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經視訊

科技扶貧 新技術、新品種帶活一方産業

三農 來源:央視網 2020年09月29日 16:30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一位果樹病蟲害防治專家,如何解決百合種植的困局?廢棄荒蕪的園區通過怎樣的規劃,現在生機勃勃?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副研究員涂洪濤將分享他的扶貧故事。

  涂洪濤:我來自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一直從事果樹病蟲害的防治研究。2018年根據組織安排,我就來到了龍山縣挂職鍛鍊,任副縣長從事扶貧工作。

  龍山縣屬於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地處武陵山區腹地的深度貧困縣。龍山的第一大農業産業就是百合,它是從上世紀60年代,從江蘇宜興引進到龍山種植的,面積逐年擴大,現在已經有了10萬畝的種植規模,龍山也是全國面積最大的百合種植縣。

  但是近幾年,我們發現龍山的百合個頭越來越小,病蟲害越來越多。距離收穫還有一兩個月的時候,植株就開始慢慢枯死,本來能夠長到七八兩的一個百合果,現在三四兩,整個的品質、産量、收益等等都受到了很大影響。

  我們就在當地進行了實地調研,跟當地的種植大戶、農技人員進行交流溝通,實地考察,最終確定了原因所在。首先就是自留種的問題,龍山百合從引進過來之後,就一直是自己留種,一直還是第一代的種球,幾十年的積累,那裏面的植物病菌病毒已經達到非常高的水平,到第二年的時候,氣候適宜,它就開始發病、枯死;另外,百合和很多作物一樣需要輪作,連續種植的話,土壤裏面的一些微生物、養分可能會有一些變化,影響第二年的生長,最好的辦法就是跟水稻進行輪作。

  於是我就聯絡到了蔬菜花卉所專門搞百合的團隊,&&成立了百合的良種繁育服務團隊,開始打造龍山百合良種繁育基地。針對土壤問題,我們制定了土壤改良的消毒方案,開始對土壤進行處理。通過上級的支持、個人的聯絡,我們陸陸續續請到了20多個團隊到龍山進行科技試驗示範,帶來了新的産品、新的技術。我們打造了龍山百合的綠色種植基地,讓百合合作社、種植戶看到了效果,看到了改變,看到了收益。

  就這樣農業科技在龍山夯實了基礎。像百合一樣,柑橘、中蜂、中藥材等等産業也都將成為長期持續帶動龍山百姓脫貧致富的主要農業産業。過去,交通不便是湘西貧困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現在不一樣了,龍山2019年通了高鐵,2021年湘西裏耶機場也即將啟用。借用現在我們縣裏最近流行的一句話,過去的龍山叫做潛龍在淵,現在的龍山叫做龍騰盛世,未來的龍山飛龍在天。

  鄉村筆記創始人 汪星宇:現在百合種植已經看到了明顯的效益,但是更多老鄉來種植的話,會不會産能過剩、賣不出價錢了?

  涂洪濤:所以我們接下來要幹的事情,第一就是要開拓市場,把市場做得更大。比如説原來就是長三角的人能接受到龍山的百合,我們現在的市場已經開拓到廣東、重慶、四川,開拓到了整個北方,把市場做大,産能過剩問題就得到了一定的解決。第二就是拉長産業鏈,拓展産品類別,原來只有鮮百合加工成幹片,那麼我們現在增加很多的加工品,我們加工的有百合的麵條、百合的精粉、百合的飲料、百合的酒,把百合産能過剩的這一部分納入到精深加工當中去,乃至於提純一些藥品的東西。

  主持人:我們同時也邀請到了龍山縣龍雨百合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余小龍,想問您,當地農人種百合花收入大概在多少?

  余小龍:傳統種植的時候,龍山百合一畝地的成本8000多塊錢,傳統一畝地我們用200斤或者300斤肥料,它沒有一個標準的。通過科技分析,我們因地制宜,我們會測種百合的土壤,假如説缺鉀肥,只要50斤,那我就沒必要200斤了。我們通過科技助力,把百合生長季節、每一個節點卡得很準,就不會浪費人工。從這兩點就直接可以為我們節約1000多塊錢。現在一畝地種植百合8000株,批發出去的話,最低都是3塊錢一株。如果説按照一畝地全賣完的話,得有兩三萬塊錢。

  主持人:當地貧困戶的收入大概在多少呢?

  余小龍:我們現在利益聯結機制有兩種。沒有行動能力或者務工能力的,我們採取第一個模式,就是他把土地租給我,租金是500塊錢一畝,然後再給他每畝地8%的保底分紅。第二種方式就是,他把土地租給我們入股了,我們再返聘你來這裡工作,再加上保底收入,一年的話一畝地有3000多塊錢。

  主持人:涂老師,您的專業到了龍山縣用上了嗎?

  涂洪濤:我2018年到龍山,首先對龍山要有一個了解。茨岩塘屬於紅色革命根據地,當時去看了那個舊址。舊址旁邊有一個園區叫花芊谷,但是就旁邊小門開著,然後我就進到了園區裏邊,就看到一個幾百畝的園區,就老闆黃明才在那裏拔草,場景很蕭條,沒有發展起來。於是我就請了很多的專家過來,去幫他做整個園區的規劃。

  主持人:您是怎麼給他設計這個盈利模式的呢?

  涂洪濤:首先,我知道他那個狀態,就是賠了,已經對農業基本上快喪失信心了。所以我先要建立他的信心,搞一個快的産業,我就選了瓜和草莓這兩個産業,幾十天就能見到效益,並且瓜和草莓種植時間剛好岔開,可以在同一個棚裏邊實現收穫兩季,這樣的話能保證他一畝地的收益在3萬元以上。另外,作為一個採摘園,還需要有多樣化的東西,我還給他設計了多種水果,包括種植軟籽石榴、葡萄、桃子、李子等等。設計的有長有短,短期見到效益,培養他的信心,長期的就是一次種植、長年收益,這樣既有短期的效益,又有長期穩定地收益。

  主持人:黃師傅,現在採摘園的情況怎麼樣?

  黃明才:我現在的情況相當好。涂洪濤老師介紹的優良品種,全部是中國農業農科院、鄭州果樹研究所研究出來的新産品,在去年我們園區賣得火爆。我現在必須要多學習,並且要走出去,把高科技設備全部都引到園區裏面,都要用上去。

  主持人:您對未來有信心嗎?

  黃明才:未來我相當有信心,今後,想自己做一個真正的合格的勞動致富&&人。但有個前提,必須我自己把這個農業技術全部要掌握住,才能真正地去帶動他們。(資料來源:央視《大地講堂》)

返回三農首頁
分享到:
掃一掃
央視影音客戶端
央視影音客戶端
掃一掃
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
掃一掃
央視財經客戶端
央視財經客戶端
掃一掃
熊貓頻道客戶端
熊貓頻道客戶端
實時熱點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