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農曆正月前後這段日子,在B站做Up主的宛宛每一天都是這樣開始的,且嚴格按照字面意思——梳好發髻、簪上喜慶的釵環,額頭添一枚紅彤彤的花鈿,著一身古人的行頭穿梭在城市裏。“這樣出門並不會覺得特立獨行。春節期間,我在古鎮看到許多小孩子也都穿上了有著傳統元素的衣服,這樣一身裝束已融進他們的日常。”
在B站做了兩三年漢服發髻製作分享,宛宛明顯感到今年過年大家對穿漢服尋年味的需求更多了,不光自己的活動通告一直排到了元宵節,也有越來越多朋友發來邀約,希望做個喜慶又有韻味的古風粧面出去遊玩、拍照,“年輕人過中國傳統節日越來越講求儀式感,漢服紅粧已成為他們的一種文化表達”。
元宵佳節近在眼前,她早早準備了一套宋制服裝,大紅的褙子、橘黃的百迭裙,搭配少女感十足的垂鬟分肖髻和宋代盛行的珍珠粧——這裡面藏著她的巧思:“在元宵節猜燈謎,據説始於南宋,這套裝扮正好能呼應一下。”
古風粧面裏融入現代審美情趣
工序繁複的雙環髻間,點綴著紅色、白色絨球和金色發飾,“對稱的雙髻因為可愛,在古風粧裏很受歡迎,大部分髮型都是在這個基礎上做一些編發、加花。”宛宛説,今年春節期間尤其流行“財神粧”,元寶、銅錢等出現在裝束和發飾上。“這些融合了現代人的情趣和審美。古代的粧面流行大腦門、光明頂,而現在的年輕人講求低髮際線、頭包臉,除了一些特別款式會根據歷史資料完全復刻,我們的粧面不會一味求‘古’,在復古基礎上加一些時代審美,相映成趣。”
比如,花鈿一般搭配飄逸的唐制服裝。但額間花鈿會讓整個粧容看起來更喜慶,因此最近的粧面都會添上一枚,“特別是五點梅花形、八寶花形、四瓣花形、多瓣花形顏色好、寓意也好,用得最多,在眉間添一點喜氣,特別適合過節、迎春的氛圍”。
宛宛有過琢磨,古風粧面更講究眉形,卻月眉、倒暈眉、蛾眉……樣式格外豐富,“特別是柳葉眉和遠山眉比較婉約,元宵節當天我準備畫上宋代流行的遠山眉,就有一種簡約的文雅氣息”。
衣著上,冬日裏穿明制漢服更多,“明制服裝較為保暖,且吸收了歷朝歷代豐富服飾元素,實現更多搭配,不管做什麼發髻,都不會顯得違和”。
唐弘,一家傳統文化推廣機構的粧面造型師,從年前開始就忙得腳不點地。“近年喜好古風漢服的人越來越多,訂單量上漲明顯。”她表示,臨近元宵節,訂單又一輪暴增,“元宵節當天早就約滿了”。她還透露,一年中,四五月份也是忙季,“春暖花開,許多年輕人會選擇穿一身漢服去踏青。迎春嘛,女孩子們會更加青睞清新的粧容,首飾會選擇倣玉質地。而粧面也一直在更新,以前流行腮紅打在笑肌上,現在則從臥蠶下面就開始打起,可愛又時尚。”
著漢服化古風粧是對傳統文化回歸的期盼
“專門穿上喜慶的漢服拜年、串門。”對宛宛來説,這是一種儀式感,“這一身扮上,流傳在詩詞裏、古畫中過節的感覺就來了”。
傳統佳節穿漢服著紅粧,是年輕人借著古意流行起來的一種過節新風尚。事實上,在儀容儀錶上做文章、迎新祈福,是我國自古就有的傳統。唐代詩人劉禹錫在《元日感懷》中就有“燎火委虛燼,兒童炫彩衣”的描述。
“在古代,大戶之家的女子輕易不能出門,而元宵節這天是特例。女子們會打扮一番出行,也因此流傳了許多佳節良人結緣的佳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鄭土有表示。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教授王宏超也在《古人的生活世界》一書中描述:在立春、元宵節、花朝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等節日裏,女性會明裝靚服,外出遊玩。尤其是元宵節,古代女性通常會“走百病”,結群而出,過橋、拜廟,以求消除百病。這一天,女性會精心打扮,如《房縣誌》所載,“靚裝炫服,結隊遨遊郊外”。
鄭土有還提到,古時在正月初七有剪綵戴勝的習俗,“傳説女媧在創世第七天造了人,所以正月初七又稱‘人日’,古人會在這一天把金珠寶片、剪紙戴在髮際,慶祝人的誕生”。
年輕人的儀式感、古人的習俗,在傳統節日裏碰撞出新的韻味,這讓鄭土有覺得很有意思。在他看來,年輕人著漢服、化古風粧,是對傳統文化回歸的期盼,同時也推動著傳統文化流傳至今的風雅志趣和美好寓意成為一種新時髦,“年輕人選擇了這樣一種方式去理解年味、理解傳統,既增添了節日氣氛,又契合了他們的心理與審美,為年俗注入了現代的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