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3月07日 10:36 來源:人民日報
在今年的“兩會”上,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中有不少是留學回國人員。他們對海歸創業的問題十分關注。他們説,在當前的形勢下,留學回國人員大顯身手正其時。
吸引高層次人才回國
朱坦委員(南開大學環境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導):
1980年我在德國讀研究生,算是改革開放後較早出國留學的,此後又兩次出國留學和工作。2005年我到墨西哥、美國等國考察留學人員狀況時,發現現在的留學人員和上世紀80年代的留學人員不盡相同,呈現出4大新特點。
首先是專業不一樣了,現在的留學人員更多地進入生命基因工程、信息技術及MBA等學科學習,專業選擇面更廣;其次,許多留學人員走出校門,進入國外公司工作甚至創辦自己的公司,他們在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第三,合作形式不一樣,現在許多留學人員在國外已經有了很好的工作,或是自己的産業,可以採取更加靈活的形式,如境內外聯合申請、承接科研項目等;第四,今後我國更多地要採取“走出去”戰略,到國外投資興業,留學人員可以在此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我們需要不斷分析留學人員新情況,對現在的留學人員來説,歸國不僅渴望良好的科研環境,也不單限定要進科研機構、學院,而是更希望有好的體制,如自主創業基金等,便利他們創業,把技術轉化成生産力。此外,我還建議,應當重視與國外高新技術領域內的中小企業加強聯絡,吸引高層次人才回國。
進一步完善創業環境
鐘發平代表(湖南科力遠高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
現在是留學生回國創業的一個好時機。中國發展經濟的一個很好機遇已經到來,國家對創業者給予了很多的優惠措施。現在的問題在於歸國留學生的創業環境還應該得到進一步完善。現在政府提供主動服務的意識不夠,政策的系統性和穩定性不夠,沒有形成制度化,有時是個人化的行為,有時停留在口頭階段,沒有落到實處。
創業是個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技術、資本、國際化信息等各種創業要素的綜合。而一個人不可能是全能的,什麼都懂,又有技術,又懂市場,還會經營。有些海歸就是學者型的,他們要實現自我轉型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所以國內應該大力發展相關的仲介服務,呼喚可以經營海歸的科技經紀人的出現。在美國矽谷等地,仲介是很活躍的,他們做的是創業要素集成的工作,可以促進創業的規模化、産業化。
靈活措施有助實現雙贏
陳章良代表(中國農業大學校長、歐美同學會副會長):
現在留學生回國的人越來越多了,他們在中國的科研、經濟等很多領域,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有著很大的貢獻。農大、北大、清華等高校的院長、校長一級,中科院的所長一級,留學回國人員佔有很大比例;承擔國家重點課題研究的人員,回國人員所佔比例也很大。
現在還留在國外的那批人,一般是在國外已經取得了一定的建樹,但即使如此,他們也在考慮要不要回國發展。現在的情況是想兩邊跑的比較多,有點像海鷗,其中有部分人是這樣的:他們回來看一看有沒有機會,如果有機會,就回來,像幾個網絡公司的老總、部分長江學者等都是這樣的。
對於科研人員而言,如果回來,工資、實驗室條件和國外差不多,他們是願意回來的,而且,在國內還有一個優勢,就是在這邊他可以帶的學生比較多,在國外往往可以帶的學生比較少。
他們更多的是希望:可以在國外保留自己的位置,同時國內的大學給他配個實驗室和學生,根據實驗條件的需要,或者假期有空的時候,回國來做實驗、帶學生,表現出色的學生還可以帶到國外去留學。這可以實現多贏。對於這些留學人員,對學生、對所在學校,乃至中國科研力量的提升都是有益的。這幾年,中國農業大學就採取了類似的政策,受益很多。
我的建議是:採取一些靈活的措施還是有助於吸引國外這些有成就的人回來的。一碗水端平的做法很難讓他們回來。
責編: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