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共和國勳章”獲得者李振聲:耕耘天地間 築牢大國糧倉
來源 : 央視網 2024-09-17 19:18 內容簡介
[視頻]“共和國勳章”獲得者李振聲:耕耘天地間 築牢大國糧倉
簡介
來源:央視網 更新時間:2024年09月17日 19:18
  • 視頻簡介
    “共和國勳章”獲得者李振聲:耕耘天地間,築牢大國糧倉。
主要內容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糧穩天下安。“共和國勳章”獲得者、我國小麥遠緣雜交育種奠基人——李振聲院士一輩子紮根麥田,不僅培育出抗病、耐鹽的高産優質小麥,還組織開展了多個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農業科技攻關項目,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

這些珍藏在中國科學院檔案館裏的小麥種子樣品,就是為我國小麥種植帶來翻天覆地變化的耐鹽、抗旱、高産品種——“小偃”系列,它們凝聚了李振聲一生的心血。

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糧食年産量2000多億斤,受北方冬小麥産區條銹病肆虐影響,一年就損失100多億斤,相當於4000萬人一年的口糧。1956年,25歲的李振聲瞄準這一世界性難題,他響應中央支援西北建設的號召,前往陜西楊陵中國科學院西北農業生物研究所工作。

在陜西,李振聲看到冬小麥很容易被感染條銹病減産,而野生牧草卻生命力旺盛,於是他萌生了一個想法:通過牧草與小麥雜交,培育出一種抗病性強的小麥。

科學上,讓牧草與小麥進行遠緣雜交困難重重,李振聲和團隊迎難而上。年復一年,在成千上萬次的培育後,李振聲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李振聲在科研上不懈努力,終於育成“小偃”系列優質新品種,其中,“小偃6號”能同時抵抗8個條銹病菌生理小種侵染,還具有高産的特性,衍生品種達80多個。截至2003年,“小偃”系列在全國累計推廣3億多畝,增産小麥150億斤。

2007年,因在小麥遠緣雜交和染色工程研究中的重大建樹,李振聲獲得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75歲的李振聲再次出發,這次的任務是向鹽鹼地“要糧”,他帶隊培育出的耐鹽鹼小麥品種,5年增糧200多億斤。

2020年,年近90歲的李振聲再次提出建設“濱海草帶”的構想——通過種草養畜,實現我國環渤海地區1000萬畝濱海鹽鹼地的高效利用。

編輯:楊書傑 責任編輯:劉亮
全部評論
熱播榜 更多>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