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焦點訪談》 20240615 區域軌道交通:打通與聯通
來源 : 央視網 2024-06-16 06:41 內容簡介 關注
《焦點訪談》 20240615 區域軌道交通:打通與聯通
簡介
來源:央視網 更新時間:2024年06月16日 06:41
  • 視頻簡介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地區發展,交通先行,最近新開通的幾條軌道交通線路成為多方關注的焦點。6月15日,上海超級環線高鐵的開通,將上海、江蘇、安徽和浙江三省一市串成了一個環。而前不久開通的廣東城際“四線”更是串起了沿線五座城市,並採用地鐵公司公交化運營的創新模式,助力軌道交通跑出了粵港澳大灣區的加速度。(《焦點訪談》 20240615 區域軌道交通:打通與聯通)
  • 欄目信息
播放列表 更多 >
往期查詢>
精彩看點 更多 >
往期節目 更多 >
播放列表 關閉

正在加載...

關閉
播放列表 關閉

正在加載...

播放列表 關閉

正在加載...

主要內容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地區發展,交通先行。最近新開通的幾條軌道交通線路成為多方關注的焦點。比如15日剛剛開通的上海超級環線高鐵,將上海、江蘇、安徽和浙江三省一市串成了一個環,而前不久開通的廣東城際“四線”,更是串起了沿線的五座城市,並採用地鐵公司“公交化運營”的創新模式,助力軌道交通跑出了粵港澳大灣區的“加速度”。那麼,這些跨市甚至跨省鐵路公交化運營是如何做到的,又會帶來什麼呢?

15日上午10點27分,G8388次環線高鐵列車從上海站出發,途經江蘇、安徽、浙江,終點到達上海虹橋站。

超級環線高鐵將上海、江蘇、安徽和浙江三省一市串成了一個環,為“軌道上的長三角”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而在珠三角,同樣有一條城際鐵路,也就是5月26日貫通的城際“四線”把大灣區的廣州、佛山、肇慶、東莞和惠州五城連成了一條線,變成一座超級城市。其採取的“隨買隨進、隨到隨走”的公交化運營模式,更是大大簡化了乘車環節。在剛剛過去的端午三天假期,廣東城際“四線”共發送旅客數量13.7萬、14.1萬、19.7萬人次,上座率平均達到339%,刷新了貫通運營三周以來的紀錄。

廣東城際鐵路運營有限公司車站服務中心總經理朱小山告訴記者,早在2016年到2017年間,此次“四線”貫通的東西兩條線莞惠城際和佛肇城際就已開通,由國鐵集團運營。2019年,廣州地鐵集團成立全資子公司廣東城際鐵路運營有限公司,成為內地第一家擁有鐵路運營資質的地鐵公司。2019年至2021年間,中間兩條線廣佛南環和佛莞城際陸續建設完成具備通車條件,但一直沒有運營,更沒有打通堵點實現全線貫通。

朱小山:“難題相對來説還是比較多。第一,跟國鐵集團,包括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花了比較大的精力去溝通;第二,在申請資質的時候,人員培訓、人員資歷,國家鐵路局多次到現場來進行指導、核實;第三,跟地方政府的溝通也有一些困難。從國鐵集團到地方運營,以前是地方、鐵路各管一段,現在要融合發展。” 

經過股權置換、人員調配一系列調整之後,今年1月23日,廣州地鐵集團正式接管佛肇城際和莞惠城際,並於5月22日取得了廣佛南環和佛莞城際兩條線的運營資質,5月26日,四條線路正式全線貫通。專家認為,“四線”貫通代表的不僅僅是軌道交通的硬聯通,更是打破行業壁壘、貫通城市軌道運營權的軟聯通。

長期以來,我國既有普速鐵路、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和市域鐵路構成的鐵路網絡,也有地鐵、有軌電車等構成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這兩套系統分屬於國鐵集團和地方地鐵公司運營,界限分明。而此次廣東貫通的四條城際鐵路交由地方地鐵公司進行公交化運營,則給出了一種全新的運營模式。那麼,城際鐵路究竟是如何實現公交化運營的呢?

中鐵城建集團廣佛環項目部總工程師閆國畢:“這個車站的閘機分為了兩種,一種是公交化運營的閘機,主要用嶺南通、羊城通,還有地鐵卡、乘車碼都可以使用。這一塊是鐵路12306的閘機,高鐵票就是用這個閘機。”

挂的是廣州地鐵標誌,坐的是和諧號動車組,這是記者乘坐廣東城際“四線”最直觀的感受。旅客乘車既可以通過12306購票後刷身份證進站乘車,也可以使用全國交通一卡通、廣州地鐵App城際乘車碼等多種方式進站乘車,不用對號入座,車票“當日一次有效”。記者隨機登上了一輛開往佛山肇慶方向的列車,看到列車內部和普通高鐵列車區別不大,但做了不少細節上的改變,如取消了小桌板,車廂尾部安裝了成排的凳子,車廂中間安裝了扶桿,靠過道的座椅安裝了扶手,方便無座的乘客等等。此外,沿線多個站點還可以和國鐵車站實現安檢互認,與鄰近的國鐵、地鐵車站便捷換乘。

記者注意到,此次“四線”貫通最西端的城市是廣東肇慶,其地處大灣區城市群邊緣地帶,經濟發展在廣東省及大灣區城市群中相對薄弱,屬於産業轉移型城市。“四線”貫通後,記者搭乘城際鐵路從廣州一路向西,一個多小時後就到達了肇慶,而此前乘坐普速列車最快也要2個小時。時空距離的拉近讓這裡的企業迎來了“向東看”“向東趕”的發展新機遇。

城際“四線”的開通給肇慶的文旅行業也帶來了黃金髮展機遇,當地積極探索“城際+旅遊”發展新模式,努力把交通的“客流量”轉化為旅遊的“留客量”。

不僅僅是肇慶,城際“四線”39座車站給沿線城市的旅遊業都帶來增量,共同串聯起了灣區旅遊的新圖景。

廣東省體制改革研究會執行會長、廣州市社會科學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彭澎:“一個城市要建地鐵是有門檻的,有GDP的要求、財政收入的要求等等。如果把地鐵跟城際打通了,使沒有通地鐵的城市享受到地鐵的幅射。比如中國的第一條城市之間的地鐵是廣佛地鐵,第二條是上海通到昆山的地鐵。現在在成都跟簡陽或者西安跟咸陽都在出現這種發展態勢,一些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發展的條件逐漸具備了。” 

專家表示,目前全國多個都市圈、城市群都在軌道交通發展方面打破各自為戰的局面,加強跨區域合作。比如在長三角,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正在開始著手探索市域鐵路的地鐵化運營。由地鐵公司運營市域鐵路,這和廣東城際交由地鐵公司運營的模式類似,都屬於軌道交通體制機制改革的積極探索。作為國家發展改革委首批確定的全國11條市域鐵路示範線路之一,機場聯絡線預計將在今年年底建成通車。

近年來,隨著地方成為市域鐵路和城際鐵路的投資主體,自主運營被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提上日程。根據規劃,上海未來通過市域鐵路網,可將主城區與江蘇、浙江的城際或市域鐵路連接。

專家認為,城際鐵路、市域鐵路在進行創新發展的同時,還要兼顧可持續發展。相關統計顯示,目前我國投入使用的地鐵公里數已經超過一萬公里,大部分還要依靠財政補貼維持運營,但城際鐵路、市域鐵路的運營應當積極參與市場競爭,改變這一局面。

近日,上海、江蘇、浙江和安徽三省一市宣佈組建長三角軌道交通運營公司,共同推動長三角地區跨省城際、市域鐵路運營一體化。專家表示,這是在廣東省省內軌道交通融合發展的模式之外,進行的另一種跨省市之間的區域性軌道交通管理的創新融合。

隨著軌道交通的快速發展,區域間的互聯互通,從大灣區到長三角,從雙城到多城,從公交化到一體化,一個新的軌道時代悄然到來。區域軌道交通的公交化、一體化運營,是交通領域不斷深化改革的有益嘗試,它不僅需要鐵路網絡、軌道交通上的“硬聯通”,更需要體制、機制上的“軟聯通”;不僅要打破行業壁壘、行政邊界,更需要利益相關方進行有效溝通和協調,破除條塊分割。改革激發活力。區域軌道交通公交化、一體化運營,在帶給沿線城市新的發展機會的同時,也在助力中國高質量發展。

編輯:陳平麗 責任編輯:劉亮
全部評論
熱播榜 更多>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