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了不起 尋找“永恒的雲岡微笑”

副標題:

來源:央視網 | 2024年03月09日 11:09:35
央視網 | 2024年03月09日 11:09:35
原標題:
正在加載

雲岡石窟位於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處的武州山南麓,是中國著名的石窟群之一。雲岡石窟的開鑿始於北魏時期,“鑿山石壁,開窟五所,鐫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飾奇偉,冠于一世”,雲岡石窟的開鑿歷時約150年,歷經北魏、東魏、西魏、北齊、隋、唐等朝代,現存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9000余尊,是中國石窟藝術寶庫中的瑰寶。

在雲岡石窟中,第五窟中一尊巨大的坐佛,其微笑的面容被許多參觀者和專家認為是十分神秘和引人注目的。這種微笑被認為具有一種特殊的魅力,能夠讓人感受到寧靜和喜悅,因此被稱為“雲岡微笑”。

“雲岡微笑”的魅力來自於哪兒?為了尋找問題的答案,在第二期《每個人都了不起》中,主持人朱迅相約中央美院設計學院教授費俊老師來到雲岡石窟,尋找“雲岡微笑”背後的了不起的每個人。

張俊才是雲岡研究院文物修復師,今年75歲,至今已從業四十餘年了。他曾修復過第二十窟露天大佛,小心翼翼地把大佛的鼻子恢復原狀。採訪中,張俊才開玩笑道,敲敲打打了近半個世紀,他穿的褲子都補了好多回了,因為久坐板凳把屁股(褲子)都磨爛了。

他的“雲岡微笑”,是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

孫麗娜是和張俊才在同一辦公室的文物修復師,很年輕,卻很專注。探訪張俊才的這天,她在一片密密麻麻的瓷片前,有條不紊地做著拼接工作,一天最多只能拼十來對瓷片,一拼就是一年多。張俊才説,“她只要一笑,那就是對上了;她要是悄悄的,那就是沒對上”。

她的“雲岡微笑”,是通過自己的雙手,讓受損文物重新煥發活力的成就。

趙斌是雲岡石窟研究院石質文物保護中心修復組長。在他的帶領下,朱迅和其他修復師一起,用小小的修復刀,仔仔細細填平洞窟中病害的縫隙,讓“雲岡微笑”之美,可以代代傳承下去。

他的“雲岡微笑”,是對歷史遺産的保護和傳承。

員小中是雲岡研究院文獻資料中心文獻研究室主任,2014年,員小中開始對坍塌的西立佛進行拼接工作,殘石共166塊,最重石塊達100多公斤,他説:“我從小就看著它好像缺這一塊似的,那到了我長大了,我能把它補齊,這也可能就是我的使命。”

他的“雲岡微笑”,是與先賢的隔空對話,是文化傳承的歷史使命。

張焯是雲岡研究院黨委原書記,為雲岡石窟貢獻了22年的青春。

在他的帶領下,朱迅見證了“新雲岡”的誕生——東山藝術區。他説,1500年前,人們開鑿雲岡石窟的時候,留下的石塊廢料沒有隨意丟棄,而是用於了平城(也就是今天大同)的建設。今天的東山藝術區也是用“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將過去發展礦業和工業時代遺留下來的廢鐵利用起來,變廢為寶做成東山藝術區的新藝術作品。

他的“雲岡微笑”, 讓藝術的文化價值以更現代、更親民的形式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在當代社會得到更廣泛的傳播和認同。

鎖定3月9日21:55央視綜藝頻道《每個人都了不起》,

跟朱迅一起探尋雲岡石窟背後“了不起的他們”,

尋找“永恒的雲岡微笑”!

點擊查看全文

編輯:堯丹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最新評論

查看更多評論

正在閱讀:每個人都了不起 尋找“永恒的雲岡微笑”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