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訪談》 20230604 努力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來源 : 央視網 2023-06-04 20:07 內容簡介
《焦點訪談》 20230604 努力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簡介
來源:央視網 更新時間:2023年06月04日 20:07
  • 視頻簡介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6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戰略高度,對中華文化傳承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作了全面系統深入闡述。他強調,要堅定文化自信、擔當使命、奮發有為,共同努力創造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焦點訪談》 20230604 努力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主要內容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6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戰略高度,對中華文化傳承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作了全面系統深入闡述。他強調,要堅定文化自信、擔當使命、奮發有為,共同努力創造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什麼是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我們又該如何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一個國家生生不息的歷史文脈,如何傳承賡續?一個民族綿延不絕的悠久文明,如何發揚光大?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不僅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深入闡述,還對全黨全國發出了偉大號召。他強調,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院長臧峰宇:“總書記的講話是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綱領性文獻,是我們深刻把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內在機理,深刻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綿延五千年的獨特價值體系,以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根本遵循。”

北京師範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康震:“當改革開放繼續推向深入,當我們面臨更大挑戰,也會迎來更多機遇的時候,怎麼樣來凝聚人心,怎麼來凝聚思想,怎麼來形成共識,怎麼樣能夠使千千萬萬的人民群眾在傳統文化的優秀思想中進一步汲取精神養料。總書記這一次座談會的講話,可以説是因應了大時代和新時代的潮流,是一篇馬克思主義的綱領性文獻,特別是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綱領性文獻。”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中華文明博大精深。知來路,方能行更遠,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強調,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華文明的歷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有力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中國歷史研究院副院長李國強:“當代中國是歷史中國的延續,中華文明五千年的發展歷程,深刻揭示了一個道理,只有傳承好優秀傳統文化,才能夠支撐我們前進的動力,才能更好地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所以我們要對中華五千年文明史有深刻的把握,因為中華文明是鑄造民族精神的根和脈,是我們在世界風雲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源頭活水,也是我們在新的時代裏面,增強文化自信的重要支點。”

如何深刻理解中華文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他將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總結為五點,分別是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和平性。

臧峰宇:“連續性是理解古代中國、現代中國和未來中國的前提;創新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的進取精神和無畏品格;統一性決定了堅強統一的國家是各族人民的命運所繫;包容性決定了中華文化兼收並蓄的開放胸懷;和平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

康震:“這五個特性是最核心的特性,最有生命力的特性,也是最需要我們發揚光大的五個特性,它是互相互為因果,連通在一起才能保證向前發展,這五個特性決定了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過去的輝煌,也會決定和引導中華民族走向未來的輝煌。”

在五千多年中華文明深厚基礎上開闢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必由之路,是我們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得出的規律性認識,是我們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寶。習近平總書記深刻總結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為什麼能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他們如何結合,結合的成果是什麼,帶來了什麼樣的變化。他指出,“結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來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相互契合才能有機結合。

康震:“比方説中國古代的民為邦本的思想,比方説還有很多有關睦鄰友好的思想,就這些思想你會發現,跟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的一些核心價值觀念密切契合。馬克思主義之所以在這能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是因為彼此之間的價值觀在內涵上有契合之處,這是非常重要的結合前提。我們的結合既要是必然性,但首先前提是我們要探討它的可能性,總書記這個論斷非常重要,為推動‘結合’的工作,開啟了理論上的指導。”

“結合”的結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個有機統一的新的文化生命體,讓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現代的,讓經由“結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形態。

臧峰宇:“中國特色關鍵在於‘兩個結合’,我們容易把它理解為中國傳統文化就是中國特色,其實‘兩個結合’才是中國特色。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百年傳播使中華文明實現了現代重塑,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到了符合時代精神的表達。比如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強調自強不息、貴和尚中、大一統、居安思危、和而不同、協和萬邦,這些思想在我們黨帶領人民踔厲奮發的實踐中,被轉化為奮鬥精神、和諧情懷、集中統一觀念、憂患意識、集體主義精神、國際主義精神,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煥發時代光彩,克服了西方現代化危機,成為人們追求共同富裕和共享發展的文化底蘊。”

“結合”築牢了道路根基,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有了更加宏闊深遠的歷史縱深,拓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文化根基。“結合”打開了創新空間,讓我們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動,並有力地作用於道路、理論和制度。更重要的是,“第二個結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讓我們能夠在更廣闊的文化空間中,充分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寶貴資源,探索面向未來的理論和制度創新。

臧峰宇:“又一次思想解放立意非常高。我們要解放思想,今天這個時代的條件下是舊邦新命,我們再去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如果沒有馬克思主義,它就是古代文化,它就是前現代文化,不能解決今天的問題,所以兩個相結合恰恰呈現了一種新的文明形態,這一點給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特別重要的思想支撐。”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鞏固了文化主體性,創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這一文化主體性的最有力體現。“第二個結合”,也就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是對中華文明發展規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們黨對中國道路、理論、制度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表明我們黨的歷史自信、文化自信達到了新高度,表明我們黨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推進文化創新的自覺性達到了新高度。

康震:“這種‘結合’其實鞏固了文化的主體性,我們要有自己的中國道理,我們有自己的中國經驗,我們也有自己的中國理論,所有這一切都來源於偉大的中國實踐。”

腳踏必由之路,譜寫時代華章。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應當如何擔當起新的文化使命,如何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三點具體要求,要堅定文化自信,堅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實踐和當代實踐,用中國道理總結好中國經驗,把中國經驗提升為中國理論,實現精神上的獨立自主。要秉持開放包容,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外來文化本土化,不斷培育和創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要堅持守正創新,以守正創新的正氣和銳氣,賡續歷史文脈、譜寫當代華章。

李國強:“有了文化自信,我們才能從源遠流長的歷史當中汲取前進的動力,才能從五千年文明史中汲取開創未來的智慧。我們在開創未來當中,就有了強大的支點。”

康震:“我們既要讓世界深入走進中國,而我們也要更大踏步走向世界,我們只有時時刻刻跟這個世界擁抱,跟這個世界最新的研究成果、最新的科技文化成果相互融匯,實現外來文化的本土化,我們才能更有力量更為強大。”

從總結中華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到深入闡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可能性與必然性及其重要意義,到發出號召,要堅定文化自信、擔當使命、奮發有為,共同努力創造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戰略性、指導性。

康震:“中華民族要實現偉大復興,就要持續不斷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就必須要有非常重要的文化根基、文化血脈和文化內涵。所以中國式現代化的文明形態,其實就是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具體表述和具體落實。我們只有堅持不斷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形態,才能夠讓幾千年的中華文明進一步走向現代、走向未來、走向更加輝煌的明天。”

新時代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如何為人類文明百花園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對歷史最好的繼承,就是創造新的歷史;對人類文明最大的禮敬,就是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堅定文化自信,堅持守正創新,擔負起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文化使命,我們才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更為主動、更為強大的精神力量。

編輯:高士佳 責任編輯: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