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簡牘是對我國古代用於書寫文字的竹、木材質載體的概稱,在紙張普及之前,簡牘記錄下了泱泱華夏波瀾壯闊的歷史篇章。湖北雲夢曾經是春秋戰國時期南北交融的戰略要地,是最早發現和出土秦簡的地區,大量簡牘實物,為研究秦楚文化逐漸融合、發展等提供了珍貴的文字記錄。
雲夢先後出土秦至漢初簡牘八批次3000余枚。1975年出土的睡虎地11號秦墓竹簡,是中國考古史上首次發現的秦簡,出土數量巨大,千余枚竹簡、數萬字簡文反映了戰國晚期到秦始皇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法律方面的重要史實和信息。
睡虎地秦簡《田律》中記載的是關於農田水利、山林保護等內容的律文,其中提到春天不要到山林中去砍伐樹木等內容,反映出中國古人尊重自然的生態保護思想。此外,雲夢睡虎地4號秦墓中出土了兩件木牘,它們就是被譽為中國最早的家信——黑夫、驚家書。兩封家信書寫于秦始皇二十四年二、三月,正值秦統一六國前夕。家書中多次出現“毋恙也?”的問候語,承載著普通士兵對家人的牽掛思念,讓人們深切感受到“家書抵萬金”的內涵。木觚是我國簡牘的一種特殊形制。2021年,在雲夢鄭家湖墓地出土的一枚木觚,上面書寫了約700字,被譽為“中華第一長文觚”,主要記載的是謀士“筡”遊説秦王休兵止戈、施行仁義的故事,為探究春秋戰國的重要史事提供了寶貴的文字材料。隨著解讀和研究的深入,簡牘中蘊藏的文化密碼不斷被破譯,讓多元一體的中華文明顯得更加真切、鮮活。
編輯:劉珊
責任編輯:劉亮
查看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