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海歸創業難破"玻璃屋頂" 事業和家庭選後者
央視國際 (2005年01月11日 14:18)
文匯報消息:日前在上海舉行的“海歸”創業洽談會上,50名“海歸”中女性僅6人。而這6人中,沒有一個抱有創業、投資或項目合作意願。相比較同場競技的男士中90%以上抱有強烈的創業投資意願,女性“海歸”的處境頗為被動,她們的“求職”呼聲更顯得勢單力薄。
當被問及“何不嘗試創業”時,女性“海歸”多以“不了解”、“條件不成熟”、“怕麻煩”等作答。這樣的情況在女性群體中帶有普遍性。上海市婦聯的一項統計數據顯示:
截至2004年底,全市各類專業技術人員中女性佔到了54.6%,女性在高科技産業中的就業比例上升到35.3%,比上年上升4.5個百分點。女性整體素質在提高,卻遲遲邁不出“投資創業”的步伐。曾參與市人事局“引智”項目有關男女就業趨勢研究的王大木指出,女性創業,首先要衝破自設的“玻璃屋頂”。
所謂“玻璃屋頂”,即看不見的障礙。就好比一個人站在一間屋子裏,抬頭看見天空很高遠,就幻想自己可以盡可能地升高,可是剛剛升起來沒多久,頭卻碰到了透明的天花板。對於大多數人來講,這種看不見的障礙多種多樣,涉及制度、文化、環境變化、個人期望、性格、壓力等等。
障礙一:害怕失敗的風險
復旦大學人口研究所近期對城市女性創業所作的調查顯示:城市女性創業意向平均比男性低10個百分點;即便“條件成熟”,女性創業意願還是大大低於男性。資金、市場、場地是阻礙她們創業的三大“攔路虎”。在女性最希望得到的創業支持中,“失敗風險保護”佔據首位。
20多歲的劉小柳是法國格勒諾布爾大學薄膜和微納米工程研究生,曾在意法半導體和飛利浦聯盟的芯片廠實習並負責淺槽隔離工藝。然而,劉小柳此次回國參加諸多洽談會僅是為了求職。“創業?萬一失敗了怎麼辦。”她的擔心並非毫無理由。通常情況下女性擁有的市場信息和銷售渠道少於男性,這令她們總體上缺乏對經營風險的承受能力,迫切希望能通過一系列保障措施將創業失敗所帶來的風險降到最低。
障礙二:事業家庭寧選後者
“幹得好不如嫁得好”,2004年5月,市婦聯對千名青年知識女性的調查顯示,持有這一觀點的佔65.5%。在職女性中有相當一部分人當事業和家庭發生矛盾時,習慣採取“二保一”——放棄事業、顧全家庭。
受過高等教育的女大學生心理素質有較大提高,但依賴心理在她們身上表現依然突出:52%的女大學生需要依賴別人,48%懼怕失敗,43%不喜歡競爭環境。超過一半以上的女大學生認為“成功女性”應該是事業、家庭雙豐收,但更看重婚姻。
同樣,即便是已創業的女性依然容易把自己“拴”在男性發展的基礎上。當被問及“創業過程中對她們影響最大的人”時,丈夫位列榜首。
障礙三:三四十歲就覺平庸
短短兩個月,40歲的張翠芝從一名下崗女工成了幹洗店的小老闆。“當初怎麼都沒想到我也能開店”,張翠芝説,好在有婦聯和婦女創業基金的指導與幫助,從選址、裝修、安裝設備到工商、稅務登記直至正式運營,她硬是“摸索著走過來了”。與張翠芝一樣,已創業的女性群體中有44%的人創業動機是“迫於生計”。而創業者的年齡集中在“兩頭”:18-28歲以及40-50歲,“中間層”幾乎為斷檔。
組織調查的專家指出,繁重的家務、子女的撫養等耗費了女性大部分精力,特別是三四十歲的中年女性,這方面負擔尤為沉重。這令她們無暇顧及工作與事業,漸漸變得瑣碎平庸。加上“女人四十豆腐渣”、“做成功男人背後的女人”等傳統偏見的誤導,這個年齡段的女性往往也容易走入成才的“荒漠期”。
責編:張娜 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