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魚苗生意遠不像譚健標想象的那麼簡單。
1994年,譚健標用自己的全部積蓄50多萬元在在佛山市九江鎮南金村,建起眼前這座魚苗繁育場。當時,譚健標盯上了在廣東很常見的一種魚,鯪魚。
譚健標:剛剛開始很多人養桂花魚,桂花魚的餌料魚,桂花魚的餌料魚最漂亮就是這個鯪魚。鯪魚養出來的苗給它(桂花魚)吃,最好最好的。
鯪魚,味道鮮美,養殖密度大,即可食用,也可作為餌料魚。鯪魚屬於暖水性魚類,水溫低於7度就會死亡,所以在北方並不常見。
當時,譚健標看準了鯪魚的種苗市場,他花光了手上的10多萬元買進了2萬多斤鯪魚種魚。譚健標細心呵護鯪魚2個多月後,鯪魚種苗價格果然飛漲。
譚健標:好多訂單,不只有訂單,多的要命,搞出來就不用愁賣。
然而,譚健標沒想到,這年冬天,廣東迎來了多年不遇的寒冬,地表溫度低至零度。他的鯪魚還沒來得及賣就全被凍死了。
那段時間譚健標連買米的錢都沒有,只能靠借錢過日子。一年後,譚健標終於繁育出了鯪魚的魚苗。可市場上的鯪魚苗卻不值錢了。
到2013年,佛山市的魚苗繁育場由1994年的20多個增加到了300多個,魚苗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然而,堅持下來的譚健標卻在2013年這一年,2個月時間靠著眼前這座2畝大的池塘就凈賺了1000多萬元。
譚健標:這裡2畝地左右,應該有1萬斤吧。
記者:養這麼多?
譚健標:對啊,這個密度很大的。不缺氧的這種品種,很好。
記者:您撈一個給我看看。
譚健標:我撈給你看,你撈,撈不到這麼多。
記者:這樣(隨便)一撈就有這麼多?
譚健標:對呀。
這種魚叫做台灣泥鰍,適合高密度養殖,跟普通泥鰍比個頭更大。2013年初,譚健標在水産市場裏發現這種泥鰍後,馬上就到全國各地的水産市場考察。
譚健標:跑了整個中國,首先到連雲港,天津,北京,四川,重慶,這個大市場批發泥鰍我們的國産的泥鰍,這個品種,銷量這麼大,也沒有我們這個(台灣泥鰍)好處這麼好,因為這個容易抓,抓它上來很容易。而且長的快。真的,這個是3個月這麼大了。這樣的話他們(養殖戶)産量就高了。就變成了看好這個市場。
2013年6月,譚健標立即聯絡國內養殖台灣泥鰍的廠家,花200多萬元買回了3萬多斤台灣泥鰍種魚。他的這個舉動,引起了家人的強烈反對。
兒子譚嘉輝:一個新品種,你這樣投資下去到時候市場接不接受的了,這是一個大問題。這個台灣泥鰍它的品種養的很大,怕別人到時候養出來了會擔心吃藥長成這麼大。
而譚健標卻有自己的想法。
譚健標:每一個(新)品種肯定有2到3年,這個説的好聽一點就是發財的機會,就有這個預計,肯定賺錢就拼命去搏一把。
譚健標把3萬多斤台灣泥鰍種魚,放入了2畝大的池塘裏,用以前做淡水魚種苗的經驗,分批次繁育出了水花苗。
譚健標想把這些水花苗賣給了當地的養殖戶。可很多養殖戶都答應少量養點試試,但不敢多養。
養殖戶譚永基:就是養不養的成功還不知道,因為一個新品種,沒有接觸過,看看它需要什麼的技術去養,我們還要去研究摸索一下。
來源:央視網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4日 22:54
視頻簡介:抓住一個商機,他用2畝魚塘2個多月時間就賺了1000多萬元,也帶動當地很多養殖戶賺了錢。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他總能另辟蹊蹺,找到新的財富爆發點。他的眼光到底有何獨特之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