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亞洲—太平洋廣播電視聯盟獎”(ABU Prizes,簡稱“亞廣聯獎”)于10月31日揭曉,頒獎大會同日在韓國首爾舉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榮獲五項大獎。
大型文化節目《詩畫中國》獲電視類娛樂節目大獎;
英文播客融媒體産品《我們為什麼愛敦煌》獲新媒體類大獎;
兒童廣播劇《南飛的燕子》獲廣播類廣播劇大獎;
人物特寫《家》獲廣播類“亞廣聯視野”獎;
中國之聲主持人林溪憑藉代表作《心中的琴》獲廣播類主持人獎。
另外,《因樂之旅 山水人(The Pulse)》被評為電視類娛樂節目特別推薦作品;《這些醫生,在安寧病房準備一場家庭會議》被評為新媒體類推薦作品。
今年是總臺成立5年來,在同一屆“亞廣聯獎”評選中獲獎最多的一次,且是中國媒體首次獲得新媒體類大獎,實現歷史性突破。此外,總臺連續三年奪得電視類娛樂節目大獎、廣播類廣播劇大獎和廣播類“亞廣聯視野獎”。
“亞廣聯”成立於1964年,是世界上最大的廣播電視國際組織。“亞廣聯獎”評選包括廣播、電視和新媒體三大類共15個獎項,已成為國際傳媒行業最有影響力的獎項之一。根據評選規則,“亞廣聯獎”的每個獎項只授予得分最高的一部作品。
今年共有來自全球各地的357件參賽作品角逐“亞廣聯獎”,由不同國家組成的60名初評委評選出64件入圍作品,最後由15位終評委在此基礎上推選出獲獎作品。
浩如煙海的文化寶庫
讓詩情畫意的“中國式浪漫”打動世界
這是一場詩筆與畫筆共譜山河的文化之旅,也是一場先進科技與璀璨藝術相融合的創新之旅,更是一場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筆墨互為的思想之旅。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故宮博物院、北京師範大學、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館等權威機構打造的大型文化節目《詩畫中國》,以中國經典名畫為內容載體,以經典詩詞引發出其中的精神內核,為傳統詩畫作品賦予新時代的表達,踐行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讓古典詩畫作品“活起來”,亦“火起來”。
《詩畫中國》從近千件藝術珍品中篩選出六十余幅畫作、近百首詩文,以“詩畫合璧”的全新樣態,通過詩、畫、音、舞、劇、曲等藝術形式和XR、AR、CG等技術手段,為每幅經典畫作量身打造了可視、可聽、可感的“寫意空間”,呈現出一個氣韻生動、氣象萬千的詩畫天地。
節目播出後引發業界高度關注,在新媒體端掀起了“詩畫熱”,收穫全網熱搜熱榜共計443個,節目話題總閱覽量累計超27.4億次。節目在海外平臺也廣受讚譽,相關內容在美國、俄羅斯、法國、菲律賓、葡萄牙等多個國家的主流媒體平臺及社交媒體賬號上發佈傳播,累計閱覽量近百萬。
塵封千年的故事
打開人類文明、文化交流的寶庫
“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敦煌,古絲綢之路上的傳奇之地,人類文明史上的璀璨明珠,世界文化遺産的珍貴寶庫。
《我們為什麼愛敦煌》由總臺CGTN攜手敦煌研究院,耗時近4年精心打造,是總臺首款面向海外受眾打造的敦煌IP英文播客融媒體産品,旨在通過音頻播客故事和豐富的融媒體互動産品由點及面、生動有趣地介紹敦煌留存千年的歷史、文化、藝術和宗教價值,及其在人類文化交流、文明互鑒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産品包括音頻播客、圖文海報、短視頻、網絡直播、互動H5、線上活動等多種形式,內容選擇兼顧海內外受眾視角,極富知識性和趣味性。創作小而精,簡而美,用極具創意的現代手法來講述流傳千年的敦煌故事,並結合七夕、中秋等中國傳統節日推出多個特別節目,做到了小成本、大影響。音頻播客在海外多個國家地區藝術類市場排名前列,相關融媒體産品的海外閱讀量超過7000萬人次,並先後獲得2023北京國際電影節創意類二等獎,2023亞洲播客大獎最佳其他類播客獎等國際獎項。
一次次生命的歷練
為孩子講述生命的美好
總臺體育青少節目中心《小喇叭》欄目製作播出的兒童廣播劇《南飛的燕子》以燕子一家的遷徙旅程為背景,講述了他們在飛往南方的路途中,歷經種種艱辛與挑戰,穿越崇山峻嶺、森林和湖泊,面對兇猛的老鷹和狡猾的野貓等眾多未知的風險,憑藉著堅韌的毅力和智慧,成功抵達了目的地,收穫了寶貴的成長的故事。
廣播劇劇本經過長達一年的精細打磨,以兒童視角出發,將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與生動的科普知識完美融合。此外,還有14首原創主題音樂貫穿整部劇集,為故事注入了強大的情感與氛圍。
7位資深的演播人傾情演繹,使角色塑造更加立體生動。廣播劇《南飛的燕子》對於塑造少年兒童獨立自強的品格和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具有深遠影響。
在大自然這個家裏
我們是生命的共同體
地處大興安嶺腹地的內蒙古自治區根河市,森林覆蓋率高達91%。白樺林間,生活著鄂溫克族的使鹿部落——敖魯古雅。她是中國唯一飼養馴鹿的民族。雨果·索羅貢曾經是從這裡走出去的少年,25歲又從城裏回到林間,成了年輕一代的使鹿鄂溫克人。
節目通過記錄生於山林、長于城市,終又回歸大興安嶺的使鹿鄂溫克青年的生活,展示了年輕一代使鹿鄂溫克人的堅定與嚮往,也呈現了雨果和母親所全力守護的“綠色”生活,與“時代”的不斷融合和共同演進。因文化旅遊和互聯網的興盛,這對母子的物質生活在不斷地改善,而他們骨子裏人與自然同聲共氣的觀念卻未曾改變,且借由網絡傳遞給山外的人們。
如果説,昨天的雨果,是“被森林和城市夾在中間的人”,那麼,今天與母親一起守護馴鹿、守衛傳統、守望家園的雨果,無疑是聯結森林和城市、聯結傳統與現代的那個人。母與子,人與鹿和森林,他們共同構成的純真與溫暖,在零下四十三度的“額爾古納河右岸”氤氳。
《家》還有另一個名字:“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藝術的殿堂向每個認真生活的人敞開
只要熱愛,處處都是舞臺
心中的琴,既是主人公對鋼琴的癡迷和熱愛,也是因生活困境而摸不到琴、只能在心裏練琴的一種無奈。
一個幾十年沒碰過鋼琴的鋼琴愛好者,一個沒進過音樂廳的農民工,在這個夏天,居然受邀到自己參與建設的音樂廳表演彈琴。節目從易群林第一次進音樂廳的人生高光時刻倒敘開來。小時候愛上鋼琴,可此後數十年裏他卻只能在一個“無聲”的世界裏,繼續鋼琴夢想:聽歌曲、記簡譜、背旋律,是他追逐音樂的笨拙辦法;被子、桌子、勞動工具上,都有他的88個黑白鍵。林溪在節目中娓娓道來,將老易對鋼琴愛而不得的人生軌跡一一展開。
林溪深入到老易最真實的生活,也走進他內心最深沉的熱愛和夢想。節目中有很多打動人心的細節都被敏銳地捕捉到並呈現給受眾,映射著這位虔誠愛樂人的人性之光。
總監製 ▏楊 華 張利生 竇小文
監 制 ▏徐朝清 閆 爽
主 編 ▏史靖洪 徐 克 張亞東
編 輯 ▏孫嘉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