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年前,他用21個晝夜書寫《人生》

副標題:

來源:央視網 | 2023年03月23日 11:25:51
央視網 | 2023年03月23日 11:25:51
原標題:
正在加載

作家陳忠實生前曾回憶,上世紀80年代初的一天,他被路人攔住質問:“你看到《人生》沒有?你弄了多少年寫作,你咋弄不出個《人生》來?”

1983年3月,《人生》獲得《當代》中篇小説獎。同年7月,又榮獲第二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説獎。

當得到一種社會榮譽時,我眼前浮現的是祖國西部黃土高原彎腰弓背的父老兄弟。正是那貧瘠而又充滿營養的土地和憨厚而又充滿智慧的人民養育了我。沒有他們也就沒有我,更沒有我的作品。

——路遙

黃土地的兒子

1949年12月3日,路遙出生於陜西榆林清澗縣王家堡村一戶農民家庭,本名王衛國。

7歲時,因為家裏困難,父親將他過繼給延川縣農村的伯父。在饑餓和困苦中度過的童年形成了路遙獨特的心靈感受。

      

1966年,路遙畢業于延川中學,後在馬家店小學任民辦教師,也就在這時路遙開始了早期的文學創作。從延川的《山花》起步,路遙一步步接近著自己的文學夢想。

1976年8月,大學畢業的路遙被分配到陜西省作協主辦的文學刊物《延河》擔任編輯工作。在柳青等著名作家的言傳身教下,他的文學創作日益成熟。 

   

與此同時,1978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拂中國大地,也讓路遙深切地感受到了暗自涌動在黃土地上的變革的力量。

最勤勉的創作者

   

早在大學時,路遙就有一年多的時間裏創作出50篇文學作品的紀錄。大學同學回憶他那時老背一個“紅軍不怕遠征難”的包包,到哪兒去都背著。包裏始終裝著一本《創業史》,那是他最愛看的書,他最崇拜的作家就是柳青。

八十年代初,中國文壇流行短篇小説,寫出一個好的短篇,迅速會全國出名。作家曉雷回憶道:“那段時間路遙給我感覺就是一心要突圍。就這段時間,我們見不到他的人影,他晚上寫作、白天睡覺。”

     

路遙的小説大多取材于他親身經歷的生活。出身於農村的路遙始終認定自己是一個既帶著農村味,又帶著城市味的人,他很想把這種感受融入到他的小説中。於是他打算以自己熟悉的家鄉陜北為時空背景創作一部現實主義的小説。

           

1981年6月,31歲的路遙僅用21天就創作完成了13萬字的中篇小説《人生》。

《人生》閱讀的感受對我發生的撞擊是那個時期我讀任何文學作品都沒有發生過的那樣嚴重的撞擊。

——陳忠實

首任電影編劇喜獲百花獎

《人生》小説發表以後,在全國引起轟動。寫給路遙的信件像雪片一樣都寄到了陜西作協。

1984年由路遙編劇、吳天明導演的電影《人生》又一次震動了影壇,主人公高加林的形象深入人心。 

        

《人生》以改革開放初期的陜北為背景,描寫鄉村青年高加林懷著一顆勃勃雄心進入城市舞臺,最終又被迫回到農村的故事。

高加林在都市和鄉村之間的徘徊折射了那個特定時代,青年內心的憧憬和徬徨。在城市化浪潮洶湧而來的種種衝擊中,路遙首先提出了農村知識青年該如何做出選擇的問題。

在路遙的小説裏,改變命運是所有主要人物的一個主旋律。而不管是他的小説還是他本人的經歷,都能説明這一點。

       

同年,電影《人生》獲得第八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路遙和導演吳天明一起參加了在成都舉行的百花獎頒獎禮。

        

吳天明生前曾回憶當時路遙高興得很,一個勁兒對他説:“咱成了!這個事成了 !”

來源:《從延安出發》、《中國影像方志》、《文化十分》、《探索·發現》等

點擊查看全文

編輯:彭瑤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最新評論

查看更多評論

正在閱讀:42年前,他用21個晝夜書寫《人生》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