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列兵到博士研究生,他退役後在“一號哨位”上繼續站崗

副標題:

來源:央視網 | 2024年01月31日 11:56:03
央視網 | 2024年01月31日 11:56:03
原標題:
正在加載

在日常生活中,選擇無處不在。而人生的種種境遇,都與我們的選擇息息相關。選擇一所好的大學,選擇一份滿意的工作......這些選擇往往都會決定一個人的人生道路。

一個名牌大學的大學生,中斷學業去當了兩年兵,多少人能如此選擇?

周曉輝,做到了。

在2011年10月份之前,周曉輝也不會想到他之後的生活會跟軍人緊緊地聯絡在一起。

周曉輝從新疆生産建設兵團考入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本科。大學三年級的時候,他感覺人生有一種迷茫感,很多想做的事情都還沒有做,他想打破這種迷茫感。

在2011年10月底,周曉輝在宿舍睡午覺,醒來的時候看到手邊有一張徵兵宣傳單,這讓他很驚奇也很驚喜,之前的迷茫仿佛一下子有了答案。周曉輝的爺爺是一名抗美援朝的老兵,立過二等功。家庭氛圍的熏陶,讓周曉輝一直有當兵的想法。在看到那張徵兵宣傳單的時候,周曉輝的心裏更加堅定了成為一名軍人是人生必行之事。

就這樣,周曉輝通過層層考核,成為了一名新兵。剛到新兵連,他就遇到了困難。由於新兵連是在黑龍江的一個山溝裏面,給他的第一感受就是這個地方真冷:

克服了天氣的寒冷,也要克服一些艱苦的訓練,比如臥倒訓練。它其實是最基礎的一個動作:

人的勇氣和勇敢都是這樣訓練出來的。

新兵連下連之後,周曉輝被分到了機動中隊,後來又去了通訊站。除了日常的訓練和站崗,周曉輝還擔任新聞報道員的工作。早睡早起的規律性軍營生活中,周曉輝也會抽出空隙時間來記錄,他堅持每天寫日記,軍旅日記一共寫了7本,714篇,一天都沒落下。

“寫日記的場景,在午休時,在拉練途中,在夜崗之後,沒有手機,沒有電腦,摸黑在被窩裏寫日記的情景,借助樓道裏的光翻到沒有字的那一頁,用左手測量頁面邊距,兩隻手配合,試圖找準位置,以防寫得太歪。”這也就是2015年9月周曉輝退役後出版的《我還青春一次遠征——一個大學生士兵的軍旅日記》的雛形,書一齣版就受到很多年輕戰士的喜愛,也鼓舞了一批有志的年輕人走向了軍營。

在部隊服役期間,他被評為優秀士兵。在參加黑龍江流域抗洪搶險任務中,他榮立抗洪搶險三等功。 

2013年11月25日是周曉輝離開軍營的日子。他回到了校園,像往常一樣學習生活,這些軍旅生活的烙印,在周曉輝的身上如影隨形,直到現在,他都認為自己從沒有真正意義上離開軍營。

退役之後,他遇到了同樣退役的戰友,兩人商量著做點什麼,正好他們都有文字基礎,喜愛寫文章,兩人也都想寫軍人成長的故事,就這樣一拍即合,“一號哨位”公眾號誕生了。

在公眾號成立之初,兩人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一個是他們要花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內容,當時還各自面臨著推免研究生,有很多的學業壓力,那段時間,周曉輝從來沒有在晚上1點之前睡過覺。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號哨位”公眾號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出圈”了。周曉輝在朋友圈看到一些大學生在發“三行情書”,他就想到能不能讓退役軍人、軍屬來寫“三行情書”,後來他把收集到的“三行情書”編成了一篇內容,推出去了以後,點擊量很快到了“10萬+”,很多媒體也來轉載這篇文章。


(節選)

這篇文章“出圈”了之後,周曉輝更加堅定地要做更優質的內容。“一號哨位”不僅發佈原創的策劃,還講述戰士的故事,引起了更多人的共鳴,傳遞著愛和力量。

從2014年到2022年,“一號哨位”公眾號已經推送14000多篇文章,2000多個視頻,還發了24000多條微博,閱讀量和觀看量超過了30億人次。不僅如此,他還做了一本日曆,讓身處異地的人,通過日曆打卡來傳遞情感,打卡的海軍戰士、邊防軍人、退役女兵,甚至有的情侶因為日曆打卡結識,最後走進了婚姻殿堂,有了愛情的結晶。

他還將精彩的故事集結成冊,組織《士兵突擊》開播10週年線下漂流的活動為邊防連隊運送新年禮物;他也帶領團隊幫助退役軍人找工作......

不管是公益事業,還是“一號哨位”,它們都是周曉輝軍旅生涯的延續。2019年7月,周曉輝被表彰為“全國模範退役軍人”並於2022年擔任北京冬殘奧會的火炬手。

如今,周曉輝還在“一號哨位”上繼續堅守,講述軍人故事、傳播軍旅文化、傳遞軍營正能量......他雖然脫掉了那身軍裝,但依然有軍人那份責任和擔當,保留著赤子的熱心和溫情。

青春不止有詩和遠方,還有家國和邊關。

參考資料:《老兵你好》《正午國防軍事》

點擊查看全文

編輯:杜依依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最新評論

查看更多評論

正在閱讀:從列兵到博士研究生,他退役後在“一號哨位”上繼續站崗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