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講啦》歐陽自遠、魯巍:站巨人肩膀 攀科技高峰

副標題:

來源:央視網 | 2022年09月24日 11:40:25
央視網 | 2022年09月24日 11:40:25
原標題:
正在加載

在共和國的天空中,科學家是最耀眼的星。一代代科學家彰顯著愛國、創新、求實、奉獻的精神。科學家精神的內涵,推動著一代代中國科研工作者前進與奮鬥的腳步。本期《開講啦》,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和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教授魯巍將登上舞臺,與青年人分享科研人生中“喜極而泣”背後的故事。

開心到哭是什麼樣的體驗

快樂和哭泣,看似是對立的兩個詞彙,當這兩種感受匯集在同一刻的時候,將會是一種激動又複雜的心理體驗。1964年,歐陽自遠承擔尋找和選擇一個地下核試驗場和防止地下水污染的任務。面對“中國沒人幹過” 的挑戰,歐陽院士冒著“假如地下水被污染了,你我都是中國的罪人”的風險,完成了我國第一次地下核爆炸。他就地取材開採另外一個小山的岩石為“磚”,利用爆炸的高溫將試驗場區的大量岩石和“磚”共同形成的熔體牢牢封住放射性物質,幾十年後仍然沒有被地下水溶解洩露一絲一毫,回憶爆炸那一刻歐陽院士説:“我當時全身出冷汗,不知道流了多少眼淚,坐在那兒像一根木頭,動都不會動。”

當“嫦娥”被月球抓住

嫦娥一號開啟了中國深空探測的大門,而被大家叫做“嫦娥之父”的歐陽自遠院士,也和大家分享了嫦娥一號成功時自己的巔峰體驗:“當時整個大廳的人都在等待著一個消息,大喇叭裏傳來一聲報告,嫦娥一號被月球抓住了。這時候整個大廳都沸騰了,所有的人都站起來慶祝。我抱著孫家棟,我們兩個老頭抱著,真有點想大哭一場。我的內心感覺到激動、興奮、喜悅,月球探測我們第一次就成功了,當時我都不知道該説什麼。”對月球的探測,意味著人類對地球和太陽系的研究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歐陽自遠堅信地質學必將與探測地球、月球與行星的相關聯,中國也必將進入空間時代。歐陽院士還在節目最後爆了個料,那就是載人登月已經安排上啦!

為大型科學裝置“減肥”的魯教授

魯巍教授研究的新型高能加速器技術叫做尾波加速器,可以使長幾百米到幾公里的的大型科學裝置“瘦身”到普通實驗室甚至桌面尺度。這一重大的變化,不僅將大大方便科研工作者的研究工作,同時也讓老百姓享受到大科學裝置級的服務成為現實。這種桌面級的設備未來能夠以“大國重器”的實力和精度,為醫生提供比今天的CT技術更清晰百倍到千倍的影像,幫助醫生在不開刀的情況下進行早期病理判斷,“防病于未然”將不再是一句醫生的忠告。

從地球到月球,從追趕到超越,老一輩中國科研工作者,助力國家實現科學技術的重大進步,歐陽自遠院士説:“國家的進步和發展。這也是我的責任,也是一個科學家的責任。”面對嶄新的時代,青年科研工作者正以祖國強大的科研實力為基礎,向科學前沿挺進,魯巍教授説:“讓中國在未來的技術發展,能夠和世界齊頭並進,甚至成為引領者的時候,我想那就應該是我喜極而泣的時刻。”科研工作的魅力在何處?大科學家是否有自己的生活小智慧?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本期《開講啦》!

點擊查看全文

編輯:徐穎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最新評論

查看更多評論

正在閱讀:《開講啦》歐陽自遠、魯巍:站巨人肩膀 攀科技高峰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