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回歸後是否還要留學
央視國際 (2005年01月06日 10:20)
中國青年報消息:曾幾何時,海外留學是多少中國人的夢想,一本《哈佛女孩……》就可以激起無數家長的“望子出洋”夢。但是今天,“出國留學、回國創業”已成為越來越多中國人的學習和成才方式。
有資料顯示,從1978年~2003年,中國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總數已達70.02萬人,學成回國的留學人員也不斷增加,其中2003年回國人數首次突破兩萬人。而近日由全國青聯海外學人工作部與中國青年報聯合完成的“海歸搜索大行動———海外留學與歸國人員現狀大調查”顯示,身在海外的留學人員中,近九成有回國發展的意願。中華英才網總裁張建國在2004年12月23日“天津海外學人回國創業周”活動論壇上公佈,57.5%的海外留學歸國人員,在6個月左右能找到專業及薪酬適合、個人滿意的工作。而其餘的之所以成為“海待”,其原因主要集中在薪酬(相當多“海歸”期待月薪在一萬元以上)和個人能力方面。
隨著留學回國人員的層次多樣化,“海歸”中的個人能力結構差異也越來越大。有一批學有所成的高學歷、高水平人才,也有只讀了語言學校或是只在國外待了一段時間的回國人員。因此企業在招聘的時候,往往不再以“海歸”作為簡單的判斷標準,而更看重個人能力。在2004海外學人回國創業周活動期間,山東大學校長展濤更是直截了當地提出:“海歸”在中國只是階段性名詞。
出出進進的人多了,也就不會被當成特殊群體了。據悉,歐盟國家的國民可以到其中任何一個國家讀書,學成後回國不會因此成為“稀有物種”。
“海歸”價值回歸,于國於民都是好事。對於國家和社會來説,這是告別身份崇拜、文憑崇拜的必然過程;對於個人來説,則可以使我們更加理性地選擇自己的學習方式。隨著這種理性回歸,赴海外留學的人員不會減少,只會越來越理性,越來越實現其應有的價值和目標。
對於國家來説,我認為海歸越多越好,他們帶來的文化衝擊和“不適應感”越強烈,越有可能成為改造現狀的重要力量。但對於個人來説,選擇海外留學有利有弊。弊端比如費用較高;如果最終選擇“海不歸”,則必須面臨難以融入國外社會等困難。而如果選擇“海歸”,則又必須面臨人情社會、關係複雜等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惰性因素。據“海外留學與歸國人員現狀大調查”結果顯示,選擇不回國的留學生主要顧慮在於,“人情社會,關係複雜”(71.2%),“法制有待完善”(68.8%),“城市生活環境差”(56.3%),此外依次是“政策限制過多”、“退休養老、子女教育無法保障”、“職業發展空間過小”、“戶口檔案限制過嚴”等因素。這些文化惰性,其實不僅是海歸們面前的問題,也是中國在從傳統的身份等級社會向現代開放社會轉型中面臨的問題。
比起上述種種困難而言,選擇海外留學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
首先是國外大學不拘一格育人才的方式和北美大學的高額獎學金制度、歐洲大學的免費教育制度等,是國內許多學子所嚮往的。在國內,要想逃出一張試卷定終身、統一大綱、統一試題的“人才標準件”培養模式很難。但是國外大學開放、多元的培養機制,卻給國內的許多“非標準件”提供了個性和自由發展的可能。
其次是國內本科教育,特別是研究生教育的良好的學術評價機制和學術規範有待進一步建立,且隨著研究生的大量擴招,其總體質量也逐漸令人生疑。此種情況下選擇海外留學,不僅是研究生文憑的“含金量”有所提高的問題,而且對於學術態度的養成也有積極的作用。
其三,文化的最終結果是人格。在外部自由、寬鬆而又內在嚴格的環境熏陶下,海外留學人員(最好也有一定時期的海外工作經歷)最終獲得的是一種人格的力量。這種力量比一時的學術水平、薪酬待遇更能決定人的一生。展濤自己的選擇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在國內就獲得了博士學位,但此後他還是選擇了赴德國弗賴堡大學進行合作研究。他説:“雖説時間不到兩年,但在國外學習和工作讓我收穫了一種視野,一種胸懷。”
所以,當你發現留學的意義不再是鍍金時,你仍然可以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選擇海外留學,目的是為了真才實學和人格養成,哪怕做幾年訪問學者也不錯。(童大煥)
責編:張娜 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