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生活體育城市觀察報告: 杭州持續放大“亞運效應” 築基世界體育之城

來源:央視網  |  2025-01-02 22:19:08
央視網 | 2025-01-02 22:19:08

央視網消息:2024年,杭州全年地區生産總值21860億元,在生活體育方面也展示出鮮明的特色。進入到2024年,杭州持續放大“亞運效應”,在創建“全民運動健身模範市”和國際賽事之城建設上均取得突破性進展。

2024年12月,由中國生活體育大會智庫團隊發起,北京體育大學白宇飛教授團隊傾力打造的2024年度中國城市生活體育指數榜單矩陣重磅發佈,杭州榜上有名——在25座城市各項指標中,杭州的經濟指標0.8388,宜居指標為0.4457,體育指標為1.8678,認知指標為0.4371,潛力指標為0.3966。

城市生活體育指數理論模型

城市生活體育指數理論模型

杭州生活體育指數得分圖

杭州生活體育指數得分圖

一、從夜經濟到數字化體育消費

杭州亞運會期間,杭州居民體育及相關消費達489.6億元,環比增長15.6%,全市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體育娛樂類零售額達23.5億,這在全國居於前列。

通過舉辦杭州女子半程馬拉松、杭州西湖賽艇挑戰賽、京杭大運河水上對抗賽、杭州馬拉松、國際(杭州)毅行大會、杭州動漫節、杭州文博會、杭州奇妙夜、戶外休閒旅游節等具備地方特色的賽事展會,帶動游購娛等休閒消費。2023年,全年旅游休閒産業增加值1097億元,比上年增長18.0%。全年健康産業增加值1627億元。僅富陽桐洲島舉辦2023杭州戶外休閒旅游節三天期間,就接待游客3萬餘人次,比上一年同期增長109%;2024年春節假期大明山滑雪場接待游客超過2.5萬人次。

“跟着賽事游杭州”,主要是圍繞馬拉松、電競、馬術、水上運動等熱門運動推出休閒旅游套餐。2024/2025賽季FIH女子曲棍球世界超級聯賽中國站,就吸引近兩萬觀眾現場比賽。在杭州奧體中心的2024世界羽聯年終總決賽,5天比賽觀眾總人數近9萬人,決賽上座率超過95%。這方面既有經典線路推薦,又有配套交通出行、酒店住宿、租車包車、景區門票、美食餐飲等多種組合,個性化定制多款“體育+旅游”文體旅融合專屬産品上架銷售。

杭州通過舉辦“體育夜經濟活動”,如在西溪銀泰城舉辦的“夜健身點亮夜生活”主題活動,豐富了市民的夜間生活,促進了體育消費,還提升了城市的活力。主題活動包括推薦10個“動感夜健”示範點位(李寧體育園、大運河亞運公園等),推動飛盤、健身、羽毛球、籃球等新潮和傳統項目的發展。特別是線上騎行打卡、線下兌換獎品的創新模式,吸引了從5歲至75歲各年齡段杭城市民積極參與,累計服務超4000人次。

杭州市推動公共體育場館開放考核評估和星級評定機制落地見效,綜合動態評估場館開放成效。堅持場館運營公益性與市場化並重,支持各地“一館一策”盤活體育場館資源,從體育賽事活動引進、全民健身開放、商業綜合體及體育俱樂部入駐、大型文藝演出活動舉辦等方面綜合開發利用場館。2024年浙江省政府十方面民生實事,“向公眾開放亞運公共體育場館”榜上有名。截至2024年9月底,全杭州60個公共體育場館服務市民群眾超過1675萬人。杭州奧體中心是亞運場館賽後綜合利用的標杆,目前已舉辦各類大型活動76場次,促進區域消費約11億元。

杭州亞運會場館——奧體中心體育館

杭州亞運會場館——奧體中心體育館

充分利用杭州“數字第一城”優勢,將數字技術與體育産業相融合。富陽上官開啟“産業+數字”新征程,加快數字技術在球拍企業“設計—研發—製造—銷售—品牌”的全流程滲透,深化智慧園區數字生態建設,持續打造具有韌性的産業鏈、服務鏈。2021年富陽舉辦了上官球拍雲展直播決賽活動,現場直播賣貨,3個小時內形成網絡熱點話題300個,抓住“直播經濟”的風口和紅利期,為球拍産業發展開闢了新途徑。

二、亞運紅利正當時 疊層開發串聯區域發展

從“東方休閒之都”,到運動之城,後亞運時代的杭州,人們如何運動?數據顯示,杭州全域構建“10分鐘健身圈”,加快推進“一場兩館”建設,點狀植入群眾身邊體育健身設施300處以上、嵌入式體育場地設施35萬平方米以上,條狀串聯環浙步道450公里。使得杭州經常性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比例從8年前的40.6%躍升到現在的46.01%,達到發達國家上游水平。

2024年,杭州加強惠民工程建設,高質高效完成體育方面的民生實事。全年,杭州新建群眾身邊體育健身設施300處以上、“環浙步道”450公里,舉辦全民健身活動和科學健身指導1萬場、青少年防溺水公益培訓1000堂,60家公共體育場館深入做好惠民開放。

同時,杭州利用城市綠地資源,擴大可開發的體育空間。杭州的公園內設置了多種類型的免費公共健身區域,降低了市民參與體育的成本。比如結合城市公園體系的體育功能“疊層”開發。以江(錢塘江)、河(大運河杭州段、浙東運河)、湖(西湖、南湖等)以及濕地(西溪濕地、五常濕地)等多種類型的水體資源為基礎,構建環湖沿水多類型全民健身綠道系統,推動沿江水上運動休閒帶建設。

杭州臨安青山湖騎行綠道

杭州臨安青山湖騎行綠道

杭州也持續推進體育文化帶建設,串聯起各類戶外運動。《杭州市“十四五”體育産業發展規劃》,以“錢塘江—富春江—新安江”連通的三江水系和良渚文化帶、京杭大運河文化帶為紐帶,整合“三江兩岸”的特色休閒體育資源,打造沿江休閒運動發展帶。串聯余杭區、臨平區、富陽區、臨安區、桐廬縣、淳安縣、建德市戶外運動區域帶。

此外,通過建設國家級體育産業示範基地、示範單位和示範項目,杭州集聚體育産業資源要素,營造良好的産業發展環境。杭州現擁有富陽、淳安兩個國家體育産業示範基地,2023年淳安、富陽國家體育産業基地對地方GDP貢獻值超過1%。而富陽上官鄉依靠集聚了360多家球拍生産企業,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球拍之鄉”。

三、“舉辦一場賽,提升一座城”

2024年,杭州計劃舉辦區級以上體育賽事活動450余場,其中,國際級、國家級體育賽事近100場,涵蓋足球、籃球、排球、羽毛球、游泳、電競、皮划艇等35個項目。而跟着賽事游杭州,也成為自主賽事最主要的特色。

杭州制定“國際賽事之城”的三年行動計劃,其中明確提出引入更多高級別國際賽事。由杭州市和國際劃聯共同首創、同一個賽事中集齊皮划艇兩個奧運項目(靜水皮划艇、激流迴旋皮划艇)和兩個非奧運項目(皮划艇馬拉松、皮艇球)的國際皮划艇綜合賽事——首屆國際皮划艇“杭州超級杯”、2024/2025賽季FIH女子曲棍球世界超級聯賽第6賽季(中國站)、2024年世界羽聯世界巡迴賽總決賽、2024杭州高爾夫球公開賽、2024世界無人機錦標賽等20多場大型國際賽事的籌備和舉辦,為杭州生活體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結合自然、文化優勢資源,杭州在西湖、大運河、錢塘江等地標景觀打造本土賽事特色場景,進一步優化賽事組織、創新宣傳推廣。通過各地申報創建“浙江省賽事集聚縣(區)”,鼓勵各地依託山水資源優勢,發動社會力量共同參與打造馬拉松、公路自行車、賽艇、攀岩等本地區自主品牌賽事。這方面既有杭州馬拉松、國際(杭州)毅行大會等國際影響力品牌,還有列入大運河申遺成功十周年系列紀念活動之一的2024“京杭大運河”皮划艇馬拉松系列賽(杭州站),基於京杭大運河這一獨特優勢資源的世界名校賽艇對抗賽、受到廣大年輕人喜愛的街舞挑戰賽、電競賽事等。

杭州還結合杭州自然、文化優勢資源打造本土賽事特色場景,培育本地賽事品牌,形成“一區多品、百花爭艷”態勢。比如錢塘女子馬拉松、富陽半程馬拉松、徑山毅行、杭州(國際)西湖毅行、踏遍青山西湖群山跑、蕭山環浙步道、中國千島湖金犀牛水上嘉年華、淳安千島湖騎行游會、臨安2024香港明星足球隊友誼賽等,也包括“世界空手道賽事名城”的臨平區,還有探索“向市民開放+青少年業餘訓練+承辦大型專業運動會”模式,持續挖掘場地賽事價值,全面打造輪滑品牌的錢塘江,都是“一區多品”體育賽事的典型代表。

西湖邊的騎行活動

西湖邊的騎行活動

四、運動在“最美杭州” 生活體育多維度融合典範

一方面,杭州推動文體旅産業融合,提出並實施了“文旅+體育+生活”的發展模式,利用其豐富的自然景觀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將體育活動與旅游、文化活動有機融合。例如,未來三年內將建成27公里的大運河文化帶“最美段落”,通過體育賽事、健身活動與文化展覽等形式,讓市民和游客在體驗體育運動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杭州的歷史文化魅力。

另一方面,杭州重視體育的助農作用,在農業中植入體育元素,培育了體育農業休閒、體育民宿、體育鄉村體驗等特色集聚區,成為推動傳統農業轉型升級、可持續發展的有力抓手。富陽區還依託良好的運動休閒基底,開發“祥瑞龍舟”新勞動教育體驗,推出“亞聯飛行營地”、永安山滑翔傘基地和星空露營等産品,提高了“體育+旅游”“體育+研學”群眾知曉率和參與率。

同時,杭州因地制宜,不斷豐富體育産業發展內涵。上城、拱墅等區打造城市運動休閒綜合體、時尚消費都市圈和競賽表演集聚區;桐廬、淳安等區縣市依託山水陸空資源,發展航空、馬術等區域特色休閒業態。

杭州還建立了多個電競産業園區,吸引了一批知名電競俱樂部和相關企業入駐,形成了完整的産業鏈條,促進了新興産業的發展。

五、為生活體育貢獻青春與科技力量

杭州一直將促進青少年身體素質提升和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作為主要目標。2024年,杭州加快推進本市陳經綸體育學校和杭州體育場改造提升工程,持續推進“體教融合”,聯合教育部門推動在學校設置教練員崗位,不斷提高青少年體育訓練質效。同時,杭州將旱地冰球、輪滑等新興項目作為特色體育課程,進一步完善全市足球青訓體系建設,加強中小學與高校間的戰略合作,研究探索增設體育相關專業院係,不斷健全分學段、跨區域的青少年體育賽事體系。

基於自身的科技優勢,杭州也一直在推進智慧體育建設,通過數字化平臺提供體育諮詢、票務服務,甚至遠程運動指導,以此深化公共體育服務數字化改革。一方面,杭州堅持提高數字服務精準度,確保全民健身地圖中各地體育場地設施數據項準確率不低於90%,“浙裏辦”應用中公共體育場館所屬場地設施資源80%以上均實現線上預訂。另一方面,為了提供更多服務場景,“亞運場館在線”平臺上線場館開放效能指數分析功能,拓展健身指導、器材共享、積分獎勵等場景;城市百姓健身房接入“浙裏健身”應用,實時收集上傳健身人流量動態數據,實現監測分析功能;“浙裏健身”體質測試服務開啟常態化線上預約,遠程提供科學健身建議。

作為中國著名的旅游勝地,杭州如何進一步擦亮“人間天堂·最憶杭州”的金名片?把文化、旅游、體育更加緊密的結合,形成1+1+1>3的效應,值得我們期待!(特約撰稿:楊旺 實習生:杜欣蔚)

編輯:盧芳菲 責任編輯:王曉遐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全部評論

查看更多評論

我来说两句

我要评论取消

提交

微笑
酷
亲亲
耶
鼓掌
调皮
星星眼
大笑
偷笑
比心
点赞
送你花花
礼物
庆祝
666
打气
棒棒哒
打call
厉害了
加油
大神V5
睡着了
发呆
疑问
害羞
晕
哼
抓狂
惊恐
捂脸
机智
抠鼻
體育精彩視頻
體育視覺係 換一換

原色

天蓝

黑色

藏青

智能导盲

区域指引

返回
声音

×

简体

繁体

拼音

蓝底黄字

黄底黑字

黑底黄字

原始配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