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訪談》 20230606 雨間奪糧記
來源 : 央視網 2023-06-06 20:09 內容簡介 關注
《焦點訪談》 20230606 雨間奪糧記
簡介
來源:央視網 更新時間:2023年06月06日 20:09
  • 視頻簡介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河南被稱為“中原糧倉”,是我國小麥播種面積最大的省份,小麥年産量佔到全國的四分之一,而位於河南南部的鄧州,則是全國知名的産糧大縣,小麥種植面積210多萬畝。但是從5月25日開始,當地卻連續幾天都是下雨天氣,怎麼減輕雨水對收成的影響?記者來到鄧州進行採訪。 (《焦點訪談》 20230606 雨間奪糧記)
  • 欄目信息
播放列表 更多 >
往期查詢>
精彩看點 更多 >
往期節目 更多 >
播放列表 關閉

正在加載...

關閉
播放列表 關閉

正在加載...

播放列表 關閉

正在加載...

主要內容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今天是芒種節氣,芒種的意思是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這是一年中農事最忙的時節。夏熟的要收,秋收的要播,春種的要管,首先就是麥收。河南被稱為“中原糧倉”,是我國小麥播種面積最大的省份,小麥年産量佔到全國的四分之一,而位於河南南部的鄧州,則是全國知名的産糧大縣,小麥種植面積210多萬畝。但從5月25日開始,當地卻連續幾天都是下雨天氣。怎麼減輕雨水對收成的影響?

6月5日,鄧州連下了兩天的雨暫時停了,雖然天氣預報還會連續下雨,但河南鄧州市某合作社的負責人劉姚不再像之前下那場雨時那麼焦慮了,這兩天他正張羅著把這批剛收上來的小麥賣出去。幾天前,這裡剛剛下了五天的連陰雨,有部分小麥受到了一定影響,但好在當地政府和群眾在雨後迅速組織搶收,烘乾處理也比較及時,把這場雨給當地夏收帶來的損失已經降到了最低。

這次是劉姚的智慧農業産業園的第一次夏收,也是對他經營成果的一次考核。所以,早在半個月前劉姚特意找來了專業農技人員,查看小麥的生長情況、預測産量,根據這些規劃不同地塊的收割時間,提前準備好收割機。

可就在這時,園區內的智慧農業數據平臺開始預警,田間的傳感器感應到大氣濕度過高,結合對氣象衛星的數據分析,確認從5月25日開始,當地會出現連續陰雨,大型收割機無法作業。而小麥的適收期只有3到5天,一旦麥子成熟,長時間被雨水浸泡,會影響品質。

5月23日上午,鄧州市政府的會議室裏坐滿了農業、氣象、交通等多個部門的工作人員,大家一起討論如何應對這場雨,其中的一個焦點就是是否搶收。組織雨前搶收,可以將整個收割進度提前,避免雨水對麥粒的傷害,但過早收割,麥粒水分大,需要晾曬烘乾,處理成本增加了,農民不願意。可如果不組織雨前搶收,一旦遇上持續性的大雨,無法及時收割,損失會很大。還有兩天就要下雨了,收還是不收,需要儘快決定。

收與不收的判斷標準是因地制宜。在當地的一些地區,土壤肥力好,生長週期長,小麥在5月27日左右才臨近成熟。這些地區如果提前收割,不僅烘乾成本高,産量也會低很多,因此不適合搶收。而在一些土壤肥力差、生長週期短的地區,小麥會早幾天成熟,因此現在提前收割,産量雖然會比全部成熟時低一點,但可以避免小麥發黴變質。而這些就是政府要做通農民們工作,進行搶收的區域。李大爺家的地就是在這片需要搶收的區域內,雖然知道有雨,但提早收割就意味著産量降低、收入減少,因此李大爺很難下這個決心。

為了做通農戶們的工作,鎮裏特別把農技人員請了過來,讓他們在田裏當面給農戶們測量麥子的含水量,計算現在收和全部成熟時再收産量到底差多少。氣象部門的工作人員也到場,給農戶們細緻地介紹了未來幾天的降雨情況。在聽了這些專業意見後,農戶們做出了搶收的決定。

李大爺的心放下了,而劉姚的心還懸著。他的一些小麥品種成熟得較晚,當中還有不少種子田,提前收割不僅會影響麥粒的品質,還會增加一大筆烘乾處理的費用。考慮再三,他決定再等一等。而幾天的連續降雨,讓田裏的部分小麥出現了發芽甚至發黴的情況,看著受損的麥田,劉姚非常憂心,每天都在田裏焦急地轉。

劉姚:“我這心就在揪著,每一個小時我就會更新一下天氣預報。這雨一下,收割計劃全部都打亂了,如果後面雨不停的話,我們就要搶收了,搶收回來烘乾,避免一直把它放在地裏面,儘量減少損失。”

在當地有很多種植大戶和劉姚一樣,田裏的部分麥子因為連續下雨,已經發芽。對他們來説,雨後儘早搶收才能減少損失。但連續的陰雨天讓地變得很濕軟,即使雨停了,大型輪式收割機因為太重,也無法馬上下地搶收。而根據天氣預報,從5月30日雨停到6月3日的新一輪降雨,中間只有四天麥收窗口期。於是,當地政府決定儘快想辦法準備一批在濕軟土地上也能作業的小型履帶式收割機。

因為本地的履帶式收割機數量不足,鄧州的政府工作人員想盡了辦法,他們把農機服務點設到了收費站旁,遇到路過的履帶式收割機就叫住農機手,動員人家留在鄧州作業。

不過,要完成搶收,鄧州市還缺少1500多臺履帶式收割機,而鄧州市農機中心的工作人員們在這裡忙活一天最多也只能留下幾十台,缺口還很大。對農機緊缺的問題,河南省相關部門也一直在努力協調解決。5月27日,河南省農業農村廳幫助鄧州對接了駐馬店市汝南縣農機中心。汝南縣共有一萬多臺履帶式收割機,不僅能完成本地的夏收任務,還有餘力幫助鄧州解燃眉之急。

可連續降雨影響了河南中部和南部多個地區的夏收進程,許多地方都需要履帶式收割機來搶收。而鄧州之前主要使用的是大型輪式收割機,履帶式收割機的機手們在這裡沒有熟悉的客戶,所以不願意來這裡。

為了讓機手們看到鄧州市政府的誠意,鄧州市農機中心的工作人員特意來到汝南縣,在當地農機中心工作人員的陪同下,一家一家地拜訪農機合作社的負責人。在交談中,鄧州市農機中心的工作人員詳細地介紹了田塊規模、作物情況,聊的都是跨區作業機手最關心的問題,實在的態度讓合作社的負責人感受到了誠意,當天夜裏就有農機從汝南縣出發前往鄧州。

雖然已經有履帶式收割機陸續出發,但到底能去多少還是個未知數。而在回鄧州的路上,雨比之前還要大,這也意味著夏收的難度又增加了,尋找收割機的擔子也更重了。

在泌陽服務區下車休息時,鄧州市農機中心的工作人員看見有五台履帶式收割機停在這裡,就趕緊上去跟機手們聊天,想要説服他們一起去鄧州。閒聊中,鄧州市農機中心主任老薛懇切的言語,讓領頭的機手老祝有些動心,但其他機手卻覺得陌生人説幾句話就去,心裏不踏實。於是,老薛主動邀請老祝合影,告訴他如果願意去鄧州,幹活中遇到難事,就拿著這張闔照去農機中心找自己,這讓老祝很感動。

在雨停的前一天,老祝如約來到了鄧州,還帶了兩名機手。而鄧州市農機中心主任老薛也按照約定,給他找好了作業地塊。這是一次跨區作業機手和當地政府的雙向奔赴,而這並不是個例,截至5月30日,共有數千名跨區農機手來到鄧州助力雨後搶收。在他們的幫助下,截至第二場雨前,鄧州市的210多萬畝小麥已經全部收完。截至6月6日8時,河南省已收穫小麥5470萬畝,麥收進度已經超過六成。

劉雪鋒是個種糧大戶,6月1日他好不容易利用兩場雨間的窗口期把小麥搶收完了,可糧食到手後又碰上第二場雨,沒地晾曬,小麥的含水量高,讓他犯了難。

按照往年的規定,含水量超過12.5%的小麥是不符合糧庫收購標準的,很難賣出去。但今年鄧州市國有糧食收儲企業將標準放寬到13.5%,之後再通過機械通風等手段降低麥粒水分。而對濕度高於13.5%的小麥,當地政府還積極引導商戶按照濕度對小麥進行分類收購,再利用烘乾設備及時處理,努力讓糧食顆粒歸倉。

為了保障晾曬烘乾工作順利進行,河南省財政緊急下撥2億元專項用於小麥烘乾,省內現有的烘乾設備都開足了馬力。各地都在盡己所能,將降雨對糧食生産的影響降到最低。

河南的這次持續陰雨天氣和豫南地區小麥成熟期高度重合,對小麥正常收割造成了很大影響。但是從政府、技術部門到農民,都在積極行動,力爭把雨水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同時,為了盡可能減少農戶損失,小麥保險理賠工作也在全力推進當中。“芒”有所獲,“種”有所得。從南到北,各方正齊心協力搶收,保障夏糧顆粒歸倉,端牢端穩中國飯碗。

編輯:劉珊 責任編輯:劉亮
全部評論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