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青春無畏 逆行烏克蘭

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總臺之聲》微信公眾號 | 2022年05月30日 09:30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總臺之聲》微信公眾號 | 2022年05月30日 09:30
原標題:
正在加載

  2月24日,烏克蘭首都基輔等多個城市發生爆炸,俄烏衝突全面升級,引發全球關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迅速啟動重大突發事件應急響應機制,先後派遣多批記者進入俄烏衝突現場報道最新局勢。面對日趨緊張複雜的局勢,總臺記者始終堅守前線,持續發力,至今已3個多月。

  不是在現場,就是在抵達現場的路上

  3月20日,我接到歐洲總站的指令,從德國柏林前往烏克蘭前線。

  我與貝爾格萊德站的攝像師徐公正老師在波蘭華沙會合,驅車從陸路進入烏克蘭。當我們走到兩國邊境的時候,手機突然收到接連不斷的突發新聞的推送:“烏克蘭利沃夫遭到了導彈襲擊。”氣氛瞬間嚴肅與緊張,我們這次的報道工作也正式開始。

  利沃夫是西方國家連接烏克蘭的主要通道。我們驅車從邊境到利沃夫大約70公里,途中見聞我們都一一記錄了下來。邊境口岸的卡車排成了綿延幾公里的長龍,沿路的加油站臨時關閉,靠近利沃夫時,能看到黑煙不斷在城市上空冒出來,像一條巨大的黑蟒,緊張的氛圍越來越濃厚。

  由於路上新增加的多道安檢,原本1小時的路程,我們花了3小時。在利沃夫酒店辦理入住的時候,前臺認真介紹了防空洞的位置,並且再三叮囑我們,聽到警報聲一定要立即下到防空洞。在我們入住的25天時間裏,每當外面防空警報響起,房間裏也會立即響起急促的安全廣播。經過幾個星期的“訓練”,我們對警報聲的反應從最初的緊張變成了習以為常。每當巨大的爆炸聲緊隨著防空警報聲傳來,別的房客馬上進入防空洞,而我們卻是立即穿戴好防護用具、衝出酒店,做現場出鏡,在第一時間把現場視頻發回總臺。

  我們是來自中國的記者

  在烏克蘭做報道,除了應對安全壓力,還要面對各種複雜的情況。儘管我們持有合法的當地記者證,但開展工作仍困難重重。在街頭錄製出鏡、拍攝空鏡都要小心翼翼,隨時可能有士兵出現對我們進行盤問審查,對我們的正常拍攝進行阻攔。

  記得有一次我們在市中心拍攝空鏡,拍完剛一轉身,出現三個背著槍的士兵,把我們攔住了。他們直接收繳了我們身上所有的證件和設備,把我們帶到警局進行盤查,認真翻看我們手機和護照,包括社交軟體裏的聊天記錄,又盤問我們的行程與住所。儘管感到不被尊重,但我們儘量對他們的舉動表示理解,也反復強調我們是來自中國的媒體,到利沃夫的目的就是呈現當地的真實狀況,我們還向他們展示了之前播出的報道片段。軍方的態度漸漸緩和下來。

  等了大約兩個小時,軍方逐一核實了所有信息之後,就讓我們走了。臨走之前,一名懂英語的軍官還主動加了我的社交賬號,希望和我們保持聯絡。

  歐洲總站報道團隊交接(左起:華沙站記者徐明、日內瓦站記者楊春、日內瓦站攝像師李春元、柏林站記者余鵬、貝爾格萊德站攝像師徐公正)。

  爭獨家搶首發,恪守客觀公正的新聞觀

  隨著衝突不斷升級,國內觀眾對來自烏克蘭前線的深度報道需求越來越多。我們在前線必須深入觀察,多角度思考,尋找報道線索,提供總台獨家報道。

  抵達利沃夫市區時錄製出鏡。

  在利沃夫街頭,我關注到當地的難民數量激增。利沃夫是一個只有幾十萬人口的小城,難民數量卻達到了當地人口的近1/3。那麼這些人對這場衝突是什麼看法?他們的衣食住行能保障嗎?順著這個思路,我們找到了房地産仲介,聯絡了餐館,探訪當地普通人家,希望通過多視角呈現衝突背景下的烏克蘭人的生活。

  在烏克蘭,維持正常的生活都變成奢求。利沃夫許多當地人已經失業,收入幾乎為零,還涌入了很多難民。房産仲介告訴我們,現在利沃夫“一房難求”,每出現一套空房,立馬被十個以上的客戶搶著要租,當即就能定下租約。我們採訪到一位當地的家庭主婦,她説“幸福就是當你早上醒來時能看到愛人,穿過寧靜的街道時,看到人們快樂的表情,看到孩子開開心心去上學。”恢復和平、恢復平靜的日常生活,就是他們現在最大的渴望。

  烏克蘭和俄羅斯都是全球重要的糧食出口國。受衝突影響,烏克蘭農業活動大受打擊,糧食貿易幾乎停滯。雖然我們在田間地頭看到烏克蘭農民翻地、施肥,但農民沃洛迪米爾説:“能源價格上漲,生産成本也在急劇上漲。”見微知著,烏克蘭今年的糧食生産將面臨重大挑戰,預計也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這個“東歐糧倉”的糧食出口。

  我們以平均三天一條獨家現場報道的頻率,發回了《大量新居民涌入 利沃夫一房難求》《俄烏衝突下的烏克蘭人 盼望和平》《俄烏衝突影響農業生産 全球糧食安全受挑戰》等記者觀察稿件和《烏克蘭民眾返回家園》《平價小餐館中的不平凡》等新聞特寫稿件。

  我們不帶偏見、實事求是地拍攝和記錄著。報道引起了廣泛的共鳴,被國內外媒體廣泛轉載。許多采訪對象看了報道後都很感動,謝謝我們公正傳達他們真實的聲音。

  採訪利沃夫民眾。

  在關注烏克蘭民生的同時,我們也關注官方的表態,當地政府的新聞發佈會是一個獲取新聞信息的絕好渠道,也是我們與國際同行同臺競技,在國際熱點事件中凸顯總臺爭獨家搶首發的好舞臺。

  在一次烏克蘭國防部發佈會上,各路媒體都在關心提問北約的軍事援助是否已經到位、戰況如何。我舉手提問“烏克蘭是否還希望加入北約?”烏克蘭國防部副部長猶豫之後,表示烏克蘭尋求加入北約的目標已經寫入憲法,不會改變。這是烏克蘭政府在衝突爆發後第一次明確表明態度。我立即把這條新聞發回後方,新聞很快就衝上了抖音、快手等平臺的熱榜。

  烏克蘭利沃夫遭到空襲後,記者與總臺新聞頻道進行直播連線。

  這次烏克蘭的報道經歷給了我們直面衝突新聞現場、與國際同行“扳手腕”的鍛鍊機會。我很感謝祖國作為我們的堅強後盾,讓我們自信地揮灑汗水、綻放青春;感謝總臺給年輕人創業幹事的舞臺;感謝歐洲總站和總臺各部門給前線記者的支持和保障;感謝家人對我工作的充分理解;也感謝我的搭檔徐公正老師的專業支持。

  (作者: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歐洲總站柏林記者站記者   余鵬)

編輯:邢斯馨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正在閱讀:記者手記|青春無畏 逆行烏克蘭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