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部

《中國影像方志》涇川篇:古絲路驛站千年珍寶驚艷世界 百里石窟見證文明交融

CCTV節目官網-CCTV-10 中國影像方志 來源:央視網2020年08月05日 17:19 A-A+

《中國影像方志》甘肅卷 涇川篇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編纂的《涇川縣誌》記載,涇川一帶,西漢時置縣屬安定郡,後曾改稱涇州。金世宗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此地因涇水穿境而過,得名涇川。千百年來,浩浩涇水,養育了一代又一代涇川子民。來自西域與中原的不同文化,在西北高原迅速發酵,形成這裡開放、包容的涇川精神。

古絲路驛站千年珍寶驚艷世界

2012年的最後一天,甘肅省涇川縣大雲寺東墻外,修路的幾位村民,意外地挖出了一個佛像。考古部門隨後在這裡進行發掘,一個一米見方、四週平整的地宮赫然出現。當時,隨陶棺出土的一塊銘文磚引起了人們的注意。據銘文記載:“維大宋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涇州龍興寺曼殊院,念法花經僧雲江、智明,同收諸佛舍利約二千余粒,並佛牙佛骨,于本院文殊菩薩殿內葬之。”

智明大師安奉于龍興寺地宮的兩千余粒舍利,皆是他和師兄雲江,歷時二十余載,從各地收集而來。

宋龍興寺佛舍利出土之前,涇川縣已出土過兩批佛舍利,分別是1964年出土的隋代大興國寺、武周(唐)大雲寺佛祖舍利,以及1969年出土的北周寶寧寺佛舍利。

古絲綢之路,分為南北兩路,涇川就位於古絲綢之路東段、北路之上,它是往來商旅、僧人西出長安、東入中原的重要驛站,這為涇川成為“佛寶聖地”提供了便利。

百里石窟見證文明交融

1925年春天,一個名叫陳萬里的中國學者,在西安意外購得一組石碑拓片,拓片上關於甘肅涇川一處石窟的種種記載,讓人耳目一新。這位學者,循著碑文拓片的指引,踏上了西去涇川的路。這註定是他一生中,一次意義非凡的西行。

“石窟外之力士神,赫然在望,狂奔就之,果極精美,窟內三面均有巨丈立像,余見之,惟有瞠目結舌而已。”這是陳萬里在《西行日記》中記述的他初見涇川南石窟寺時的情景。這段記載,一度讓南石窟寺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

南石窟寺,位於涇河北岸,涇川縣城以東7.5千米處。寺內現存五個洞窟,帶給世人最大的驚喜,就是一號窟中這七尊佛像。

七佛造像造型風格獨特新穎,殿堂式的洞窟形制也獨具特色。窟頂東北西三面殘存彩繪浮雕,刀法純熟,線條流暢,展現出鮮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南石窟寺僅僅是涇川石窟群中的一處,涇川境內有大小石窟六百餘個,這些石窟依山脈走勢自然分佈,被稱為“涇川百里石窟長廊”,1988年,南石窟寺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涇川是東西交匯的重要驛站,西來僧侶進入長安之前,會在這裡休整,因為離長安近,也有許多僧侶就在這裡閉關修行,所以留下如此眾多的石窟。

獨特的“西王母信俗”

涇川縣城以西,涇河、汭河兩河交匯處,有一座蒼翠山峰,古稱回山,依山勢而上,有一條蜿蜒小路,通往一處幽靜之所——王母宮。

據清代乾隆版《甘肅通志》記載,涇川回山王母宮建於西漢元封元年,即公元前110年。

宋代《重修回山王母宮頌碑》的碑文上寫道,宋開寶元年(公元968年)農曆三月二十,涇川地區重修王母祖廟,並將這一天作為西王母廟會的正會。從此西王母廟會作為盛大的民間活動,在涇川地區相沿成習,傳承至今。

據《爾雅》記載:“觚竹、北戶、西王母、日下,謂之四荒。”這是遠古的四個部落,其中一個部落的首領叫西王母,這個部落也叫西王母。經過千百年的融合、演變,西王母逐漸成為了集和平、博愛、智慧等為一體的華夏母親的形象。

2008年,作為涇川地區流行的一種包含歷史、宗教、民俗、節慶等諸多內容的傳統民俗文化,西王母信俗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和諧發展 綠意盎然

1973年開始,到1980年短短七年時間,原梁村造林面積達到150萬平方米,育成林木30萬株,新增耕地面積20萬平方米。黃沙漫漫的西北高原,在原梁人的耕耘下,煥發新生。

在涇川歷屆政府的統一指導下,全縣鄉鎮開始紛紛效倣原梁村。到今天,涇川縣森林覆蓋率由原來的不足1%增加到了47.38%,水土流失治理程度達到82.4%,成為黃土高原環境治理的“隴東榜樣”。

涇川縣地處西北黃土高原溝壑區,海拔高、光照足、土壤通風透氣,非常利於蘋果生長。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全縣造林“大接力”之後,涇川縣的蘋果樹種植面積逐年增加。

如今,涇川縣大力發展蘋果産、供、銷一條龍産業鏈。涇川蘋果也已經開始走出國門,遠銷英國、加拿大、俄羅斯、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涇河兩岸的果園裏,生産線前,處處可見涇川人勤勞的身影。讓荒山起死回生,在西北高原開拓出一片生機勃勃之地,這是不服輸、不認命的涇川人,在黃土地譜寫下的綠色篇章。

播出時間:85  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