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江畔,有一句跨越時空的問候

——探訪中國第一代核潛艇陸上模式堆研發實驗基地九〇九基地

來源:中國環境報 | 2024年08月07日 17:21
中國環境報 | 2024年08月07日 17:21
原標題:
正在加載

圖為九〇九基地。 程小雨攝

       “核潛艇怎麼會在四川的山窩窩裏造出來?”

       “潛艇內的核反應堆是整個潛艇的動力之源,為了核潛艇建造成功,必須先建一個環境條件一模一樣的陸上模式堆進行模擬實驗。而中國第一代核潛艇陸上模式堆,就在夾江的深山建造。”面對記者的疑惑,九〇九基地副基地長姜國慶解釋道。

       跟隨中核集團“大國底氣從核來·重走核工業路”媒體行活動,記者近日來到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夾江縣的九〇九基地。這裡是中國第一代核潛艇研發實驗基地,中國核能的第一度電,由此發出。

       踏入隱于山林的靜謐院落,走過綠蔭下鵝卵石砌成的小道,記者在歷史交錯的光影間,探尋新中國潛艇核動力從無到有、由弱到強的步步軌跡。

       “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

       抬頭,九〇九基地院落樓房正中的一塊牌匾映入眼簾,字跡下似乎仍能聽見振聾發聵的時代強音——“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

       這是毛澤東主席對我國核動力事業發展曾作出的偉大號召。

       1965年,中央決定選擇地處西南的一片山區作為建造核潛艇陸上模式堆的廠址,從全國調集數千名工程技術人員建立一個核動力研發綜合基地,代號九〇九。

       作為第一代核潛艇陸上模式堆首批操縱員之一,高星斗曾經歷第一代核潛艇陸上模式堆從誕生到退役的全過程。

       回憶1968年初次來到九〇九基地的景象,“當時,山溝連通外界的僅有一條羊腸小道,我們來到這裡的第一件事便是開山取路,建一條砂石公路。條件相當艱苦,喝的是稻田和池塘水,住的是自己蓋的草棚和幹打壘。”高星斗向記者介紹道。

       在九〇九基地的機關小院裏,一個編號為“成都291”的信箱至今仍嵌在墻壁上。這個看似不起眼的信箱,卻成為彼時九〇九基地八千軍民與家人溝通的唯一渠道。

       “當時,這裡在地圖上找不到通信地址。為了保密,九〇九基地對外稱號是‘水電研究所’,全國各地的人們來到四川發展水電。”姜國慶介紹道。

       這群被外界認為“搞水電的人”,就此隱姓埋名于四川青衣江畔。

       沒有圖紙資料、沒有權威專家、沒有外來援助,有的只是兩張從報紙上翻拍的外國核潛艇照片與一個美國商店買回來的核潛艇玩具。伴隨著吃窩窩頭搞科研、用手搖計算機算數據的日子,八千軍民開始“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的“深潛”歲月。

       “核潛艇上的4.6萬個零部件全部是我們國家自主研製,沒有用國外一顆螺絲釘。”回溯這段歷史時,一則數字讓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以下簡稱核動力院)青年科技工作者馬譽高印象深刻,“從核潛艇玩具的技術起點,到設備最終百分百國産化,前輩們在極度艱難的環境中仍矢志不渝、潛心科研,推動著核動力‘巨浪’滾滾向前。”

       1970年8月30日,僅僅5年後,第一代核動力人實現了核潛艇陸上模式堆滿功率運行。1970年12月26日,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一艘核潛艇成功下水,我國自此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

       “孩子們,辛苦了”

       走入九〇九基地空蕩的廠房,昔日的陸上模式堆早已完成退役,不見蹤跡。廠房內,只留下被歲月腐蝕的墻壁。

       在陸上模式堆完成使命、光榮退役過程中,九〇九基地的人們曾見證過一句來自父輩的無聲問候。

       “核潛艇的安裝過程極為複雜。當時為了防止反應堆堆艙核輻射泄漏,在反應堆堆艙前後設置有500毫米厚的鉛屏蔽墻,工人們要通過現場焊接把鉛塊一塊塊鑲到堆艙內,保持鉛塊與堆艙完全吻合、一絲不漏,難度之大可以想象。”高星斗回憶道。

       時隔三十餘年,當陸上模式退役進行到標記為144號屏蔽墻鉛塊格的拆卸工作時,鉛板上一行紅色粉筆字悄然映入科研人員的眼簾,上面寫著六個字——“孩子們,辛苦了”。

       這是一句來自老一代核動力人橫跨三十餘年歲月的問候。

       “當時老一代人早就想到了,鉛版安裝都如此困難,以後拆卸退役難度可想而知,所以提前給孩子們寫下這句話,怕累著孩子們了。”高星斗説。

       如今的“孩子們”,正從祖輩手中捧過屬於核動力的接力棒。

       在四川夾江,核動力院現代的院址與承載著輝煌歷史的舊址交相輝映。中國核動力人自主研發了第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小堆技術“玲龍一號”、CF3燃料組件和CF4燃料,為中國核電技術走向世界提供更多的大國底氣。

       親手參與建造中國第一代核潛艇陸上模式堆的黃士鑒曾説過:“我們幹了一件事,當年就是這麼默默無聞,現在回過頭來又覺得它驚天動地。走過來了,而已。”

       歲月更迭,“自強自立、求真務實、創新協同、拼搏奉獻”的〇九精神,還將永遠伴隨著核動力人,走過前方更多的路。

       程小雨 中國環境報見習記者)

編輯:李健 責任編輯:丁鵬飛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精彩推薦
正在閱讀:青衣江畔,有一句跨越時空的問候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