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我們自己親自來採,自己才覺得原來它的價值的確很稀缺,你看我們走了幾個小時,才找到這麼一坨,的確好難好難。
在對山林中的情況有了了解之後,何繼英發現,在這樣的大山裏能給她帶來財富的不只有松茸。
何繼英:這個是虎掌菌,它也是蠻珍貴的一個菌子,也是世界六大名菌之一。
記者:像這棵能賣多少錢?
何繼英:這棵在國際市場上有上千塊一公斤(鮮品)。你看它的後面,像老虎手掌的毛一樣。
看到其他野生菌的價值,何繼英開始收購各種不同的野生菌,可當她將這些野生菌進行銷售時,她難住了,因為有些野生菌,即使是雲南本地人都不認識,更不要提賣給外地的消費者了。
何繼英:對我來説,我有一個很重大的任務,如何把這些菌子能介紹給消費者,讓他知道這些是什麼,才能經常吃它。
如何把這些野生菌推銷給消費者,成了何繼英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在這時,何繼英在當地一個古老民族的飲食習慣上,想出了一個自己的銷售辦法。
從2013年初開始,何繼英經常出入納西族人的家中,而且還告訴認識的村民説,做了好吃的飯菜,一定要叫她過來品嘗。
在記者採訪期間,一位納西族的阿婆要用採摘的野生菌做一道新菜,讓女兒邀請何繼英來品嘗。
何繼英:他們本地人都很淳樸,他們也待我們像一家人一樣,有什麼好吃的,就會打電話讓我們過來吃,做什麼好吃的,採到菌子了,殺頭豬,殺雞,都會喊我們過來吃。
每當來到納西族的人家裏吃飯的時候,何繼英都會提前過來,幫忙洗菜、切菜。而到了炒菜的時候,何繼英就會向納西族的人問東問西,還不時的拿起手機拍照錄像。
村民:納西話説像被別人監視一樣,很不習慣,很不舒服。
原來,何繼英到納西族的人家中吃飯,就是為了學習烹飪野生菌的方法,如今何繼英能聽懂納西族的語言,而當初,何繼英剛來的時候,根本聽不懂。
語言不通,讓何繼英犯了難,這時她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拍照。遇到不認識的食材,或者聽不懂的語言時,何繼英就會拿起手機開始拍照、錄像。
何繼英:納西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過來跟納西族學做飯,是因為他們的做飯方式最原生態、最傳統的方式,能把食材的味道表現出來。
2013年底,何繼英在麗江市開了6家專賣店,她將這些野生菌做成幹品,並且把食譜放在産品的裏面來銷售。
何繼英:這是我到納西族老百姓家學習他們的製作方法的時候,他們做出來實拍的一個圖片,這個做法也是當地納西族老百姓最傳統的做法。
通過贈送食譜的方法,消費者對野生菌的吃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何繼英的産品在當地市場上很是突出。
從2013年底開始,何繼英由銷售單一的野山菌,發展到銷售青梅、蕓豆等近500種高原産品。然而,在麗江古城,大部分的商家都是銷售類似的特色産品,她怎麼才能在眾多商家中脫穎而出呢?
就在何繼英尋找思路,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噩耗再一次傳來。
2014年的4月1日,何繼英永遠記得那一天。
何繼英:我記得很清楚4月1日,剛過了愚人節,命運對我也開了一個玩笑。
丈夫的疾病最終還是復發了,症狀蔓延到了肺部,情況很不好,聽到這一消息,何繼英頓時覺得天旋地轉。除了需要大筆醫療費用外,更讓她壓力大的是,年僅17歲的女兒,無法接受發生的一切,想要放棄高考。一系列的變故讓何繼英有些崩潰,她扛不住了。
何繼英:當時覺得這個世界一片黑暗,找不到出路,然後跑到這裡,該怎麼辦,怎麼辦,我該怎麼辦。
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語。第二天,何繼英趕回了上海,照顧生病的丈夫,並安慰著女兒。
何繼英:我説不管遇到什麼我們都要面對,我們倆要仔細想一想,以後怎麼辦。她就説媽媽不管遇到什麼,遇到任何事情,我們都要手牽著手一起往前走。
在這一年多裏,何繼英奔波于上海和麗江之間。2015年6月,丈夫的病情穩定了,何繼英回到了麗江。
朋友:她又回來了,她又笑了,她又瘋狂的工作了,我相信她就解決了她的問題了。但是你能感覺到她承受很多,又很堅強的去面對它,所以這個女人讓你敬重。
來源:央視網
更新時間:2015年11月10日 03:36
視頻簡介:銷售遇到困境,她在當地一個古老民族的飲食習慣上,想到了解決的辦法。四年時間,她異軍突起。看上海女人何繼英,悲痛中前行,為了支撐家庭挺進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