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除夕夜,
舞臺劇《咏春》為春晚增添了一抹亮色。
觀眾不僅對高深的咏春拳讚嘆不已,
也被演員身上獨特的表演服飾深深吸引。
而這些服飾的面料,
正是香雲紗。
舞劇《咏春》劇照。在由深圳歌劇舞劇院創排演出的舞劇《咏春》中,不僅有咏春拳等武術的呈現,嶺南傳統面料香雲紗也在多個篇章大放光彩,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香雲紗,又名莨紗、莨綢,
起源於廣東佛山,
是一種擁有悠久歷史的絲織品。
因穿上時會發出“沙沙”的響聲,
因此又名“響雲紗”。
純手工製作的香雲紗,
被紡織界譽為中國面料中的“軟黃金”。
廣東佛山,順德區倫教街道香雲紗晾曬場景。供圖 視覺中國
香雲紗的美妙,
透過以下幾個形容詞,
便可略知一二:
質樸——作為天然可持續的面料,香雲紗的原料和工藝都不帶化學摻雜,保持着純樸特色。它以絲綢為坯,在染色過程中只採用薯莨的汁液和珠三角特有的含有高價鐵離子的河泥,通過陽光和河水的催化,使絲綢變得黝黑髮亮而有光澤。
① 浸染薯莨汁的竹竿
② 香雲紗染色的原料薯莨
③ 榨出汁水的薯莨
④ 正在浸染的香雲紗坯布
繁瑣 ——香雲紗由14種工藝、36道工序染整而成。在對同一面料進行反復操作過程中,浸莨水、曬莨等三十多道工序均由人工操作,不可被機器替代。因此,每匹香雲紗都是獨一無二的孤品。
香雲紗曬莨場,工人正在卷綢。香雲紗以潔白的桑蠶絲為坯底;染制過程中,它的一面由珠三角地區富含亞鐵離子的河泥經手工涂染然後日曬,形成富有光澤感的黑色;另一面則用中草藥薯莨的汁液浸染,形成啞光的赤褐色。在漫長複雜的14種工藝、36道工序中,對於時間、日曬、溫度、風向的把握,全憑師傅們經年累月練就的利眼與巧手。供圖 德璽見萩
青睞——香雲紗具有涼爽宜人、易洗快乾等特性,在海上絲綢之路的貿易中佔據了重要地位,特別是在東南亞國家備受青睞。2008年,香雲紗染整技藝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
香雲紗製作的時裝。供圖 德璽見萩
時尚——近年來,隨着人們對傳統文化和傳統工藝的保護意識增強,香雲紗這一傳統絲織品再次回歸人們的視野,並逐漸成為了新時尚的代表。越來越多的設計師賦予其以嶄新面貌,並攜帶它登上國際舞臺,向世界展現獨特而迷人的東方魅力。年輕新銳的設計師們不僅關注香雲紗文化的傳承與傳播,還大膽跨界合作,將香雲紗帶上了國際時裝周的舞臺。他們用時尚的語言,向世界展現了香雲紗的獨特魅力和深厚底蘊。
由德璽見萩推出的見萩香雲紗主題時尚秀《樹生萩長》。德璽見萩是一個因香雲紗而生,也因香雲紗而盛的品牌。2019年4月,德璽見萩圍繞香雲紗製作的系列時尚服飾《樹生萩長》系列,在“深圳環球設計大獎”中獨攬“時尚設計類金獎”。供圖 德璽見萩
在遵循香雲紗染整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德璽見萩不斷嘗試使用不同的坯底與紋理式樣,最終研發出了帶有標誌性獨特質感肌理和圖案的“見萩香雲紗”。除了面料方面的創新,團隊還借鑒其他工藝,增加了香雲紗的基礎顏色,開發出了更多符合現代審美的色彩,避免了視覺上的單調。供圖 德璽見萩
通過融入中國傳統文化元素,進行中國傳統服裝的當代化改良,使得製作出的香雲紗服飾既具有中國氣韻,又具有國際性和實用性。供圖 德璽見萩
2024年1月18日,深圳深灣睿雲中心樓頂舉辦了一場一場以香雲紗為主題的“雲端”時裝秀,吸引了40多個國家的駐華使節前來觀看。時任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發言人華春瑩也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這一精彩時刻。她感慨道:“身處繁華都市雲間賞‘香雲紗’,真是一種別樣的體驗!”攝影 段崴/人民畫報
傳統手工藝是有溫度的,是無可代替的。
其中蘊藏的人文精神與人生哲學
經過漫長歷史的沉澱,
在當代依然具有深刻的意義。
如今的香雲紗,
不僅僅是一種面料、一種服飾,
更代表着走向新生的傳統文化,
和越來越受歡迎的“東方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