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節目官網-CCTV-13 焦點訪談

《焦點訪談》 20201119 綠道:鄉村振興之路

來源:央視網2020年11月19日 20:28

努力加載中,請稍後...
努力加載中,請稍後...
分享到: 手機觀看
點讚 收藏 評論 客戶端看 安裝央視影音客戶端,隨時隨地給你精彩!
相關稿件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三年前的10月,黨的十九大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這幾年,這一戰略在各地有了豐富的實踐。在重慶銅梁西郊,這裡的鄉村振興和一條路有關係,這條被稱為綠道的路長60公里,經過了5個鄉鎮。按説,在中國新修一條60公里長的路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不過這條綠道有些不尋常,它既把當地出産的蔬果、綠植運了出去,也把城裏遊客引了進來,還讓當地民眾的生活方式、生態理念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在重慶銅梁區西郊有一片田野村舍被一條公路環繞起來,這條道路周邊都是綠色的,當地人都習慣稱它為“西郊綠道”。現在這裡交通便捷,周圍草木蒼翠、花香瀰漫,而在幾年前,這裡的鄉村道路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

交通問題嚴重制約了多個鄉村發展,也跟緊鄰的城區形成了巨大反差,老百姓都往城裏、往外地跑,當地政府下決心要統一進行治理,並於2018年啟動了銅梁鄉村振興西郊示範片公路工程。這條環線道路串連了5個鎮街、24個村,長60公里,輻射面積共計120平方公里,直接關係到5萬多村民的生活。

2019年3月,這條路最終建成。綠道長60公里,沿途5萬多百姓出行得到了改善,各村出産的農産品能夠更快捷的往外銷售,綠道也直接助推了産業的發展。巴川街道玉皇村的成王果業基地以前只有200畝,生産量不飽和,用工需求也時有時無。綠道建成以後,這裡大大提高了運轉效率,在一年多的時間內迅速擴展為800畝,現在基地每天都滿負荷運轉,一年銷售額達到5000多萬。這樣,每天就穩定有100多個崗位提供給當地村民,村民們不用出遠門,在家門口就能務工,有了固定收入。

路修通了,物流暢通了,當地的苗木、蔬果産業都隨之興盛起來。目前,綠道所在的示範片區已經引進培育134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花卉苗木、精品果蔬等特色産業超過4萬畝。

“要致富,先修路”,我國改革開放40年來,最深入人心的道理在這裡再一次得到了驗證。可是這條路並不是條簡單用於出行的路,道路長60公里,按照鄉村三級公路的標準修建的,雙向兩車道,寬不過六七米。和一般的鄉村公路不同,在這條鄉村道路上,還規劃了一條紅色的步行道,也是一條跑道,這樣的劃分藏著道路規劃者什麼樣的思路呢?

這不僅僅是一條用於交通運輸的路,而是要把交通道路和健身步道、景觀道路結合起來,要實現這個目標,村民自發的參與和維護必不可少。村民的房屋錯落在其間,村裏的房子大都分散又淩亂,很多都是十幾二十年前的樣子,它們夾雜在新建的綠道中看上去十分不和諧,也無法讓老百姓切實感受到人居環境整治的變化。

周菊家就在綠道旁的六贏村,推開門就是一大片荷塘,一派美好的田園風光,她家門口挂著“最美庭院”、“清潔文明戶”兩塊牌子十分醒目。而就在兩年前,她家的庭院還完全是另外一個樣子。    

隨著綠道的建設,六贏村的整體環境大為改善,路也通到了周菊的家門口。為了鼓勵大家自己參與到人居環境整治中來,村委會給各家各戶送了很多鮮花的種子,並實行了積分制,村裏每月按照衛生、整潔等條件進行評分,號召村民清潔人居環境、亮麗自家庭院,用積分換取獎品。

積分兌換的獎品雖然不多,但是分數太低讓周菊的面子挂不住。在那之後,周菊開始收拾起自家院子,不僅種滿花草,雞鴨也關進了圈裏。

村民説,過去掙工分,現在掙積分。搞好了環境衛生,既有了面子,又有了裏子,積分制讓村民多年的行為習慣發生了改變。一個個庭院漂亮起來,綠道沿線也亮麗起來。

綠道改變了村民們的生活方式、創造了優美的環境,之後這條路又如何成為撬動當地鄉村振興的著力點呢?這還需要一支“不走的鄉村振興工作隊”,保持住它的生機與活力。當前我國很多地方都在探索“資源變資産、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改革”,銅梁西郊的綠道修好之後,當地出臺一系列舉措,吸引了大量年輕人才回流,讓“三變改革”有&&人,讓綠道的發展更有活力。

24歲的唐韻秋,正是被這些政策所吸引,在大學畢業後選擇回到家鄉。

唐韻秋並不後悔自己的選擇,她工作所在的慶林村跟相鄰的六贏村都是傳統蓮藕種植基地,兩個村共同打造的藕和原鄉也是國家3A級旅遊景區。這兩年,隨著綠道的建成,越來越多的人慕名來到這裡休閒度假。眼看景區的住宿接待能力有限,而村裏又有很多沒人居住的老舊住房,一個新的想法在唐韻秋心底萌生。

唐韻秋想法得到了領導的認可。去年,六贏、慶林兩個村集體各入股25萬元,註冊了一家民宿經營發展管理有限公司,協調村民將閒置房屋入股公司。眼下,已有好幾戶村民騰出閒置空房,改造成名為“原鄉藕遇”的民宿。今年5月,民宿開張,唐韻秋與新引進的兩名本土人才分工合作,負責民宿的運營和管理。就這樣,村民的生活和這條綠道緊緊聯絡到了一起。

鄉村民宿要源源不斷吸引遊客,僅有景觀是不夠的,綠道的作用這時候顯現出來。騎行、馬拉松賽,甚至熒光夜跑,這些時尚的活動都是當地的民宿已經開展過的。有了60公里的綠道作依託,這裡可以施展的空間無限廣闊。當地有一片叫做荷和原鄉的景區,原來主打的是純觀光,可是6到10月荷花觀賞期一過,遊客就很少上門了。綠道修成以後,他們組織起夜跑荷園的活動,這裡一下子就成為了城裏運動愛好者的固定去處。

就這樣,一條綠道加上巧妙的構思,給當地的鄉村賦予了現代服務業的內涵。這片綠道沿線的大小産業群都隨著綠道變“綠”了,不僅是産業變了,老百姓的生態意識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以前他們自家池塘養魚,大量使用肥水養魚技術,導致池塘裏的水質變黑,並且排放出去後還污染河流和土壤,多年屢禁不止。綠道修好之後,城裏人假日喜歡來垂釣,村民發現,轉型為生態垂釣的池塘産生的收益,明顯高於粗放養殖模式,綠道輻射的24個村有近300口池塘,這些村民都跟著轉了型。

一條道路變成了一條産業景觀路,一方寂靜的鄉村也變成了創新型鄉村振興示範區。這條綠道串點成線,串起了城市與鄉村、美景與産業,在當地人看來,這不是樣板工程,也不是“盆景”工程,帶給他們的是實實在在的改變。

過去在一些地方修了路,開了工廠,人富了,環境卻被破壞了,現在我們在銅梁綠道看到的情景令人感慨。這條路能夠起到這樣神奇的作用,絕不僅僅是在路邊劃出了一條窄窄的跑道這麼簡單,而是當地幹部群眾從內心真正領悟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道理。這也告訴我們,思想解放天地寬,求真務實出通途。在新時代,共建鄉村振興這條美好的新大道,也需要我們拿出新觀念、新機制和新作為。

  • 視頻簡介
  • 欄目介紹

來源:央視網

更新時間:2020年11月19日 20:28

視頻簡介: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在重慶銅梁西郊,有一條長達60公里,經過5個鄉鎮的道路,這條路在當地被稱為“綠道”。這條綠道既把當地出産的蔬果、綠植運了出去,也把城裏遊客引了進來,還讓當地民眾的生活方式、生態理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一條道路變成了一條産業景觀路,一方寂靜的鄉村也變成了創新型鄉村振興示範區。(《焦點訪談》 20201119 綠道:鄉村振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