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訪談》 20230326 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來源 : 央視網 2023-03-26 20:05 內容簡介
《焦點訪談》 20230326 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簡介
來源:央視網 更新時間:2023年03月26日 20:05
  • 視頻簡介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3月23日是第63個世界氣象日,2023年的主題是“天氣氣候水,代代向未來”,就是希望人類以更加強有力的氣候行動應對氣候變化,守護子孫後代的福祉安全。不久前,《中國氣候公報(2022)》發佈,公報認為,在全球變暖背景下,2022年我國天氣形勢複雜,氣候異常凸顯。 (《焦點訪談》 20230326 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主要內容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氣候變化,萬眾關注。3月23日是第63個世界氣象日,今年的主題是“天氣氣候水,代代向未來”,就是希望人類以更加強有力的氣候行動應對氣候變化,守護子孫後代的福祉安全。不久前,《中國氣候公報(2022)》發佈,公報認為:在全球變暖背景下,2022年,我國天氣形勢複雜,氣候異常凸顯。

3月下旬以來,我國南方出現強降雨過程。受此影響,我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標誌性水文站星子站水位26日8時達9.49米,比25日上漲0.6米,不過,這個數值與多年曆史同期比,仍然低2.39米。

而就在二十多天前,3月5日8時,鄱陽湖星子站水位跌至7.07米,這意味著已經跌破8米極枯水位線。江西省水文監測中心發佈枯水紅色警告,這也是最高級別的枯水警告。之後,水位繼續下跌。

3月9日,鄱陽湖星子站的水位是6.86米。往年的3月初鄱陽湖星子站的水位大概在11米,也就是比現在高4米。

隨著水位下跌,整個湖區的水體面積也在減少。3月9日,鄱陽湖湖區通江水體面積為236平方公里,比去年同期減少了964平方公里。

而這種缺水的狀況,從2022年開始就已經很明顯。據《中國氣候公報(2022)》顯示,2022年7月至11月上半月,我國長江中下游及川渝等地持續高溫少雨,夏伏旱和秋旱相連,最大影響面積達163萬平方公里,長江流域乾旱日的數量為1961年以來之最。

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巢清塵:“這次事件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汛期反枯。”

汛期反枯,是指進入主汛期後,河流水位反而持續退落。2022年6月下旬正是江西的主汛期,但由於降水較少,到8月19日,鄱陽湖星子站水位從年最高水位19.43米退至9.99米,這是從1951年有記錄以來的同期最低水位。

2022年11月17日,鄱陽湖星子站水位退至6.46米,這是有歷史記錄以來的最低值。與缺水現象相伴隨的是氣溫的升高。今年3月,我國不僅南方多地氣溫達到30℃以上,在北方,也有不少城市氣溫高達30℃。今年3月上旬的氣溫,也是我國有完整氣象觀測以來同期最暖。

那麼,河湖密布的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為什麼會出現汛期反枯的現象?為什麼會在夏秋冬三季持續乾旱呢?中科院的研究團隊認為,2022年開始的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異常變動和強度增加,是形成這場乾旱異常天氣的主導原因。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鄭飛:“西太平洋副高,以前為什麼叫它西太平洋副高,因為它的位置在西太平洋那塊區域。但是從去年開始,它整個橫穿歐亞大陸等地,控制了基本上北半球大部分地區。”

以我國長江流域為例,在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控制下,下沉氣流盛行,使地面增溫、晴空少雲,由此導致盛夏出現破紀錄的高溫、乾旱。同時,西太平洋副高在夏季還和大陸高壓連在一起,形成了北半球副熱帶高壓系統,這也共同造成了歐亞許多地區的高溫熱浪。

在此影響下,2022年夏季的北半球可以説是極度“火熱”。歐洲、北非、中東、亞洲及北美等地相繼出現持續高溫少雨,有近50億人的生活受到影響,而全球多個領域,如糧食、航運、能源等也都不同程度受到影響。

2022年秋季,西太平洋副高壓再次打破常規,沒有退縮到海洋,依然控制著北半球。這在我國很多地區也有直接的反映,南方的一些區域維持了高溫乾旱的特徵。

其實,全球氣候的這些異常變化,近幾十年來一直在逐步發展,並成為某種常態。從1970年以來的這50多年,是全球過去2000年以來最暖的50年。導致這些變化的一個重要因素,是隨著全球工業化的進程加快,人為導致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不斷擴大。

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巢清塵:“人類活動導致氣候變化是大的背景。從全球來説,最近50年的溫度,基本上每10年升高0.2攝氏度。”

地球最近50年平均溫度升高了1℃,那麼這1℃的升溫意味著什麼呢?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副司長陸新明:“平均地表溫度大概是15℃,如果升高1℃的話,就是溫升升高6.7%。如果拿人的體溫做比方,人的體溫是36.5℃,如果也升高6.7%的話,就到了38.9℃,已經接近高燒了。地球也是一個生命共同體,如果地球的氣溫升高,地球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多發、頻發的現象就不足為奇了。”

變化仍在繼續。據國家氣候中心負責人介紹,2023年,高溫和乾旱或許依舊是中國氣候特徵的關鍵詞。

那麼,面對氣候的這些異常變化,我們該如何應對呢?運用科技手段來加強預警,這是應對氣候變化、防災減災的第一道防線。遵循這一目標,近年來,我國已經基本建成全球最大的綜合氣象觀測系統。截至2022年,我國有7顆風雲氣象衛星在軌運行,成為世界唯一同時運行上午星、下午星、黎明星的國家。極軌衛星每6小時提供一次全球觀測資料,第二代靜止衛星完成規定區域掃描所用時間縮短為原來的五分之一,掃描精度提高1倍。 

在地面,截至2021年底,我國已經建成國家級地面氣象觀測站10930個。全國雷達監測覆蓋率提升3.3%,西部地區監測覆蓋率提升6.5%。我國暴雨預警準確達90%,颱風路徑預報24小時誤差縮小至65公里,穩居國際先進行列。

另外,我國強對流天氣預警時間提前至42分鐘,建成了新一代短臨監測預警服務一體化平臺,實現災害性天氣自動識別和實時報警。可以説,我國的氣象預警工作成效顯著。

為提高預警能力,我國成功研製了首個具有知識産權的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裝置,規模和技術水平居世界前列。去年,中科院的研究團隊就利用這個模擬裝置對登陸廣東的颱風,在路徑和降雨量上進行了高精度的預測。

應對氣候變化、防災減災的另一個重要手段,則是人工影響天氣。尤其是應對乾旱天氣,用人工增雨的手段可以有效增加蓄水,一定程度上對災害天氣造成的後果進行改善。

現在,我國已經建立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現代化人工影響天氣作業體系,擁有包括國家級高性能增雨飛機在內的58架人工增雨飛機。2022年,在應對持續高溫乾旱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應對氣候變化更根本和長遠的措施,則是從國家戰略層面上,進行經濟結構調整,推動經濟社會向全面綠色低碳的方向轉型。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副司長陸新明:“應對氣候變化的中心工作就是要調整我們的能源結構,把高碳的能源結構變成低碳的,甚至零碳的能源結構。我們應對氣候變化最大目標是,2060年達到碳中和,2060年排放的二氧化碳和吸收的二氧化碳要相等,就是説對大氣凈排放的二氧化碳為零。”

人類的社會活動直接影響著氣候變化,同時,氣候變化又會影響經濟社會的發展,給許多領域的生産建設造成影響。這就需要我們密切關注和重視氣候變化,及時採取措施,應對可能帶來的影響,將各方面的損失和不利因素盡可能減小。

經過極其漫長的時間形成的氣候規律正在發生改變,出現了許多新問題,可能超出了我們的認知,給預判預警及防災減災帶來嚴峻挑戰。國家氣候中心初步研判,認為今年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呈現出多發強發態勢。氣候變化關係人類未來。只有敬畏自然、共同行動、積極應對,我們才能共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家園。

編輯:宿黨輝 責任編輯: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