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8 09:54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
熏香是古人對付蚊子最常用的方法。
早在五千年前,人們就學會用“熏”的方法消滅害蟲、祛味、衣物增香,甚至已有專門的熏香用具。漢代流行一種名為“博山爐”的熏香器具,因器型像傳説中的海上仙山“博山”而得名。《博物志》記載,漢武帝時曾通過焚燒“香”以“避疫氣”。
唐朝時流行的“隔火熏香”已不再直接焚燒香品,而是通過隔火片加熱,不出煙卻能讓香氣散發出來,驅走蚊蟲,類似于現代電熱蚊香。
但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香爐使用起來不夠方便又得花錢買,直接燃燒能驅蚊的植物更流行。艾葉、菖蒲一類的植物,待其水分蒸發後,便成為古人驅蚊的好幫手。
南宋詩人陸游在《熏蚊效宛陵先生體》詩中稱:“澤國故多蚊,乘夜吁可怪。舉扇不能卻,燔艾取一快。”扇子趕不走蚊子,陸游先生就只好燃起艾草驅趕這些擾人的傢伙。
除了艾草,還有浮萍,據宋代冒蘇軾之名編寫的《格物粗談》記載:“端午時,收貯浮萍,陰幹,加雄黃,作紙纏香,燒之,能祛蚊蟲。”
這裡説的以浮萍和雄黃製作的“紙纏香”應是較早的蚊香,其形態為有芯的棒香(古代也稱棒兒香)。其中雄黃為硫化砷礦石,是古代用途很廣泛的殺蟲劑。
“蚊煙”雖好,但使用這種産品一定要注意防火,南宋浙江魯應龍所著的《閒窗括異志》就記載了一則悲劇:海鹽縣某個販賣印香的人,在一個夜晚燒“熏蚊蟲藥”驅蚊,誰知那蚊香質量不好,“爆少火入印香籮內”,最終引發大火,人和屋子都化為灰燼。
(《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