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省交匯處的小鎮,竟包含上百種姓氏和十三種方言?好吃又好玩的寶地等你來探!

副標題:

來源:央視網 | 2025年01月12日 14:39:54
央視網 | 2025年01月12日 14:39:54
原標題:
正在加載

楓溪鎖鑰,古韻悠悠。尋覓山水間,重溫小鎮舊夢。

1月12日16:20檔CCTV-1《正大綜藝》,讓我們一起走進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廿八都鎮,在三省交匯處感受文化交融。

尋文化交融的印記

賞建築藝術之美

廿八都古鎮,當地人也叫二十八都古鎮,在宋朝時,江山市曾設置四十四個都,這裡排名第二十八,因此而得名。這座深藏於仙霞山脈深處的小鎮,與福建浦城、江西廣豐相鄰,是典型的“一雞鳴三省”之地,穿鎮而過的楓溪更是一水流三地,且曾作為三省間貨物往來中轉的必經之地,一度成為三省邊境最繁華的商埠。這裡有着“百姓之都、方言王國”的稱號,曾經只有幾千人的小鎮卻生活着上百種姓氏的居民,交流的方言更是有十三種之多。

如今漫步小鎮,不管是美食、建築,還是小鎮居民的生活方式,依舊能清晰捕捉到那些鐫刻着三省融合的印跡。其中,極具代表性的四十多座古建築沿着山谷間的楓溪鋪展,勾勒出近兩公里的明清古街,安徽人能看到徽式的馬頭墻;江西人能看到贛式的天井;福建人可認出閩式的土墻門落……跨越地域的建築藝術之美隨處可見。

熱鬧老街花樣多

非遺好看又好吃

不僅是建築,大家還把家鄉的民間藝術帶到了廿八都鎮,對山歌、跳民舞、跑旱船、鬧花燈等多樣的民間藝術在這裡匯聚,形成了奇特的“文化飛地”現象。在廿八都鎮潯裏老街的一座古戲臺上,還經常會上演國家級非遺——廿八都木偶戲,它於明代時期從江西傳入廿八都,唱腔主要以贛劇為主,表演劇目多達上百種,百年間,藝人們始終守護着這方小小戲臺,一抬一放間,賦予了木偶鮮活的生命力。

看過了廿八都木偶戲,廿八都鎮還有一項非遺便是廿八都豆腐製作技藝,去到鎮上的豆腐工坊就能親身體驗到這項傳統的製作技藝,還能品嘗到豆花、豆腐冰激凌、柴火豆漿等各式各樣的豆腐小吃,絕對讓你不虛此行。

精彩奪目

看婺劇花式絕活

婺劇是我國古老的戲曲劇種,它廣泛流傳於浙江西南一帶,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了,來到江山市,婺劇是大、小劇院以及鄉村戲臺上的絕對主角。萌生於田間地頭的婺劇重武功、多特技、善誇張,演員們擅長通過舞蹈和武打場面來展現人物的氣勢與情感。

在婺劇世界裏,每一個劇目都有相對應的絕活,它們與劇情緊密相連,演員們通過精湛的絕活,將劇目推向高潮。而最讓人拍案叫絕的當數《鍾馗夜巡》裏的三大絕活——噴火、變臉、耍牙,鍾馗噴火是在表現他驅鬼救人,陰曹地府的小鬼用耍牙表現鬼怪的青面獠牙,變臉則是通過演員不停地變換臉譜來表現小鬼的面目猙獰,每一樣都精彩非凡,為觀眾帶來直觀的視覺衝擊。

不看不知道,山河真美妙

CCTV-1 1月12日16:20檔《正大綜藝》

我們不見不散! 


點擊查看全文

編輯:堯丹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最新評論

查看更多評論

熱播榜 更多>
    正在閱讀:三省交匯處的小鎮,竟包含上百種姓氏和十三種方言?好吃又好玩的寶地等你來探!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