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

美容儀成燙手山芋?知名品牌改頭換面、線上清倉

來源: 中國商報 | 2024年02月28日 09:48
中國商報 | 2024年02月28日 09:48
原標題: 美容儀成燙手山芋?知名品牌改頭換面、線上清倉
正在加載

外資美容儀品牌初普要跑路?截至2月22日,美容儀品牌初普在某線上平臺官方旗艦店內僅保留了一款産品,該品牌的公眾號也“改頭換面”。  

中國商報記者了解到,根據新規,今年4月1日後,未取得醫療器械註冊證的企業不能生産、銷售美容儀。目前,尚沒有美容儀品牌拿到醫療器械註冊證,需要“改頭換面”的不只是初普。

初普“改頭換面” 消費者質疑品牌跑路

記者查詢發現,在初普某電商平臺的海外旗艦店內,僅剩下一款標價為699元的射頻美容儀産品,且標注“即將售罄”。客服人員表示,其他産品是因暫時沒有活動才下架的。對於“店舖內其他産品的鏈結為何一併消失”的問題,對方並未給出明確答覆。

而在另一家電商平臺官方旗艦店,初普清空了店舖內的所有産品,並將店舖更名為“新基石科技有限公司”。另外,初普的微信公號名稱也變更為“NiceTop所先”,賬號所有人為新基石科技有限公司。

初普某平臺官方店舖改名,産品已全部下架 

資料顯示,新基石科技有限公司是多個知名美容健康醫療産品在中國的總經銷商。記者多次致電該公司,截至發稿,暫未有人接聽。

“初普上述官方旗艦店是22日改的名字,我21日晚才在店舖內下單標價為1299元的美容儀産品。”消費者小桃表示,“我現在正申請退款,品牌把店舖名字都改了,感覺要跑路。”

消費者小薇則是在3個月前,花3078元買了初普家的一款美容儀産品。“剛買完,産品價格就降到了600多元。因為産品前後價格差異太大,我一直在投訴,找品牌要個説法。如今店舖都清倉了,我買的美容儀雖然還在保質期,但連售後服務都沒人負責了。”

美容儀新規實施在即 品牌未取得醫療器械註冊證

初普“改頭換面”、線上旗艦店清空的背後或是因為新規實施在即,該品牌暫未取得進入中國市場銷售美容儀産品資格。

《國家藥監局關於調整〈醫療器械分類目錄〉部分內容的公告(2022年第30號)》中明確提出,2024年4月1日起,未依法取得醫療器械註冊證的,不得生産、進口和銷售射頻治療儀、射頻皮膚治療儀類産品。

記者查詢科學技術部政府服務平臺得知,初普並未提交有關射頻美容儀臨床試驗備案的任何資料。而其代理商新基石科技有限公司的業務範圍僅為電子産品、保健用品、化粧品等産品的銷售,也未進行任何關於“生産、進口、銷售射頻治療儀、射頻皮膚治療儀類産品”的資格認證。

有美容儀産品代理商表示,要取得醫療器械註冊證,從申請到拿證最快也要3年,目前具備醫療器械註冊證的多是國內醫藥類企業。

“初普這類外資美容儀品牌很難拿到醫療器械註冊證。”上述美容儀産品代理商進一步解釋,“他們在國內沒有生産基地、沒有分公司,全部的銷售業務都依靠代理商,而代理商不可能代替品牌去申請醫療器械註冊證。”

多數美容儀産品或要先下架

“科學技術部政務服務平臺”公佈的信息顯示,目前僅有花至、雅萌、OGP時光肌、覓光進行了美容儀産品的臨床試驗備案。

記者以美容儀生産商身份諮詢華訊檢測集團有限公司,其工作人員表示,射頻美容儀的臨床試驗至少要經過六七個階段,最快也要兩年。臨床試驗結束後,生産商還需要向監管部門報批,監管部門是否認可臨床試驗的數據也是未知數。據他了解,國內還沒有美容儀産品拿到醫療器械註冊證。今年4月1日,可能有大批美容儀産品會先下架,拿到醫療器械註冊證後再重新上架銷售。

國內最早進行臨床試驗備案的美容儀品牌的備案時間為2023年3月。以雅萌為例,其備案的內容為“一項評估射頻皮膚治療儀用於減輕皮膚皺紋、治療皮膚鬆弛、緊致皮膚組織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瞻性、隨機對照、評價者盲、多中心、優效性設計的臨床試驗”,備案時間為2023年3月,為該品牌做臨床試驗的機構為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在售的美容儀産品功效仍存疑。雅萌線上旗艦店客服人員告訴記者,品牌正在進行三類醫療器械註冊臨床試驗的備案。至於4月1日前能否拿到醫療器械註冊證,其還不清楚。目前店舖內已上架的産品屬於小家電類目産品,按照小家電的標準來執行,沒有經過臨床試驗檢測。

編輯: 關皓 責任編輯: 劉洋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最新推薦
正在閱讀: 美容儀成燙手山芋?知名品牌改頭換面、線上清倉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