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訪談》 20230930 康莊大道 鄉村振興新畫卷
來源 : 央視網 2023-09-30 20:08 內容簡介 關注
《焦點訪談》 20230930 康莊大道 鄉村振興新畫卷
簡介
來源:央視網 更新時間:2023年09月30日 20:08
  • 視頻簡介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600多年前,元代畫家黃公望在風光旖旎的富春江邊畫下了《富春山居圖》,如今,這裡綠水青山依舊,但山村生活已經發生了巨變。在新時代鄉村振興征程上,各地因村制宜,精準施策,在我國廣袤的鄉村大地上,一幅幅新時代的“富春山居圖”正在繪就。 (《焦點訪談》 20230930 康莊大道 鄉村振興新畫卷)
  • 欄目信息
播放列表 更多 >
往期查詢>
精彩看點 更多 >
往期節目 更多 >
播放列表 關閉

正在加載...

關閉
播放列表 關閉

正在加載...

播放列表 關閉

正在加載...

主要內容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國慶假期,很多人都選擇出門旅遊。在飽覽大好河山的同時,我們也可以體驗到中國式現代化的欣欣向榮。《焦點訪談》從今天(9月30日)起推出國慶特別節目《康莊大道》,帶您一起來領略中國式現代化的豐富場景。600多年前,元代畫家黃公望在風光旖旎的富春江邊畫下了傳世名畫《富春山居圖》。如今,這裡綠水青山依舊,但山村生活已經發生巨變。在新時代鄉村振興征程上,各地因村制宜、精準施策,正像習近平總書記説的,打造各具特色的現代版“富春山居圖”。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解決好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在我國廣袤的鄉村大地上,一幅幅風采各異的新時代的“富春山居圖”正在繪就。

  《富春山居圖》的原創地、實景地位於杭州富陽,它也是浙江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試點之一。

  青山綠水間,一片白墻黛瓦的杭派民居靜靜佇立,宛若一幅水墨江南的畫卷,這裡是曾被網友稱為“最美回遷房”的東梓關村。

  這天一早,在東梓關村經營民宿的朱玉萍就忙了起來。

  朱玉萍是三年前回到家鄉開民宿的,之前的二十年她一直在外打拼。早年間,村裏的環境比較差,經濟發展也落後,年輕人大都出去打工了。

  富陽鄉村的改變從保護生態、提升人居環境、改善農村基礎設施等“量變”開始,而“質變”則發生在最近十年。依託地域文化特色,富陽提出“設計改變鄉村”。在保留文脈、留住鄉愁的同時,要變“顏值”為“産值”。

  2014年,擁有百餘幢清末民初古建築的東梓關村被列入浙江省歷史古建築保護村名錄,並成為“杭派民居”建設試點村。

  浙江杭州市富陽區東梓關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李群:“我們這個老村徽派建築比較多,又考慮到黃公望老先生的《富春山居圖》實景地就在我們這邊,對照水墨江南、山水畫意境來設計。”

  一開始,這樣的設計理唸有些村民並不認同,但改造後的效果卻出乎大家意料,這個別有味道的古村落吸引了很多遊客慕名而來。

  家鄉的變化吸引了不少人回鄉創業,村裏建起了精品民宿、咖啡廳、江鮮館等。依託緊臨富春江的地理優勢,東梓關村還辦起了開漁節、江鮮大會等活動。

  産業興旺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現共同富裕的關鍵。近年來,在富陽的鄉村,人們紛紛結合地區優勢,打造屬於自己的特色産業。黃公望村,培育公望文化IP,加快推進文旅融合;新一村,把治污後廢棄的水壩打造成形似龍鱗的生態堰壩,特色景觀吸引無數遊人前來打卡;上山村,通過土地流轉盤活閒置資源,新建的荷塘既可賞荷又可採蓮,畝産效益翻了一倍多。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辛向陽:“中國式現代化本身的特徵就是,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所以農業現代化、農村現代化,本質上就是在農村也要實現共同富裕問題。我國幾十萬個村各有自身特點,(要考慮)怎麼挖掘自身特點,利用現代的一些新的科學技術、新的産業佈局,能夠更好地讓這些鄉村富裕起來。因為只有富裕起來以後,有了産業的基礎才能真正實現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不是“一枝獨秀”,更要“百花齊放”。

  在新登鎮長壟村的獼猴桃基地裏,鐘海燕和果農們正忙著摘果、裝箱。獼猴桃、藍莓等精品水果是長壟村的特色産業,但銷路卻曾是村民很頭疼的問題。

  像長壟村一樣,為農産品銷路發愁的村子還有很多。怎麼更好地幫大家開拓市場?當地政府想到了組團聯動。

  這一天,鐘海燕帶著水果準備去趕集,這個市集位於當地的“網紅村”——上山村。近幾年,上山村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盛夏的荷塘美景和音樂節、啤酒節等活動吸引來大量遊客。借著這裡的客流量,這天,周邊十幾個村莊的人都把他們的特色農産品帶到了市集。

  這樣的市集不只是在上山村舉辦。從2019年開始,當地政府把葛溪流域的4個鄉鎮聯合在一起,成立了葛溪組團。沿線幾十個鄉村時不時都會辦個市集,實現資源共享。

  不僅僅是葛溪組團,按照地緣相鄰、文化相近、産業互補等原則,富陽將全區劃分為6大組團,實行片區化組團聯動發展,並通過多種方式帶動村民共同致富,助力鄉村振興。

  浙江杭州市富陽區發改局黨委委員、副局長趙曉英:“我們推出了一批聯盟,比如共富聯盟、山貨聯盟、樂水聯盟。在這個基礎上也推出了一批工坊,比如巾幗工坊、非遺工坊。在這些載體推動下,實現了8萬多農戶增收,同時特色産業的産值也累計增加到了90億元左右。”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

  去年,貴州臺盤村的鄉村籃球賽突然火爆全國,被網友稱為“村BA”。上場打球的,當裁判的,吶喊加油的,都是土生土長的村裏人。獎品可能是當地養的豬和羊,也可能是一筐玉米、幾條魚。濃濃的原生態鄉土氣息,村民對籃球真切的熱愛、淳樸的快樂,一經報道,迅速引發人們的共鳴,成為熱點。

  其實,在臺盤村打籃球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兒,當地在每年六月六“吃新節”都舉辦籃球賽,已經有幾十年曆史,只是以前受經濟條件等限制,規模和影響都比較小。真正火起來,還是在打贏脫貧攻堅戰,摘掉貧困的帽子後。生活越來越富足,在臺江縣的各個村莊,愛上這項運動的人也越來越多。

  茶余飯後,還有不少趣味性很強的活動也在豐富著村民們的生活,像這種無規則趣味女籃就很受歡迎。

  去年以來,“村BA”持續升溫,比賽也從原來的村級比賽一路升級為全國賽,帶動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其中。為了滿足大家的需求,縣裏不斷完善鄉村體育基礎設施,臺盤村就正準備修建新的籃球館。

  隨著“村BA”吸引來的遊客越來越多,這裡的經濟發展也有了更多可能性。村裏還註冊了商標,開了“村BA”線下體驗店,家鄉的變化也吸引了不少年輕人回鄉創業。去年,岑江龍回到臺盤村,在籃球場附近開了一家餐館。今年,他當選村委會主任,正準備帶著大夥兒一起致富。

  貴州黔東南州臺江縣臺盤村村委會主任岑江龍:“村裏面下一步規劃,首先動員村民有自家閒置房的做民宿,整條街也動員村民儘量做小吃,做餐飲,村裏面準備再做一個‘村BA’接待酒店。”

  體育打頭、文化助陣、經濟唱戲,成了臺江縣鄉村振興的新引擎。在臺盤村帶動下,周邊不少村寨也吃上了這碗飯。今年,在“村BA”帶動下,離臺盤村大約半小時車程的紅陽苗寨就接待了十多萬遊客。

  下一步,臺江縣還計劃打造“村BA”深山音樂會和“村BA”集市等,帶動“體育+”産業良性發展。

  辛向陽:“這個現象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講的,中國式現代化五個特徵其中的一個特徵,就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很多村民有一定的物質基礎了,吃得也比較好了,有一定閒暇時間就要去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所以從文化這個角度就要不斷地去供給。同時它確實可以帶來産業的發展,如何在這個需求的基礎上引導産生更多的消費需求,在現代化過程中要把這一塊作為重點去解決。”

  生活更富足了,日子更樂和了。在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的路上,大家還有很多美好的期待。

編輯:甄濤 責任編輯:劉亮
全部評論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