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部

總臺這道“文化大餐”夠有味!《典籍裏的中國》正月初一創新開啟“古今對話”

CCTV節目官網-CCTV-1 典籍裏的中國 來源:央視網2021年02月12日 17:55 A-A+

2月10日,中宣部副部長、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臺長兼總編輯慎海雄等出席《典籍裏的中國》開播啟動儀式。這檔大型文化節目將於農曆牛年大年初一(2月12日)晚8點檔,在央視綜合頻道(CCTV-1)首播,央視頻、央視網等新媒體平臺同步播出。

首播在即,飾演“護書人”伏生的倪大紅,“讀書人”錢宗武、蒙曼、王啟發、撒貝寧、王嘉寧正期待與你一起識讀《尚書》,開啟一場兼具藝術熏陶和精神洗禮的文化之旅。值得一提的是,撒貝寧這次不再擔任節目主持人,而是以“當代讀書人”的身份串聯節目,和“護書人”伏生展開一場跨越古今的對話,這是他時隔二十多年再次出演戲劇。“在舞臺上和倪大紅老師對上戲的那一刻,仿佛真的是穿越千年。伏生對於《尚書》的崇敬之情,讓我的眼淚一下子就奪眶而出了。”

撒貝寧轉變身份演戲劇 三大創新打造“古今對話

節目突齣戲劇化結構、影視化表達,從適合電視呈現的訴求出發,主要作出了三大創新:第一,節目為每部典籍找到一個人格化的符號,他可能是古籍的書寫者、傳承者或者是理念的踐行者,以人物為敘事主體承載一個核心主題;第二,節目通過“當代讀書人”和“古代讀書人”進行跨越時空的古今對話,講述典籍中代表性的故事、闡釋典籍的主旨思想;第三,節目融合電視文藝拍攝、戲劇拍攝、電影拍攝三種拍攝手法,綜合運用環幕投屏、AR、實時跟蹤等技術手段,完成了戲劇表演在電視節目中的電影級呈現。

《典籍裏的中國》在《故事裏的中國》成功的創新經驗之上繼續升級,將原有融合表達方式升級為“戲劇+影視+文化訪談”的呈現模式,並由中國國家話劇院院長田沁鑫擔任藝術總監,全面提升節目的文化質感。節目創新設計出270度的立體舞臺,營造出多空間、層級式的“故事講述場”,兩邊舞台中間有甬道連通,既能實現時空對話的創作理念,也能帶給觀眾沉浸式觀看體驗。

2月12日晚即將播出的《尚書》中,“護書人”伏生成為講述書中故事、解讀書中思想要義的串聯人物;撒貝寧則以“當代讀書人”的身份與伏生對談,陪伴他“穿越”到兩千多年後的今天,看今人如何讀《尚書》、學《尚書》、傳《尚書》。在節目開闢的另一空間內,主持人王嘉寧和國際《尚書》學會會長錢宗武、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蒙曼、中國歷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員王啟發三位專家學者進行深入淺出的解讀,讓廣大受眾,尤其是年輕受眾看得懂、聽得進。《典籍裏的中國》帶給大家的,將是耳目一新的收視體驗——其觀感與其説在看一期節目,不如説是在學者專家的“點睛式陪伴”下,看了一場酣暢淋漓的“電視戲劇”。

率先破題“古籍裏的文字”,力現民族思想穿透力

《典籍裏的中國》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堅定文化自信、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論述,于牛年新春重點打造的大型原創文化節目。節目聚焦中華優秀文化典籍中《尚書》《論語》《孫子兵法》《楚辭》《史記》等流傳千古、享譽中外的經典名篇,展現其中蘊含的中國智慧、中國精神和中國價值,講述感人至深的傳承故事。

《典籍裏的中國》選擇《尚書》作為節目的“開篇”,是因為《尚書》流傳了兩千多年,素有“政書之祖,史書之源”的美譽,它構建了古老文明的知識體系,也因此成為最早被譯介到西方的典籍之一。儘管這是一部被形容為“佶屈聱牙”的作品,但古今中外都無法忽視其珍貴的價值,熱衷於翻譯《尚書》的英國漢學家彭馬田就曾説過:“除非你讀《尚書》,否則我不認為你能理解今天的中國”。

敢啃愛啃“硬骨頭”,為年味來“”新風味

把古籍變成觀眾可感知且可共情的作品,挑戰極大。儘管《典籍裏的中國》已經對典籍進行了盡可能通俗化、生動化、藝術化的“電視轉碼”,但它仍然需要觀眾拿出一些耐心去感受和體悟。

主創團隊前後用了將近一年的時間醞釀、打磨,過程中得到了中國歷史研究院、中國國家圖書館以及各大單位機構、專家學者的鼎力支持,並由中國歷史研究院嚴格把關,確保學術嚴謹性和表達準確性。據悉,第一期節目《尚書》共諮詢了65位相關專家,查詢了68本相關書籍和上千篇論文,整理了幾百萬字的資料,劇本前後修改了53個版本,將專業精神體現在了每一個細節。所有人懷著開荒拓土的信念,捧獻出這樣一部作品,希望給牛年春節增添更為濃厚的文化年味。

2月12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聯合央視創造傳媒、中國國家話劇院全新原創的《典籍裏的中國》是總臺的一次全新探索,正如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總編室主任王曉真在開播啟動儀式所説,這一大型原創節目是總臺精心策劃、傾力打造的新年力作,是總臺在大型創新性文化節目中樹立起的新標桿。

追本溯源,繼往開來,每一本典籍都是中華文明傳承之路上一盞不滅的明燈。鑒古知今,學史明智,這些豐富而又珍貴的典籍,值得每個中國人去品讀,也該與世界分享。

在這個提倡就地過年的特殊春節,品味《典籍裏的中國》這道“文化大餐”,即便遠隔千山萬水,也會讓我們彼此心心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