10億畝,畜牧技術推廣規模達到14億頭(只),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石元春院士主持的“黃淮海平原中低産地區綜合治理研究與開發”項目榮獲1993年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許啟鳳教授主持的 “優質、高産玉米新品種農大108的選育與推廣”項目榮獲2002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中國農業大學廣泛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努力擴大開放、加速國際化進程、提高國際化程度。學校與美國、德國、加拿大、英國、荷蘭、挪威、丹麥、日本、韓國、泰國、澳大利亞、新西蘭、俄羅斯、烏克蘭、以色列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0多所著名大學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每年有數百名國外專家來校講學和進行學術交流;校內設有中德綜合農業發展中心,中日農機維修培訓中心,中以國際農業培訓中心,中日神內農牧經營研究中心等國際教育、科研合作機構。       


  中國農業大學十分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教育活動,制定並正在實施《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校園文化生活豐富多彩。學校現有 七十多個學生社團,包含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理論、實踐、志願服務等多種類型;建制完善的學生藝術團,包括合唱團、管樂團、舞蹈隊、健美操隊、戲劇社等,其中合唱團連續兩屆獲得北京市一等獎,並成功在中山音樂堂舉行專場演出;中國農業大學橄欖球隊是中國大陸第一支橄欖球隊,多次代表國家參加國際比賽,為祖國爭光。    

  國富民殷、強農為本。解民生之多艱,育天下之英才,是我校百年不變的追求。數代農大人情係鄉土,憂患蒼生,為實現中國人千百年來的溫飽和富庶之夢不遺餘力,與祖國和人民保持著最緊密的血肉聯絡,形成了學校特有的勤勉持重、愛國憂民的精神傳統和嚴謹求實、厚德博學的辦學傳統。今天的中國農大保持著農業優勢學科,發展著多種新興學科,同瞬息萬變的世界緊密相連,與日新月異的科技同步發展,廣泛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學校已經制定並正在實施整體發展規劃,以改革和發展為主旋律,大力加強學科建設和校園建設,朝著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的目標邁進。

  (來源:中國農業大學)

(編輯:肖闊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