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歷史,“牘”懂中華。12月8日(本週日)晚八點檔,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大型文化節目《簡牘探中華》第二季將亮相央視綜合頻道(CCTV-1),繼續陪伴觀眾從片片簡牘,溯源中華。
《簡牘探中華》第一季節目通過裏耶秦簡、雲夢睡虎地秦簡、天回醫簡、懸泉漢簡等八大代表性簡牘的呈現,挖掘文物的多重價值,展現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助冷門之學熱傳熱播,深受觀眾喜愛,也獲得了業內專家學者的廣泛認可。第二季節目迎來全新升級,創新打造舞臺空間與特效空間虛實融合的多維空間場景,探秘簡牘所蘊含的中華文脈密碼。首期節目聚焦近2500枚世所罕見的戰國竹簡清華簡,帶領觀眾穿越到先秦時代,一探古人豐富、智慧和深邃的思想世界,以及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脈絡。
由21支簡組成
先秦實物“計算器”能進行分數乘除
2008年7月,近2500枚戰國竹簡從境外被搶救回來,入藏清華大學,被命名為清華簡。這批珍貴簡牘最長的49厘米,最短的不到10厘米,竹簡上的文字大多數仍然清晰可見,書寫精緻工整。沉睡2000多年的清華簡,隨著研究的深入逐漸甦醒過來,諸子思想、歷史文化、天文曆法、律法術數、醫學方技,讓觀者無不驚嘆于先秦文明的兼容並包、博大精深。
節目現場,主持人龍洋與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副主任劉國忠、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楊博、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蒙曼共同破譯清華簡中的文化密碼。
觀眾將認識迄今所見中國最早的數學文獻實物,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十進制乘法表——《算表》,感受穿越歷史的數學之美。這一距今2300多年的先秦實物“計算器”,由21支簡組成,不僅可以計算100以內兩個任意整數的乘除,還能計算包含分數的乘除。
記述商王武丁與傅説故事的《傅説之命》,可能是首次面世的周文王遺言《保訓》,填補歷史空白、記錄楚人起源的《楚居》等失傳已久的古代典籍也將以生動的方式呈現在觀眾面前,娓娓道來一個個真實、鮮活的歷史故事。
清華簡最新研究成果首次披露
散佚文獻重見天日
作為首檔聚焦簡牘的大型文化節目,《簡牘探中華》第二季持續深化“思想+藝術+技術”融合傳播,創新打造主舞臺大屏、簡牘屏、甬道地屏、特效綠幕構成的多舞臺空間,帶給觀眾年輕化、科技化的視聽體驗。首期節目,觀眾將與商王武丁、傅説、周文王、周武王、楚莊王等展開跨越時空的相見。
《簡牘探中華》第一季節目中,一個個“首次發現”“首次復原”“首次公開”將關於簡牘的最新考古研究成果帶入公眾視野,為學術界提供了研究的新視角和探索動力,也增進了社會公眾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和關注。新一季節目將延續用文化節目“續寫”文明歷史的創作思路,揭秘簡牘研究最新成果。
自2010年以來,清華大學以每年發佈一輯整理報告的方式,公佈清華簡的最新研究成果,至今已發佈十三輯。《簡牘探中華》將邀請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主任黃德寬提前公佈清華簡第十四輯整理報告中的重大發現:三篇失傳2000多年的重要文獻《成後》《昭後》《兩中》。據黃主任介紹,《成後》《昭後》很可能是失傳已久的古文《尚書》篇章,內容主要涉及西周成王和昭王,對了解西周早期的歷史,了解成王、昭王非常重要。長篇著述《兩中》有88支簡,豐富的記載有利於我們更好認識夏代早期的歷史。
簡牘是古人智慧與生活的縮影,訴説著歷史,也啟迪著未來。12月8日(本週日)晚八點檔,《簡牘探中華》第二季將亮相央視綜合頻道(CCTV-1),讓我們一同探尋清華簡裏的中華故事,品味泱泱華夏波瀾壯闊的歷史篇章!
點擊查看全文
查看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