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經視訊

河北棗強縣:把“兩花一林”做出“花”來

三農 來源:農民日報 2020年06月05日 10:08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近年來,河北省棗強縣的扶貧産業既有“準星”,也有耐心,在因地制宜選好“5+3+N”産業體系(5大特色養殖産業,3大生態種植産業,百企聯千戶、公益崗位、扶貧車間等N條就業路徑)後,一張藍圖繪到底,堅定不移抓落實,走出了一條興業富民的新路子。2018年9月,棗強正式脫貧摘帽。

  扶貧産業不僅要“立得住”,還要“長得大”。在夯實原有産業基礎上,今年3月,棗強又結合實際謀劃了金銀花、玫瑰花、杜仲林的“兩花一林”産業,以期通過規模化、現代化的産業培育,帶動全縣農業結構調整,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棗強用好本土資源,把握市場規律,創新幫扶模式,著力探尋可持續的産業發展路徑,力爭把“兩花一林”做出“花”來,讓貧困群眾實現可持續增收,為奔康之路增光添彩。

  增效益:統籌兼顧謀佈局

  棗強缺水,多年來農業生産用水造成地下水源匱乏,已形成漏斗區,前幾年不得不狠抓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棗強的土地資源豐富,適於發展林牧業。這裡的土壤礦物質養分較為豐富,但有機質、速效氮、磷養分缺乏,易受旱澇、鹽鹼化威脅。

  趨利避害,合理調整種植業結構,促進農業産業發展與生態環境良性循環,成為棗強推進農業現代化的一項長期戰略措施。經過反復論證調研,棗強最後敲定了耐貧瘠、易種植、好管理、收益期長(可達30年)的“兩花一林”産業。

  “縣委書記和縣農業農村局的專家們奔波半年多,跑細了腿兒,最終才選定了它們。”棗強縣農業農村局幹部付金珍説。

  “搞好産業不僅要算好經濟賬,還要懂生態賬。”棗強縣委副書記門保彬介紹,金銀花、玫瑰花屬灌木,可作為綠化樹種種植,能起到美化景觀效果;杜仲樹樹榦通直、樹葉濃密緊湊,是理想的城鄉綠化樹種,其根係發達,具有很強的水土保持能力,可用於流域治理、防風固沙、荒山綠化等。

  今年1月份剛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命名為國家園林縣城的脫貧摘帽縣決定:綠化造林與“兩花一林”種植齊頭並進,而且,用好沿路沿線、房前屋後等土地資源,著力解決好種植用地問題。

  於是,在大廣高速、邢德線、肅臨線等主幹線路兩側,縣政府統一徵地綠化造林,林下種花;在部分村鎮及道路兩側打造種植示範帶;各鄉鎮利用造林大方或農業園區發展規模種植;各行政村利用集體用地、閒散土地發展庭院林花經濟。

  “金銀花産業在我們這兒已經成型,前景可期。”站在楊黃洼村成方連片、鬱鬱蔥蔥的金銀花苗前,恩察鎮黨委書記齊昌説,作為“兩花一林”産業第一支“先頭部隊”,十幾天工夫就在全縣鋪開,令人頗感自豪。

  統籌兼顧、精打細算,方寸之間顯功力。截至目前,棗強種植金銀花10598畝,實現貧困戶人均1畝金銀花;種植大馬士革玫瑰示範區3500畝,示範新品種1500株。今年11月,在現有300畝杜仲樹的基礎上,依託吉祥現代農業園區發展杜仲葉林1000畝。

  合理有效地規劃産業發展,專業的力量不可或缺。棗強專門邀請全國扶貧産業發展專家李雙星到棗強授課,對“兩花一林”産業佈局出謀劃策、精心把關,棗強縣農業農村局也安排專人指導服務,確保項目技術到位。

  拉長産業鏈:隨行就市善開發

  要穩妥實現從農産品到商品的轉變,樹立市場思維、形成市場意識、把握市場規律,彌足關鍵。為此,棗強縣領導班子下足了功夫。

  經調研,國內市場的金銀花主要為藥用,1/3的中藥處方要用到金銀花,現在其應用領域已延伸到食品、飲料、化粧品、茶品等領域。資料顯示,近幾年全國金銀花需求量在3萬噸以上,而供貨量僅1.8萬噸左右,國內開發的金銀花系列産品在國外取得良好的市場表現,潛力巨大。

  棗強除了積極籌劃金銀花生産基地,還計劃在生態旅遊區栽植金銀花,每年6月至10月的開花期,讓遊客在遊覽山水的同時,又能聞花香、採花茶、泡茶飲,實現一二三産深度融合。

  玫瑰花茶、玫瑰花精油等産品的市場需求呈逐年上升趨勢,屬於朝陽産業。棗強發展玫瑰花種植5年多,建成玫瑰觀光園、玫瑰花深加工基地,已有一定産業基礎。每年5月1日前後舉辦的玫瑰節,正在不斷擴大自己的品牌影響力。2018年被農業農村部評為“中國美麗休閒鄉村”的八里莊村,現在正在全力打造全國單體最大、産業鏈最全、科技含量最高的玫瑰産業特色小鎮。

  杜仲樹是我國特有的經濟植物,也是名貴的中藥材,素有“東方神樹”“植物黃金”的美稱。其提取的杜仲膠可應用於綠色輪胎、醫療器械、運動材料、天然食品等領域。杜仲葉和杜仲雄花可加工成杜仲茶、杜仲酒、杜仲口服液等。以杜仲葉為主要原料的健康及功能性飼料擁有巨大的潛在市場,可廣泛應用於豬、牛、羊及家禽養殖。

  作為經濟林産業建設工程的一部分,棗強以中國醫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為科技支撐,在肖張鎮建設50畝以上的百草園和研發基地,在鄭昔路以北區域建立杜仲種植基地,並推進杜仲工廠化生産。

  任何一項産業都有一定的市場風險,棗強專門制定了防範和處置風險的有效措施,讓農戶吃上“定心丸”。作為中國金銀花行業的龍頭企業,山東九間棚集團與棗強簽訂合作協議,在棗強成立分公司,不僅安排技術人員跟蹤指導金銀花項目實施的各個環節,保證金銀花優質高産,而且還簽訂了産品回收合同,按照保底價格60元/公斤回收,若市場價高於60元/公斤,隨行就市,以質論價,農戶不必擔心金銀花的銷路問題。

  增收入:聯農帶貧添動力

  推進産業扶貧,要充分體現“産業+扶貧”的內涵,核心是要實現産業發展與貧困人口的精準對接。除了要把握好市場和産業發展規律,還要充分發揮産業對貧困戶脫貧增收的帶動作用,激發貧困戶的內生動力。

  為此,棗強縣創新“兩種模式”,即“資産收益”和“聯農帶貧”模式,建立起貧困戶與産業發展主體間的利益聯結機制,解決好主體責任和收益分配問題。

  “資産收益”模式,即“林下借地、託管運營、鄉鎮統籌、收益共享”。縣財政提供1586萬元專項扶貧資金支持,由鄉鎮委託專業合作社管理,實施“種管銷”一體化運營。産業收益實行村級二次差異化分配,貧困村將其列入集體收入,非貧困村列入委託管理費。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可直接分紅,有勞動能力和弱勞動能力的,通過參與公益崗位獲取收入,貧困戶人均年可獲得收益2000元。

  “聯農帶貧”模式,即“借地託管、帶苗入社、聯農帶貧、抱團發展”。貧困戶攜種苗入股村級合作社,在集體用地、農村空宅等閒散土地進行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管理,鄉鎮驗收合格後給予貧困戶成本補貼,收益由村集體、貧困戶、非貧困戶合理分配。同時,村級合作社對其他農戶賒供種苗,次年産生收益後收回墊資,收益歸農戶所有。

  目前,全縣11個鄉鎮已與吉祥、欣苑等17個農業專業合作社達成合作意向,進行託管經營。

  “扶貧辦法千萬條,讓貧困農戶參與是第一條。”門保彬説,縣裏實施的“兩種模式”,匹配貧困群眾的參與能力和實際需求,調動了貧困戶的參與意願,獲得大家廣泛支持。

  對此,楊黃洼村的楊保堅和王海霞深有感觸。

  “除了分紅,我再過來幹點兒零活兒,一天又能掙一百多塊錢。一個事兒倆收入,挺好!”在特困戶楊保堅看來,打理金銀花比種地要簡單很多,自己完全能勝任。

  王海霞的叔叔也是村裏的特困戶,最近他身體不太好,王海霞就替他出工,“我年輕,一天能掙一百五六十塊。這個事兒好,幫了我叔他們這些困難戶,也給我們提供了掙錢的機會。”

  沒有穩固的産業支撐和就業保障,貧困群眾的脫貧就是“無根之木”,不能將目光放在長遠發展上,就無法建立起可持續的脫貧和防止返貧的機制。“兩花一林”産業的興起,是棗強現代農業産業提升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構建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的一步“先手棋”。開局平穩,戰略清晰,潛心耕耘,靜待花開。

返回三農首頁
分享到:
掃一掃
央視影音客戶端
央視影音客戶端
掃一掃
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
掃一掃
央視財經客戶端
央視財經客戶端
掃一掃
熊貓頻道客戶端
熊貓頻道客戶端
實時熱點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